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 子 曆 · 程 羽 黑 程羽黑,號雲間城主、烏衣巷主、聚梅軒主、名人堂主,不甚作詩而喜易齋名,近號三不幸齋主,蓋取遠祖伊川公之名言以惕厲也。吳越人,現居南越,故又號二南齋主。 正言部 祭黃帝陵文(代香港青年團作) 惟戊戌年八月哉生魄,南粵子弟八百人敬奠華夏始祖黃帝軒轅氏,其辭曰: 王道蕩蕩,召雲者龍。七十二戰,始見成功。乃眷中土,遂啟華風。東至海岱,西極崆峒。北定葷粥,南登湘熊。 八方共貫,萬國攸通。傳裔百世,派衍祀豐。嗟予小子,宅倚珠宮。地雖異氣,文則斯同。吾土吾民,吾祖吾宗。何分禹域,並屬堯封。世有新變,勢有代雄。惟我聖胄,與天無終。惟我聖胄,與天無終。伏惟尚饗。 登山謠(據報道,大學生違禁登山,至累搜索之警員死。) 公無登山,公竟登山。登山不死,死者公安。 滄海行 諮嗟東溟何其雄,八千萬里青如空。巨靈淬劍落海水,大和立國居其中。繩文彌生何渺莽,秦帝已命徐福東。中原稻鐵流彼土,女王使拜明光宮。隋顛唐蹶幾曾輟,斯民西向猶朝宗。嗚呼!君不見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如旋蓬,欲收扶桑懸長弓。皇華一夕禱伊勢(1),樓船百里摧神風。遂令蠢類生戇勇(2),欲驅黃種皆吾從。南侵北獵何時已,瞻爾欲壑誰能充?屠嬰掠婦難更僕,云此樂土誰能同?恣睢遂赫王者怒,飛城(3)巨艦來無窮。天弧雨射四島黑,欃槍電掃雙城紅。三軍百萬盡棄甲,庶免朝廷塵再蒙。修羅國土餘瓦礫,始知好戰古所凶。昭和發詔頗悔禍,諸相富民輸公忠。平成繼體猶垂拱,亦如文景能追蹤。有相有相世家子,乃執妄念填心胸。金滕大誥一時改,坐觀滄海垂妖虹。嗚呼滄海垂妖虹,又生妖霧何濛濛,下有海水藏妖龍,吾恐蒼生之劫正未終。嗚呼錢王今安在,安得八千強弩射滄海! (1)弘安四年元寇襲來,天皇遣使至伊勢風宮祈禱神風。風宮者,伊勢神宮之外宮也,所祭級長津彦命,即《古事記》之“志那都比古神”,日本之風神也。 (2)《明史紀事本末》:“倭戇且勇,不甚別死生。” (3)B29轟炸機外號“超級空中堡壘”。 聞諾獎有感 碧眼偏知陽五賢(1),遂教學子盡鉆研。從今只有莫高密,舉世何人祠鄭玄(2)。 (1)《北史·陽俊之傳》:“當文襄時,多作六言歌辭,淫蕩而拙,世俗流傳,名爲《陽五伴侣》,寫而賣之,在市不絶。俊之嘗過市,取而改之,言其字誤。賣書者曰:‘陽五,古之賢人,作此《伴侣》,君何所知,輕敢議論!’俊之大喜。” (2)鄭玄高密人。 步孫恒志先生《香江近事》韻 慶元(1)禁解料難期,當日諸公盡有兒。豈意海天蒼葛(2)地,斯民慷慨唱無衣。 (1)慶元黨禁,韓侂胄禁朱熹之黨也。朱熹別稱紫陽。孫公亦紫陽舊人也。 (2)《左傳·僖二十五年》:“晉於是始啟南陽。陽樊不服,圍之。蒼葛呼曰:‘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宜吾不敢服也!” 揚之水先生賜書 入掌堪憐一小書,風懷想見采藍初。由來詩史皆心史,盈匊盈襜本自如。 詠史 蔽日龍旗可盡焚?狂飆吹罷卷還伸。諸公但解推辛亥,天意寧知復甲申。南客未銷滄海淚,北人先掃共和塵。華山使者應猶在,看取咸陽帝制新(1)。 (1)《搜神記》:“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鄭容從關東來,將入函關,西至華陰,望見素車白馬,從華山上下。疑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問鄭容曰:‘安之?’答曰:‘之咸陽。’車上人曰:‘吾華山使也。願托一牘書,致鎬池君所。子之咸陽,道過鎬池,見一大梓,有文石,取款梓,當有應者。’即以書與之。容如其言,以石款梓樹,果有人來取書。明年,祖龍死。” 賀饒宗頤國學院成立 嶺表重開學海堂,名儒星聚有輝光。杖朝大老常龍見,冠歲諸生盡雁行。此地果能蹤稷下,斯文何止振炎方。他年列國尊吾道,宛若蒙山泗水旁。 送香港浸會大學陳新滋校長榮休 神龍玄鶴本難留,人物如公孰可求?當日荀卿推祭酒,只今范蠡有扁舟。寰中秘要多方取(1),海內名賢一例收。遙想風天極浩蕩,鳴笳按鼓戲滄流。 (1)唐玄宗送賀知章歸老詩:“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十驾斋养新录笺注》书成分用儒釋道耶之典分奉諸老師 把卷真成歎道孤,如公文字百年無。少驚博覽曾儀顧(1),長識微言益寶蘇(2)。埋照自難邀俗譽,嗇神端合避狂夫。後堂偶得親函丈,愧殺紛紛子夏徒。 (1)陸心源堂名儀顧,顧者顧炎武也,寂潮先生學問似之。 (2)翁方綱室名寶蘇,蘇者蘇東坡也,寂潮先生詩文似之。 遏惡能修不動尊,讀書亦得總持門。已巡大地迴靈駕,欲聚諸天說法根。杜口毗耶(1)留座次,會心迦葉設盤飧。懷中尚有聲明論,准擬商量到日昏。 (1)《頭陀寺碑》:“杜口毗邪,以通得意之路。” 赤明龍漢又開皇,回首神州事渺茫。猶有詞人工感慨,政須海客話滄桑。三山遠路宜難至,五嶽真形豈易藏。便養胎仙隨駕去,免他宇宙再洪荒。 見說時風實可嗟,每拈西法蔑中華。偽經或奉迷詩所(1),邪論爭傳底體迦(2)。如有真知能滌蕩,肯容末俗更喧嘩。先生盡得侯官學,鑿空功期勝漢槎。 (1)敦煌出土《序聽迷詩所經》,偽經也。“迷詩所”,日人羽田亨以為即“彌賽亞”之訛。 (2)梵言外道。 九月 長星七萬丈,含笑試光芒。大地秋初據,諸神宴始張。誰言恩到骨,忽覺血如湯。不見群鷹縱,鵬雛死九方? 西江月(庚寅冬,與傅聰先生晤于滬上) 鐵幕還連竹幕(1),重重欲掩清光。孤身去國少師陽(2),忍說家園草莽。幾度風吹世換,依然一曲肖邦。曲終回首柏林墻,看取興亡萬狀。 (1)即東亞之鐵幕bamboo curtain。 (2)《論語·微子》:“少師陽、擊磬襄,入於海。”鄭玄注:“少師,(樂)工之長。” 雅情部 朋友燕寢,風懷靡托,是本居宣長所謂“雅情”也。 自題詩稿 平生最愛老成詩,自寫偏教墮狎詞。且把風花埋一塚,扁舟不許美人知。 贈二友 酈注班書手自裁(1),年華風雨總堪哀(2)。此心已勒玄亭字,不為東家嬌女開(3)。 (1)龔君治漢書、水經注。 (2)李商隱詩:“年華若到經風雨,便是胡僧話劫灰。” (3)李賀詩:“東家嬌娘求對值,儂笑書空作唐字。” 風調南陽一小侯(1),山陰花好恣遨遊(2)。收心卻禮虞夫子,已似東原拜慎修。 (1)《後漢書·明帝紀》:“為四姓小侯開立學校,置五經師。”李賢注:“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號‘四姓小侯’。” (2)樊君嘗求學紹興。 題范白兄新得英石步燕婷女史韻 綽約憐他韻最仙,宛從姑射到君邊。人間粉黛真塵土,絕色端由淡處傳。 無題 尹邢避面是耶非,謠諑紛紜未解圍。縱使如花能對坐,也應笑語是兵機。 古意 二月梅花開滿津,蕭郎別妾去尋春。今朝妾幸攀郎手,何日郎歸齧妾唇(1)? (1)屈大均詩:“君欲身輕成大藥,莫辭多齧女唇丹。” 美泉宮口占 無憂宮里笛聲絕(1),美泉宮外物華新。繁華過盡留何物,只有天才與美人(2)。 (1)普魯士王腓特烈二世筑無憂宮,好吹長笛。畫家門采爾有《腓特烈二世無憂宮吹笛圖》。 (2)莫扎特與茜茜公主也。 無題 墮溷飄茵等是緣,雲英他日亦成仙。十年雪上青絲髮,萬里春歸綠綺弦。幾處樓台藏舊夢,誰家兒女要君憐。人生況味原如此,坐看飛花入遠天。 無題 莫倩羅衣挽去春,挽春空得去年塵(1)。風前客笛聽難辨,雨裡飄燈看不真。我豈能為天下士,君今猶是夢中人。香江歲晚應寥落,只有香箋尚可親。 (1)沈亞之詩:“長安少女踏春陽,何處春陽不斷腸。 舞袖弓彎渾忘卻,羅衣空換九秋霜。” 無題 暮雨西窗枕手眠,想君風調最堪憐。善書鄴下才人語,能卜河間姹女錢(1)。未必三清同浩劫,猶從五濁識淪仙(2)。青衫老去應回首,曾見卿卿正妙年。 (1)《後漢書·五行志》:“河間姹女工數錢。” (2)龔自珍詩:“難憑肉眼識天人,恐是優曇偶現身。故遣相逢當五濁,不然誰信上仙淪。” 無題 吹徹白銅鞮,愁殺金樓子。琅邪王伯輿,終當為情死。盍策山公馬,相約長安市?日暮酒燈紅,憐汝清如水。 無題 不應奇女氣,長在小拳中。為我開雙手,依君合兩瞳。聞香知未坼,賞雪愛初融。十指如相錯,何曾覺暮風。 定風波 一半春歸自不知,愁來杯酒豈能遲。斜日浮雲樓上醉,花睡,也無狂夢囈花枝。起看碧空銀海闊,蕭瑟,清光如露透人衣。忽覺流年縈手轉,輕挽,莫教隨月到天西。 浪淘沙 尺夢欠摩挲,忽聽滂沱。撲窗風雨似松蘿。門外眾禽渾不語,都在天羅。城市已煙波,可有漁蓑?隔街燈火閃如螺。頓覺浮生無處住(1),滿地漩渦。 (1)李頎詩:“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 欢迎个人转发、扩散。微信联系:yfzfxsh 乐府之妃豨谁和 |
|
来自: WENxinHANmo > 《一表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