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生命的阴阳架构

 阿里哥118 2019-04-23

    阳的特点:运动的,功能的,向外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这些现象都是阳性的;

阴的特点:静止的,物质的,向内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这些现象都是阴性的。


       这是一个敏感而棘手的问题,但却是认知生命必须回答与明了的问题。我认为生命的阴阳架构是:阴多阳少,阳为主导。

    大家想一想,自然界形形色色、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万事万物为什么有区别?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区别在哪里?毫无疑问区别就在于构成每一个事物其内在阴阳架构、格局、配比的不同。

    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人乃万物之一,必然也是一个阴阳共同体;前面谈到,每一个事物与它事物之所以有区别,是在于构成每一事物其内在阴阳多少的差异性。那么问题来了,每一个事物内部之阴阳构成都有差异性,而唯独人体生命内部的阴阳是平衡的?唯独人体生命健康就在于追求其内在的阴阳平衡???

    故然,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一定是有参照物的,因参照物的不同,其阴阳属性可以发生变化,但其内部阴阳架构往往是相对恒定的。比如太阳属阳性,其阴阳架构是阳多阴少;地球属阴性,其阴阳架构是阴多阳少;那滋生并生存于地球上的人,其阴阳属性与格局是类似太阳呢?还是更类似于地球阴的属性与阴阳架构呢?应该所有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人应该符合地球(地球表面)的属性(阴)及格局(阴多阳少);此即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理。再举个例子,从前面我们已得知,人的阴阳属性符合地球属阴的属性,人的阴阳架构符合地球的阴阳架构一一阴多阳少;那黄连与附子也都生长在地球上,那么,附子与黄连的阴阳架构是不是也符合地球的阴阳架构呢?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一一附子与黄连的内部阴阳架构都符合地球的阴阳架构。那问题又来了,人与附子、黄连的阴阳架构都是阴多阳少,那三类事物若作比较,则人相对为中性,而附子与人体相比较是阳性药,而黄连与人体相比较则是阴性药;而反过来人体与黄连相比较则人为阳性,人体与附子相比较则人为阴性。由此可见,阴阳属性因为参照物不同而改变,但人、附子、黄连及所有事物的内在阴阳架构则相对稳定且不会改变。所以,一个事物的阴阳属性不容忽视,而一个事物的阴阳架构更是其核心和根本所在。

    若研究人类,不了解人的阴阳属性是不可以的(所以古贤把人体与花草虫石等等做比较,创立了中药的四性五味,总结出了四季的寒热温凉湿对人体生命的巨大影响);那么,若不了解人类自身的阴阳架构更是悲哀的。应该说所有的中药,大致都来源于地球表面,故其阴阳架构都脱离不了“阴多阳少”的格局,正因为这些药物与人体的阴阳架构相近,当人体阴多阳少格局偏离正常生命运行的情况下,中药才能同气相求作用于人体而解决人体病态下的阴阳失协调、失和谐、失自和,这便是中医药治病的道理。即人体正常的“阴多阳少”适中配比遭到破坏,若阳多了则会伤阴,自当用寒凉性质药物清热为主佐以滋阴;若阳少了则不能生阴化阴,则当用温热药扶阳气促使阴液化生,亦可适当养阴但须谨防滋阴遏阳;当阳少了则会阴寒偏盛,当用温热药物温补阳气为主佐以散寒。大家一定要明白:在人体“阴多阳少”总体格局下,阴不能占比太多亦不能占比太少,同样,阳也不能占比太多亦不能占比太少;阴阳各自在生命过程中占比太多或占比太少,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更值得强调的是,阴是不会主动变得多或主动变得少的,阴的变化取决于阳的消长,是阳的变化诱发阴在变化:如阳多了则阴自然相对少了且阳盛伤阴耗阴致阴液损伤;阳少了则阴自然盛了且阳少了不能很好地生阴化阴致阳损及阴。

    我们不但要明白人体生命的阴阳架构是“阴多阳少”,还更要明白仅仅知晓“阴多阳少”还是远远不够的,“阴多阳少”架构下的“阳为主导”才是生命的核心与要害;生命一刻亦不停息的恒动而且是自主的恒动,是“阳为主导”才能实现的,只有“阳为主导”,才有生命生生不息这样一个恒动的生命现象。不但人体生命是“阴多阳少,阳为主导”,所有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都符合“阴多阳少,阳为主导”的阴阳架构和阴阳相互关系;只是各自在“阴多阳少”架构下,阴与阳配比不同而已!

   “阴多阳少,阳为主导”是生命存活状态下的阴阳之道!!!

(姬向阳·生命之道话阴阳)

                   2019.04.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