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思明居士 2019-04-23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每个朝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符号,比如说明朝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还有藩王问题也是在历朝历代中出了名的。而清朝那辽阔的疆域,也是使人印象深刻。同样的清朝的八旗之优待,如同明朝的藩王问题一般,也是让人诟病不已。

笼统来说,大家认为清朝最大的内部问题在于清朝属于是少数民族政权,因此与汉人如何相处,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所以清朝一直以来的口号是“满汉一家”。

提起八旗子弟,大家的印象就是这群开国时期的骄兵悍将,战力可谓无双。入关以后却迅速腐化,成为遛鸟斗蛐蛐乃至抽大烟的败家纨绔子弟。

但八旗子弟身为清朝皇帝的自己人,不论内部如何,一直都是大家印象中享受特权的阶级。说出来大家可能都不信,看似有清一代,一直提倡满汉一家,以示我们都一样,没有谁高谁低的概念。其实清朝八旗的内部矛盾更是重重,压迫也是处处看见。

八旗内部压迫到底有多重呢?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清军入关以后虽然对旗人是“计丁授田”,依每丁三十亩。但结果是所圈土地基本上都在王公贵族、八旗官员、上层旗兵手中。像底层旗兵还有余丁就是被压迫的对象,对外看似拥有特权,其实在内部属于是被压迫的群体。

这些底层旗兵和余丁有多悲催呢?

像旗兵就经常遭到八旗将领克扣兵饷,还有重利盘剥的多方勒索。还有将领私派徭役,役使兵丁为自己作挑水、赶车、牧马等家务劳动的。

因为他们是被压迫的阶级,上层阶级还要靠着他们来更好的享受,加之他们属于是兵源之一。

所以旗兵和余丁是不能离开朝廷规定的地方在外居住的,像清朝入关以后,驻防的八旗子弟,不能离开驻地二十里。

北京的旗人还好点,活动的范围大一些,但也不能离开京城四十里。

被限制自由,如同笼中的鸟儿。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更悲催的是,因为旗人代表清庭的脸面,所以不得从事手艺工作,不得到外地经商。像这些条件,对于上层旗人来说无关痛痒,对于底层旗兵和余丁来说,简直是限制了他们的求生范围。

旗兵和余丁即使有事外出,还要经过旗官同意,不按期回来,或者不到指定地点,就要被抽几十上百鞭,甚至严重了要被问斩。

底层旗兵和余丁每个月靠朝廷接济的那点钱粮,恐怕温饱都困难。如果实在受不了,逃到外地受雇佣度日,就是甘心下贱,有损清庭颜面,会被削除旗档,流放边疆的。

底层旗兵被上层压迫,在行动上又被限制,从事生产上还不能有太多选择,手艺活和经商是想都不要想,也就是没有其他生活来源了,简直是太惨太惨了。

当然你以为这些就完了吗?

其实更惨的还在后面,按照清朝定制,兵丁遇有战事出战,马匹、草料、军装、武器都需要自己准备。顺治十五年规定,出征驻防披甲,人各备马四匹。一匹马大概值银十五两,四匹六十两,相当于旗兵中的马甲两年半的兵饷。现代没有生命的机械都需要保养,更何况活蹦乱跳的马儿了,每匹马每个月的草料也是耗费巨大,经常是月饷花完都不够。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像旗人茶哈儿兔为了出征,买鞍辔和鞍笼用银十七两,弓一张和箭二百枝用银十九两五钱,一把刀用银二两,撤袋一副用银十二两,修理盔甲用银十两,共六十两五钱,因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他不得不将房屋出售。

因此清朝初年,旗兵出征为了准备东西,借高利贷置办马匹器械,甚至典地售房,鬻儿卖女的情况比比皆是,到了最后一些旗兵甚至因为欠债无法偿还而自杀。

底层旗兵和余丁被如此压迫,最后不只是形成了“八旗生计”问题,甚至到了嘉道中衰的统治松散年间,一些旗人都加入反清大部队之中,加入了白莲教等教门反清。

最著名的事件莫过于嘉庆十八年,林清率领的天理教起义,都攻进了紫禁城之中,嘉庆帝在罪己诏中说道为“汉、唐、宋、明未有之事”,视为奇耻大辱。而在这次起义中,就有旗人陈寒等数十人从东华门进入,直接与旗人护卫兵戎相见,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代表着被压迫旗人的反抗。

由此可见,所谓的享受特权的八旗子弟,并非笼统意义上大家认为的都是享受者。其实里面也有受压迫的群体,八旗子弟也并非大家想的那么好,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清代八旗内部有多大压迫呢,甚至有旗人都参加了反清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