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茶香做伴读好书

 wunianyi 2019-04-23

【昆明添彩 第874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茶为读书人创造了一个清寂闲雅的求知氛围,读书又使品茶成为风雅的时尚。 请在李红珠女士文字带领下,选一本好书,喝一杯好茶,在氤氲的茶香中探索知识王国的奥妙、品味生活的乐趣。


茶香做伴读好书

作者:李红珠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目的是鼓励人们发现读书的乐趣,并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来源还有一个美丽传说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象征知识与力量一本书,以后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友赠书一本,男人们则回赠一枝玫瑰花。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先人们有很好的读书习惯以及读书经验,并且留下“积财千万,无过读书”、“种树乐培佳子弟,拥书权拜小诸侯”等格言。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凝聚着古圣先贤读书的成果与智慧结晶,也记录着文明发展的进程。随便翻开一页,都令人心生敬仰,处事更加谦恭。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我在书里结束我的生命,也将在书里开始我的生命”。有书相伴的人生是丰厚的、且丰富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技如何发展,读书都是人类进步、走向自由王国的阶梯。

    读书的第一个益处是“知不足”。徜徉在书的世界里,了解到宇宙的无穷、知识海洋的浩瀚,就会认识到个人的渺小与卑微,正如有人所说“阅读使人心生苍凉”,然后激发出求知的欲望。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多种,如求学、旅行、辩论……,比较便捷的还是读书。无论出身贫富贵贱,也不管身处城市还是乡村,只要识字,一册在手,就能在书海里寻到精神的营养和向上的力量。高尔基曾说,当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你就在和很多高尚的人对谈。那些经过时间之手大浪淘沙留存下来、闪耀着人类思想精华的经典作品,更是指引我们走向真善美的灯塔。

    读书的第二个益处是“精神成长”。会读书的人一定离不开独立思考,不仅使寂寞的时间变得充实,而且带领灵魂回归故乡。叔本华认为思考比读书还重要,他说“唯有能自由而正当思索的人,才可发现精神上的康庄大道。”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对知识心生敬畏,读的好书达到一定数量,并且与实践相结合,善于独立自由思考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时,迷惑的事情就越来越少,眼前就会豁然开朗。正如孔子所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读书的第三个益处是修身养性,保持年轻。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大量阅读体现人类最高价值的真正有力量的文字,真的、善的、美的东西就会融入我们的血液,形成一个人的文化基因。一旦身体里有了这样的基因密码,在现实社会中就不会轻易被世俗的、流行的价值观打扰。台湾作家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生活中不难发现,喜爱读书的男士更年轻,女士更靓丽。读好书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无怪乎黄庭坚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可见其与国人生活密切相关。茶为读书人创造了一个清寂闲雅的求知氛围,手捧一册好书,桌上香茗一盏,诸子百家则卓然眼前;读书又使品茶成为风雅的时尚,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品茗读书创造的精美作品,留下丰厚的文化遗产。唐代文人烹茶读书形成风尚,诗圣杜甫说“检书烧烛断,煎茗引杯长”;宰相李德裕收到老友从南方寄来新茶,品尝之后就包起来,因为要“其余不敢费,留伴读书行。”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喝茶的功效,用来形容读书的益处也不为过。读书可能是件清苦的事情,尤其理论评论之作,有了茶韵悠长的陪伴,足以抵御长夜的孤寂与疲倦。宋代文人翁森在诗中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品茶虽然宁静致远,但是缺少物化的作品体现,而读书创作便使品茶的意境得到升华。清代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酷爱品茶,曾邀友人品茶作诗:“溢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

    中国茶种类多样,春天的花茶、夏季的龙井、金秋的铁观音、冬日的乌龙……无论喝哪种茶,都会陪伴您度过美好的阅读时光。苏格兰哲学家卡莱尔说过,书籍里横卧着历史的灵魂。现代人整日忙碌,不妨每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时间去读一本好书,因为再多的金钱也不会使灵魂安宁,唯有拥抱世上一流的好书才能让内心充盈、灵魂高尚。就让我们暂时抛却烦扰,选一本好书,坐下来喝一杯好茶,在氤氲的茶香中探索知识王国的奥妙、品味生活的乐趣吧,千万不要辜负这阳光明媚的四月天。

(文字配图由江艳女士提供,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