粤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由广州府菜、潮州菜、东江(客家)菜组成。 俗话说“食在广州”, 广州有着两千多年历史, 亦是一座开放的城市,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饮食汇集、沉淀于此, 与亚热带的风物相融,共冶一炉, 形成了博采众长的粤菜文化。 粤菜包罗万象, 在不间断的文化交流融通之中完善成长。 随着历史滚滚向前, 人们的饮食习惯变了, 食客也从简单的“老广” 变为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广州的“新广州人“, 但是长久以来的粤菜传统一直未变, 那就是对“本味”的坚守。 今天的“广州味道十九探”, 就从粤菜中声名远播的白切鸡和街边的小吃入手, 探一探广州人餐桌上的里的“经典菜” 是如何的让人“念念不忘”。 金城 推荐菜式丨白切鸡 坐在骑楼下面,凉风习习,吃着地道的粤菜,感觉特别广州,特别惬意。 在中国动漫界, 以及喜欢动漫的观众中, 鲜有人没听闻过金城这一大名。 他创办《漫友》杂志, 又于2004年创立了中国动漫金龙奖, 并屡屡率中国动漫代表团赴欧美交流展览…… 可谓是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金推手”。 作为广东省和广州市动漫美术家协会 “双料”主席, 金城更是引领着广州动漫创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这几年,金城创作的人物组画——《人间四月天》,因其浪漫唯美的风格连续入选各大美展,不断被人们提起。而作为来自东北的“广州新客家人”,金城最钟意的粤菜,其品格竟如他的《人间四月天》那样清雅有致。他说,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到广州出差,第一次吃到白切鸡和清蒸鱼,就被这两道菜的本色本味所征服,从此再也割舍不下——既是家常的必吃菜式,也是设宴待客的必点科目。 金城仍记得,当年是在惠福路的九记太爷鸡吃的白切鸡和清蒸鱼。 临街的大排档。坐在骑楼下面,凉风习习,吃着地道的粤菜,感觉特别广州,特别惬意。现在我请朋友吃饭,哪怕一桌的高档海鲜,也少不了这两道‘硬菜’。” 同时,金城还会将早茶作为广州的文化符号,隆重推荐给外地的朋友。“早茶是一种市民文化,不是说有厨师就行,还要有这样的消费习惯。走遍全国没有其他城市有这样的文化。”早茶当中,金城最念念不忘的,是蛋挞。“一口咬下去,唇齿间就会生出满满的幸福感。有人说吃香蕉能令人愉快,我认为吃蛋挞也有同样功效。” 因为太喜欢粤菜了,做了三届广州市政协委员的金城,还曾经交过一篇提案,建议广州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美食之都。为此,他多次和广州饮食协会开会碰撞,了解粤菜如何打造品牌,了解粤菜的文化底蕴。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王维宣。 而且,作为中国动漫界的领军人,金城和“战友”们真的把早茶带到了国际大舞台。 设立于1974年的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是欧洲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漫画节。2015年,第42届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开设了中国馆。当时,金城带队参展并负责设计开馆仪式。“我们选择用广州早茶来招待到场的到场嘉宾和海内外的记者,结果大获成功。” 为了做好这次活动,参展工作人员专门从广州带上了蒸屉、荷叶、餐具,并利用当地一个日本料理店的食材,群策群力做出了蛋挞、凤爪、肠粉、糯米鸡等广州早茶名点。“此前我们做了多个开馆方案请当地组委会选择,他们一下子就看中了这个。所以,漫画是无国界的,美食更是无国界的。”金城笑道。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江粤军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江粤军 ////////// 那么, 粤菜有哪些经典菜式? 恐怕很多粤菜名厨、美食大咖会一时语塞, 不是因为难以列举, 而是因为多到不知从何说起。 白切鸡、 烤乳猪、 脆皮烧鹅、 红烧乳鸽、 蜜汁叉烧 …… 让我们跟着“广州十大名厨”、东方宾馆行政总厨张志强细数这些经典菜式背后的文化,探寻粤菜经典的魅力。 白切鸡:最能体现粤菜的精魂 “粤菜的精魂就是最大限度呈现食材本真的味道。‘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是做好粤菜必不可少的守则之一”。by张志强 张志强精心准备了烤乳猪、市师鸡、蒜蓉干煎虾、清炖玉芙蓉这四道菜来回答“什么是经典粤菜”这一问题。 食 “‘无鸡不成宴’嘛,白切鸡是粤菜的名角,烤乳猪有头有尾,代表红红火火、圆圆满满,是节庆必备。除猪肉、禽类外,河鲜、海鲜也少不了,还有就是老火靓汤和时蔬。”张志强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答题”思路。他是有着30多年经验的粤菜“老师傅”,也是地地道道的广府人,深谙配菜之道,也懂食客心理。 广府人对鸡的爱,深入骨髓、全国闻名。两三年前曾有统计数据显示,广州人平均每天要吃160万只鸡。盐焗鸡、葱油鸡、豉油鸡……粤菜烹鸡的方法层出不穷,而最得广府人心的,一定是白切鸡。市师鸡是张志强的拿手菜,也是广州“十大名鸡”之一。 市师鸡 市师鸡是在白切鸡的基础上淋上特调的酱汁而成。据张志强介绍,白切鸡注重原汁原味,一定要要选用160天到180天的鸡,这样鸡味足且不老。此外,在鸡的养殖环境、食用饲料方面也有严格标准。至于鸡种是清远鸡还是阳山鸡、湛江鸡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偏好进行选择,清远鸡鲜甜滑嫩,阳山鸡略有嚼劲。 在烹制技法上,为达到皮爽肉脆的口感,白切鸡是用“鸡眼水”吊熟的:水开后转小火,保持水上不冒泡、水下冒小泡的状态,然后手抓鸡头,将鸡身往水里游一圈,然后拉起、再放下,重复几遍,使鸡受热均匀,鸡皮不破损。“待鸡肉刚好均匀熟透,便拎出放入冰水,才能达到恰到好处的口感。”张志强介绍,浸鸡时间的控制通常都要经验丰富的大师傅能掌勺。滤清水分后斩件上碟后,市师鸡与白切鸡的不同才显现出来,传统的白切鸡采用葱姜蓉、黄芥末汁等蘸料,市师鸡则是直接淋上秘制的酱油,老抽、上汤、味料、白糖和匀,淋于鸡身之上,甜中带出鸡肉的咸香。 “粤菜的精魂就是最大限度呈现食材本真的味道。‘有味使其出,无味使其入’是做好粤菜必不可少的守则之一”张志强说,白切鸡就是这么一道体现粤菜精魂的经典菜式,也体现了广府人求真务实的性格。 鸽和鹅:令人垂涎的街头美食 除了鸡,鹅和乳鸽也是广州人钟爱的两种禽类食材。民间一直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红烧乳鸽色泽红亮,外皮香酥,内在的肉质却细嫩多汁,而且油而不腻,几乎所有的粤菜酒楼都有售卖。张志强介绍,红烧乳鸽“名不副实”,它并非红烧而成。据介绍,它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味料生腌,沥水风干后再进行生炸,另一种做法是用卤料卤制,沥水风干后再油炸。鸽龄不足一月的乳鸽体型细巧,经卤制后连骨头都入味,油炸后外酥里嫩,令人垂涎。 在广州老城区的骑楼街,挂着油亮的烧鹅的烧味档,总是排着老长的队,这是广州街头最富生活气的一个场景。家中若来了客人,到烧味档“斩料加餸”带上一份烧鹅,是广州人的待客之道。鹅体型硕大,须烤制而成。广式烧鹅中最有名的便是深井烧鹅,烧鹅膛内选择干性的腌料,再将秘制的酱汁浇于鹅肉之上烤制,鹅皮酥脆可口,鹅油齿颊留香,鹅肉细腻绵长。烧鹅的精髓在于鹅油,鹅油熔点在16℃上下,随时都在游走,烤出之后,鹅油往外透至鹅皮,往里渗入鹅肉,令得鹅肉细致水嫩,不像鸭肉易乾柴。 “粤菜取材多、味型多、技法多,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张志强表示,粤菜本身具有灵活性、开放性、适应性的特点,随着广州对外交往的频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如今它的取材越来越广、借鉴的技法越来越多,粤菜师傅们在守住经典的同时,也在求新求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粤菜也越来越多样化,与世界美食融合,但师傅们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对食材‘本味’的坚守。”张志强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多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莫伟浓 GIF:来源网络 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黄蓉芳 梁倩薇 视频统筹 广州日报全媒体视频记者 刘晓溪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廖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