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自动挡车一定要有P挡?

 天悔大哥cqm 2019-04-23

自动挡变速器不一定都有P挡,大部分设计P挡是因其结构无法别挡驻车。

MT手动挡一路走来的老司机应该都了解“别挡停车”,所谓的别挡制动原理比较简单,在熄火时挂入档位可以利用发动机制动。

在熄火、怠速以及正常运行中,发动机的飞轮与离合器摩擦片呈结合状态,在结合状态下挂入行驶挡(123456R)发动机的动力会输出给车轮,在这一状态中发动机的负荷是很大的,因为要驱动车辆行驶。

那么反过来思考在熄火状态下如果挂入空挡且不拉手刹或手刹车失灵,这种状态下驱动轮的阻力很小可以正常的“溜坡”;如果在熄火时挂入前进挡,车辆的状态则是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与车轮的传动结构刚性连接,汽车想要溜坡需要克服的阻力包括:

  1. 整车重量

  2. 传动结构运行阻力

  3. 变速箱齿轮运行阻力

  4. 变速箱输出轴反向带动飞轮与发动机的运行阻力

这些阻力集中在一起会非常大,因为变速箱里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运转需要很大的扭力,状态类似于高档低速驾驶但更夸张;坡面较小的话是重力小于扭力车辆则不会“溜坡”,所以熄火别挡可以防止手动挡汽车因手刹车失灵出现问题,这也就是自动挡变速箱总会有P挡的原因。

自动变速箱的档位包括PRNDSLM±,这些档位的功能分别为:

  • P_Parking 驻车档

  • R_Reverse 倒车档

  • N_Neutral 空挡

  • D_Drive 行驶挡

  • S_Sport 运动档

  • L_Low 低速挡

  • M_Manual 手动模式

其中除了P·N挡以外均为行驶挡,区别只是前进挡限定范围的不同,比如10AT变速箱在D挡是会在1-10挡之间随车速自动升降,S挡仅在2~4挡之间切换、L挡则为1~3挡;M或±挡为模拟手动换挡,切换到这一区域后可以通过档杆或换挡拨片手动升降。

这些档位的共同点是智能变化即使是M挡,因为这些档位的设定为前进档,只要在这个档位中发动机保持运转就会有动力输出,那么就引申出两个问题:

1、自动挡在D等行驶挡熄火后理论上可以别挡(离合器传动结构),但是在启动的瞬间结构刚性连接会对齿轮组造成一次瞬间的冲击,这会很伤变速箱。

2、不是所有的驾驶员都有足够的安全驾驶意识,如果在行驶挡启动汽车自动挡不会像手动挡一样熄火,反而会让车辆冲出造成安全隐患。

所以自动挡汽车为安全考虑不能让车辆在行驶挡熄火或启动,但手动挡也有的别挡提车的功能也不好浪费,于是乎有别挡停车和保证安全的P挡出现了。P挡结构简单理解是利用独立固定在缸体上的驻车棘爪去抓棘轮,棘爪不能移动只要与棘轮啮合状态则等于别挡停车;在P挡启动时液力变矩器或离合器是被切断动力的,启动后挂入行驶挡变速箱传动部分才会与齿轮结合传递动力。

简单理解P挡就是MT别挡停车功能独立出的一个档位,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自动变速箱都有P挡,以手动变速器打造的AMT机械自动变速箱就没有:这种变速箱本质是手动挡的自动化,通过电机替代离合以及换挡的动作,结构与手动挡相同所以没有设计P挡而且也不再有别挡停车的功能,这是AMT除顿挫以外的第二大不足。


自动变速箱的P挡就是这么回事了,应该可以理解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