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设计师必读50本书 | 世界读书日推荐

 老有所不为 2019-04-23

01《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中所划分的五个时期,既分别作总的论述,也着重列举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分析评介,俾便于读者能够借助于具体的、个别的形象来加深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宏观的、整体的理解。一些著名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往往历经百年乃至数百年的一再改建、踵事增华,它们本身的变化即可以折射出中国古典园林在历史的某一阶段上的演进情况。前四个时期由于缺乏实物,只能依据文献和极少数遗址情况而或详或略。最后一个时期有大量实物保留下来,因而选择了三十一个例子按园林的三大类型分别集中为三个专节加以介绍。


02《西方造园变迁史》

本书系统论述了欧美造园文化发展之来龙去脉。内容包括古代、中世纪、意大利文化复兴、法国勒·诺特尔式等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造园演变。


03《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涉及了欧洲和美洲两个大陆,跨越19、20世纪,直至21世纪初。该书中约有600幅珍贵的彩色图片,首先简述了西方园林发展的历史和西方现代景观探索的过程,然后按地区和时间的先后介绍西方现代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景观的主要流派,最后介绍西方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新发展。全书将各个单一现象联系在一起,把不同国家众多的设计思想、设计流派和设计师联系起来,构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成为读者了解西方现代景观的重要文献。

04《环境设计史纲》

该书主要内容有:环境设计的起源,从空中花园的隐语到伊斯兰环境设计,古代东方与前哥伦布美洲的环境设计,西方文明与环境设计的理性化进程,近代景观设计思想的变迁(18世纪以后),现代环境设计思潮(20世纪以后)。

该书作者是国内著名的艺术设计家,历史四年完成。内容涉及诸多领域,体现了作者具有该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上较为扎实的基础。该书将“环境设计”纳入了历史、社会、政治、经济及人文、艺术等背景中进行讨论,具有视野宽阔、视觉新颖的长处,也使其所得出的观点趋于客观。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精彩。

05《图解人类景观》

该书自1975年初版后,1987年、1995年出版了修订版,先后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国建筑与景观规划设计界。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完整地介绍了从史前到17世纪末的人类代表景观。作者在纵览了28种人类文化现象后,先简短介绍每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背景,再说明它们是如何以景观的语汇呈现,最后以一系列的图片证明。古老的文明地区,如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印度、哥伦布之前的美洲世界及文艺复兴后的西方世界等,都是本书的探讨范围。第二部分介绍了现代景观的演进。从18世纪西方的古典主义、中国学派、英国式流派,到19世纪欧洲大陆、不列颠群岛、美国的代表性人类景观建筑,以及20世纪东西方人类景观的对比及发展,全面介绍了人类景观的演进。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世界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迈向人文主义的景观造园艺术。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人类景观巨著,全书体现出作者对人类景观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746幅插图与全文相得益彰。


06《园论》

作者为著名的建筑学家,是中国园林研究的权威。本书以精到和洗练的笔法,对中国园林和世界园林的历史、特色和区别,以及中国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影晌,加以详尽的论述。文章识见俱佳,深入浅出,精确深刻,令人信服。

07《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08《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首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以下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

09《中国雕塑史》

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九三〇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设有图片)编辑而成的。当时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而梁思成在讲授此课时,也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大足等地去实地考察过。但他在美国学习时期,及赴欧洲旅游时,在欧美各处的博物馆中,看到帝国主义从我国掠走的大量雕塑珍品。他往往在这些雕像之前久久徘徊、流连忘返。

10《西方园林发展概论》

本书简要阐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2000年世界园林发展的历史,将其氛围六个阶段,选用了100个实例,说明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前后的联系关系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可做高等院校城市,建筑,园林和其他专业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广大读者阅读,雅俗共赏。


11《园冶》

《园冶》:如何营建一座精雅而又奢华的中国古代园林或别墅?从相地风水开始,如何因地而为,完成厅堂、楼阁、门楼、书房、亭榭、廊房的总体平面布局?如何在屏门、风窗、仰尘、栏杆的造型运用中透出建园者的古典艺术修养?如何建造墙垣和门窗?如何造一座灵秀的假山?

针对这些,该书提供了最透彻的原理,以及最适用的方法。即使你在做家装,或者店面装修,这一原理和方法也能为你提供众多中国古代建筑的经典元素。不仅如此,该书还为你展示了中国造园文化的现代高度,那就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以及“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精妙理念。


12《景观设计学》

人们需要一本能用简洁明了且实用的术语勾划出场地规划过程的书,《景观设计学》正是针对人们的这一需求而撰写的。它使我们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描叙了自由然和人造景观的形式、力量和特征引发的规划限制;向我们灌输了对气候的感觉及其在设计中的意义;讨论了场地选址和场地分析;指导可用土地及相关土地利用区的规划;考虑了外部空间的容积塑;探讨了场地-建筑组织的潜力;寻找出富表现力的人居环境和社区规划及近代规划思潮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在城市和区域背景下,创造更有效且更宜人的生活环境的导则。


13《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

涵盖内容:详细的图片展示各种生动的设计技巧;简洁的实例展示一系列设计形式的形成过程;自然界中的典型形状以展示自然图形设计形式的来源;超常规的实例以激发设计师创新的灵感。

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

书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14《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练、明确的图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园林规划设计的要理。译者忠于原著的构思和论证的逻辑性。充分地发挥了园林规划设计专业人员在翻译专业书籍方面的有利条件。

15《设计几何学》

作者金伯利·伊拉姆揭示了数学与美的神秘关系,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数学。《设计几何学——关于比例与构成的研究》用它的细节简图,不仅解释了测量科学怎样提供信息,甚至创造自然界和艺术作品中的美,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在我们自己的设计中创造美。


16《点线面》《色彩艺术》

康定斯基的《点线面》,以及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艺术》,让你从理论最起始点认识什么是构成,什么是色彩。


17《外部空间的设计》

《外部空间的设计》是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的作品,1975年由日本彰国社出版。芦原义信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并开设有芦原义信建筑研究所。他曾主持设计了1967年蒙特利尔国际博览会日本馆、驹泽公园奥林匹克体育馆等建筑。1960年起,他即开始研究外部空间问题,为此曾两度到意大利考察。作者在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意大利和日本的外部空间,提出了积极空间、消极空间、加法空间、减法空间等一系列饶有兴味的概念;并结合建筑实例,对庭园、广场等外部空间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18《设计结合自然》

本书是英国著名环境设计师麦克哈格的代表作,1971年获全美图书奖,是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作者以丰富的资料、精辟的论断,阐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可分割的依赖关系、大自然演进的规律和人类认识的深化。作者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书中通过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应用,对城市、乡村、海洋、陆地、植被、气候等问题均以生态原理加以研究,并指出正确利用的途径。

关于生态设计理念的一本书,作者展现的不是设计方法,而是一种观念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19《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

本书作者提出“人看人,其乐无穷”的观点,看与被看成了场所设计的焦点,环境行为是整个设计的核心,成功的前提,必须是设计者建立为使用者的行为需要服务的思想,并指出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探索怎样满足这种行为需要。提出了连接体系、袋状空间、看与被看、环形设计等新奇有趣的东西,文章富有情感和口头化,读起来轻松易懂,眼睛保健运动让人眼球一新,不知会有多少人去尝试。

希望大家能够利用好作者的这些建议,去观察人们的行为规律与结构,完善设计者与使用者之间的默契关系。

20《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设计是为谁服务的呢?要关注于人的行为与活动,从而来引导和控制设计。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2版)着重介绍具体类型的开放空间并给出设计建议。本书首先介绍了城市广场、接着介绍了邻里公园、小型公园和袖珍公园、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老年住宅户外空间、儿童保育户外空间等。

21《交往与空间》

这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在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22《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

《图解思考:建筑表现技法》是一本关于建筑师运用徒手画草图图解技能辅助建筑设计思考的基础理论专著。此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因特网的内容,并对其他原有章节的次序及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书中详尽论述了徒手画完善和发展设计构思的多种技能和方法,并附有大量的笔法优美的徒手画草图。


23《总体设计》

《总体设计》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林奇的经典著作。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相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说明。书后的大量附录论述了专门的技术,提供了详尽的原始资料和标准数据简表。

24《城市意象》

一座城市,无论景象多么普通都可以带来欢乐。从《城市意象》这本书中我们发现——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然而它与别的时间艺术,比如已掌握的音乐规律完全不同。很显然,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


25《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希望对一个良好的聚落做出一个综合的叙述,一个与人的文脉相应相关的叙述,一个把一般的价值标准联系到具体行动的叙述。这个叙述将只限于表达人的价值与实体城市之间的关系——尽管后者在此更受重视。因此这将仅仅是一个不完整的理论,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讨论的范围仅限于实体空间方面,而是因为一个综合的城市理论不仅应用阐述一个城市是如何运转的,同量也应用阐述这个城市“好”在哪里。标准理论了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只对后者做了描述,而对前者只做了假设。而流行的功能理论虽有自己的方式,但却也不自觉地像标准理论一样地片面。第二章将讨论标准理论和功能理论的不同,以及在两种理论之间建立联系的必要性。


26《德国景观设计》

在这本书中,景观建筑师们展示了在乡村和地市背景下丰富的设计思想。景观建筑师的工作范围很广很杂:研究大型建筑工程的生态问题;城市及乡村的开发利用,工商企业内花园的专业设计,公共交通的建筑规划;地区及国家园林的长期规划,各种规模公共花园及绿地的设计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学校的环境设计;工业区非常规的景观美化;具有历史意义园林的重建及谨慎的再开切;以及私家花园的设计等等。在以上所有这些工作中,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始终是设计的中心。同时,景观建筑师必须能够在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尊重生态环境,而只有那些接受过景观设计及自然科学训练的景观建筑师们才能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规划中的所有上述问题。


27《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

《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这本教材是作者孙筱祥从1964~1986年在北京林学院园林系讲授这一课程的经典教材,也是全国各大专院校本专业共用的经典教材。

全书分为三篇,主要介绍了园林艺术的特征,园林艺术布局的基本原则,园林种植设计,园林设计等内容。


28《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的必读之书。


29《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精装)是研究苏州园林的经典作品,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著作。全书共分总论和实例两部分。其中总论部分介绍布局、理水、叠山、建筑、花木等。实例部分共介绍15个园林实例。包含黑白照片约500张,墨线图300幅,文字约5万字。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野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少见。东南最早私园为东晋苏州顾辟疆园。由于苏州具有经济、文化、自然等优越条件,因而园林得以发展。在长期封建社会中,苏州园林迭有兴废,至全国解放后,始广为维修,累代名园遂双双复重丽。


30《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在简要介绍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沿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中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地再现自然山水,并巧妙地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为一体。此外,还联系到中国古代的哲学和美学观点,进一步论证了产生这一特点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鉴于以往某些造园著述多着眼于用华丽的词句来描绘、赞扬我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这些文章如果用来引导人们去欣赏古典园林,均不失为上乘佳作,但从借鉴的角度看,却不免有隔靴搔痒之感。为克服这一偏颇,《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则立足于运用建筑构图及近代空间理论的某些基本观点对传统造园手法作系统而深入地分析,这样,将可为从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园林设计的建筑师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此外,还用适当篇幅来阐述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借此将会使读者进一步了解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由于服务对象不同,所处地理、气候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分别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

31《建筑空间组合论》

本书从空间组合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建筑构图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32《造园意匠》

全书分为五篇:曰“意匠篇”、“兴园篇”、“补园篇”、“复园篇”、“未了篇”。实际上“意匠篇”是园林设计创作的理论部分;其后三篇则是其亲自设计的诸多新建、扩建与复建园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录。《造园意匠》可以作为新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有价值的史料;亦可作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参考书,得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对于初事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或本专业学子,则是进身中国园林艺术殿堂的敲门砖,因为他对不同设计任务的特点都写得十分详细和实在,不尚浮夸。


33《街道与广场》

《街道与广场》(第2版)主要阐述了城市设计中一些关键要素的作用和意义,检验了建筑物的布置方法,同时考虑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推演出一个建成环境总体类型的理念,尤其着重讨论了街道与广场的形态与功能。克利夫·芒福汀的这本《街道与广场》对城市设计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内容涵盖组成城镇和城市的街道、广场及建筑物,包括这些要素的布置、设计和细节,以及它们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街道与广场》中文版是第一版,英文版是第二版。第二版的更新增加了讨论滨水面作为城市地区定义边界的章节,并分析了运河作为水路的功能。克利夫·芒福汀以从文艺复兴及现代理论中精选出来的城市设计构图规则为背景,从功能、结构和象征主义等方面探究了街道与广场,并在历史文脉中考察了许多优秀的案例。


34《伟大的街道》

《伟大的街道》一书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百条街道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到底是什么因素让一些街道有幸跻身“伟大的街道”之列,而在这些因素中,又有哪些与设计相关,哪些与设计无关。

《伟大的街道》正文中包含大量的街道平面图、剖面网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此外,作者还甄选了世界上50个不同的城市,分别将每个城市中方圆1英里范围内的街道平面绘制在图纸上,以方便读者比较。


35《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

在过去的十年左右,对景观这个话题的兴趣有了显著的复苏。本书内的文章探讨了这种兴趣的来由,和更为重要的随后未来景观实践的可能性。特别的是,本书试图建议和厘清景观和城市化领域的重要方向,而其中许多就是对这些领域中最为传统关注的延伸和再生——例如基地,几何学,再现,自然和城市化。题目《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就试图同时引出传统和创新,而后者演变更新着前者。

36《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堪称设计心理学的经典力作。作者唐纳德·A·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计算机工程师、工业设计家。本书以轻松的笔调,将本能、行为和反思这三个设计的基本概念加以阐述,以此说明了情感在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书中最后所指出,我们都是设计师,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实际上都在与设计打交道。

37《反规划途径》

本书以全面发展观及建设和谐人地关系为总体指导思想,以关怀土地和土地上的自然、生命和人文过程为伦理基础,系统地讨论了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反规划”途径。它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无序发展、环境迅速恶化背景下提出的规划方法论,是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人口-规模- 布局”的城市建设规划模式提出的一种“逆规划”和“负规划”。它强调大地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城市则是这一肌体上的生命之果,维护大地生命的安全和健康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通过判别和建立对土地和城市生命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性意义的空闻格局——景观安全格局,形成一个国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正如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为城市提供持续的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为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

38《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自1961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即成为城市研究和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名作,对当时美国有关都市复兴和城市未来的争论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作者以纽约、芝加哥等美国大城市为例,深入考察了都市结构的基本元素以及它们在城市生活中发挥功能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使我们对城市的复杂性和城市应有的发展取向加深了理解,也为评估城市的活力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39《设计中的设计》

本书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日常生活”,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40《人性化的城市》

城市——如同书一样——是能够被读懂的。扬·盖尔深谙并熟知其中的语汇。街道、步行路、广场和公园都是城市的语法;它们提供这样的结构,不仅能使城市充满活力而且能使城市鼓励和容纳多样性的活动,从安静的、冥想的一直到嘈杂的、忙碌的。

扬·盖尔对公共空间与市民社会之间的关系有着惊人的洞察,对这两者之间相互纠结的关系有着令人惊叹的理解。他对城市空间形态学及其运用的探究所达到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无人能及。任何人读了这本书,都会获得有价值的洞见。

41《点起解构主义的明灯》

美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刚刚走完了它第一百年的历程。一百多年来,美国现代景观设计界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设计大师。这套丛书的意图,就在于通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其中的十多位设计大师和他们的作品,让我们对美国现代景观建筑的发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介绍的这些大师,都是对这个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景观设计规划师。本书介绍的是丹·凯利。


42《街道的美学》

这本书以街道的视觉秩序的创造作为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的出发点,分别从街道的自然特征,美学规律,人文特色出发由浅至深论述如何发掘建筑平面布局形成设计中的视觉秩序规律。现代西方建筑理论众说纷纭,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不过这些理论的研究者却未必都具有建筑创作实际体验,故虽言之凿凿却不着痛处,难以指导设计实践。更有甚者,唯恐其理论不够“深奥”,乃一味旁征博引,玄之又玄,再加文字晦涩,读后令人如坠五里雾中。芦原义信这部《街道的美学》和《续街道的美学》则一扫上述弊端。作者把当代许多建筑理论、丰富的知识寓于通俗易懂的流畅文字中,通俗而不浅薄。并且,作者又把这些理论应用于自己的建筑创作,通过自己的大量作品说明这些理论,故理论性强但又不脱离实践。


43《生态都市主义》

《生态都市主义》将城市看做一个系统,一个城市生态系统,试图从社会、经济、文化、规划设计和技术等各个方面,来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绿色的、城市时代的人类栖居环境。系统综合的途径、开放和多视角的探索,是本书的特点。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综合性表明了它并不试图给未来理想城市定义一个模式和一条途径,也绝不是一本生态城市建设的手册,而是为实现生态城市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方法和技术参考。


44《美学散步》

宗先生一生著述不多,而《美学散步》则几乎汇集了其一生最精要的美学篇章,也是先生生前唯一的一部美不著作。初版于1981年,此次重版,除新增若干照片、校正部分错字外,基本保持原貌。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再现了。然而,如何在愈益紧张的异化世界里,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生命的憧憬,不正是现代人所要关注的一个世界性问题吗?而《美学散步》正好能给我们以这方面的启迪。

45《人,诗意地安居》

《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选辑有海德格尔语录凡一百六十六条,大致依时间先后,按照海氏思想的五个基本问题,分成五章,即:存在的真理;思想的任务;语言是存在的家;人,诗意地安居;技术和人的命运。《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大致勾勒出海氏思想的轮廓与话题中心,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接近原著,进入海德格尔极富魅力的精神王国。

46《建筑的伦理功能》

建筑不能降格为只是具有美学价值或技术价值,应是对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应帮助表达出某种共同的精神风貌。全书充满了哲学意味,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时时可见,尤以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为甚。

47《建筑设计速查手册》

对于建筑师、建筑学学生以及任何接触建筑项目的人而言,本书包含了必要的建筑相关知识。
大多数的建筑相关规范都涵盖了数千页的详细内容,远远超过了建筑师日常所需要掌握的信息量。现在有了本书的出现,无论建筑工程规模大小,建筑师都可以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从建筑规划到建筑执行阶段的各种信息。它如此轻便,可以随时携带以便查阅。
《建筑设计速查手册》提炼出相关建筑书目的知识,提供给读者最值得信赖、最实用的建筑学相关知识。
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基本的几何体、建筑制图的类型和惯例、工程管理、数字技术、人体尺度、居住和公共空间、停车场、建筑准则、无障碍设计、结构和机械系统、建筑部件以及建筑材料的性能,同样包含了建筑史轴、建筑词汇表以及其他参考文献的相关信息。

48《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

“世界园林、建筑与景观丛书 ”是一个专业设计师和建筑师以其独到的眼光和见识,去拍摄、遴选的世界景观集成,其中刊载的2000余幅园林、建筑和景观摄影作品,是作者历时两年多,走遍20多个国家亲自考察拍摄,并从上万幅照片中精选而成的。丛书分为《世界景园》、《世界城市景观》、《世界住宅》、《环境小品》四个分册,在每个分册中都可以看到几十处的建筑景观的实景照片,大家会像亲身经历一样去寻访、察看每一个地方,通过清晰优美的图片领略它们的风采,不仅考察对环境艺术设计来说*重要的风格、模式和概念,而且还能从历史、文化、专业等方面多角度地领略。考虑到不同的文化、时代、环境类型,丛书所选的作品是经过再三斟酌的,从古罗马到现代欧洲,从宫殿到市民景园,内容丰富广泛。

48《自然与城市——城市设计与规划的生态准则》

景观、建筑和规划设计学科将如何继续发展?如何才能更加严谨?如何融入全球各个尺度上、各个城镇内的社群生活之中?在这本文集里,来自全球领先的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城市规划与设计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方向、目标和模式。

50《景观设计史》

本书深入探讨了景观设计转型的各个阶段及这些阶段与当前现状的联系,为以更加严谨的态度看待自然和我们塑造自然的方式铺平了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