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和贾蓉,虽然是婶侄,关系却格外亲厚。 ![]() 一、打情骂俏,关系不菲 刘姥姥是个乡野的普通老妇人,挣扎在温饱线之下,入贾府只为打秋风,讨一些过冬的银钱。 当时的刘姥姥费了千辛万苦终于见到凤姐,才要开口,“未语先飞红脸”,想着今日所为之事,“只得忍耻说” 。 这般生动的描述,不得不让人佩服曹公的笔力。 ![]() 可偏偏最是欲说还休的尴尬时刻,蓉哥儿来了。 书中描写贾蓉“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好一个大家贵公子的气派。 他是来为父亲明日的宴会,来求借王熙凤那架玻璃炕屏。 ![]() 按理说借东西这件事,在贾府这样的家里很正常,王熙凤听了,说道:“说迟了一日,昨儿已经给了人了”。 若是真的给人倒还好,可王熙凤明明就是逗他,而贾蓉也知道她在逗他,立刻炕沿上半跪撒娇,说若是不给会挨打呢,求婶子可怜可怜自己。 可见,这样的事情应该是常态。 ![]() 若是真的长辈和晚辈,这样的话倒也还好,可这两人的年纪其实相差不多,这样的玩闹,着实是亲昵了一些。 最后王熙凤将东西给他,还说:“若碰一点儿,你可仔细你的皮!” 这句话,很是暧昧。 二、虚情假意,早有怨怼 贾蓉是草字辈的贾府子孙,地位尊贵,哪怕比不上王熙凤,也犯不着在她面前伏低做小。 ![]() 也正因为如此,有人猜测焦大怒骂的后半句说的王熙凤和贾蓉,哪怕这两人的关系是婶侄,可到底太亲厚了一些。 这分明就是两个有情之人在打情骂俏。 贾府关系混乱众所周知,因此很多人本能猜测这种亲厚和不可告人的风月事情有关系。 可真的这么简单吗? ![]() 曹公似乎不像花费如此笔墨铺叙暧昧,只为了告诉读者这两人有见不得人的关系的人吧。 而从第六十九回中,答案呼之欲出。 当时,尤二姐吞金而亡,贾琏抱着她的尸体说狠话,而贾蓉则上前宽慰,又“向南指大观园的界墙”,意思是始作俑者是王熙凤。 ![]() 单单这里的描述便可以看得出来,王熙凤与贾蓉之间绝对没有私情,否则后者犯不着如此行径。 而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来,贾蓉先前的伏低做小不过是假象,堂堂贵公子去讨好一个妇人,想必他的心中早有怨怼,想着有朝一日报复。 三、善用对比,曹公真意 王熙凤是好强的性子,眼里也容不得沙子。 她爱就事论事,若是放在现代必然是杰出的女性。 ![]() 她唯一吃亏的地方便是读书太少,只能用耀武扬威来隐藏内心对自己的不信任,生怕被旁人看清。 她不知道男人的面子需要维护,如贾琏,如贾蓉。 可凤姐对贾蓉,却是真的真心,而这真心,无关乎爱情,而是秦可卿。 ![]() 王熙凤喜欢秦可卿,因为两人同样是管家,知道彼此的难处。 爱屋及乌,她对贾蓉极好,可在贾蓉的眼里,他们之间没有半点情分。 刘姥姥一共入贾府入了三回,第一回打秋风,第二回送瓜果并在大观园里游玩了一番,而最后一回,则是为了报恩将巧姐从地狱里捞了出来。 ![]() 巧姐是被人卖掉的,卖她的人是“狠舅奸兄”。 而奸兄,或许便是曹公在刘姥姥入贾府时留下的伏笔。 刘姥姥第一次入贾府,正是贾府如日中天之际,也是王熙凤最风光的日子。 ![]() 当时的刘姥姥衣衫褴褛,尴尬至极,而贾蓉衣着光鲜,美服华冠。 可最后对待巧姐,刘姥姥高义,贾蓉狠心,如此对比,方显苍凉与悲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