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本文作者大樱桃,樱桃是个漂亮又热爱生活的妹子,她用手机摄影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她说:“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和表达,照片则是你心的批注,眼的旁白。”随着手机拍摄功能越来越强大,各种效果更新日新月异,如何让自己的照片秒杀一片其他人的照片,不成为别人口中的“烂片”? 其实呢,方法很多,只不过太过繁复冗长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来有点儿鸡肋,一时半会儿也不容易记住。 今天想说的只有三点,事实上也只需三点,就能让我们的高颜值照片,秒杀朋友圈一大片选手—— 1、跳出条条框框; 2、拍出所思所感; 3、要有想法和美感。 摄影的本质,是记录和表达。是你内心的批注,眼眸的旁白——所以你拍的照片里,要透露着你对生活的理解与热爱! 修容利器 有句话叫:“神说,要有光。” 光线,是最好的美颜秘术。平淡的顺光、通透的侧光、出彩的逆光,赋予了各异的生活影像。 若你在摄影时能把握用光的技巧,就能如达盖尔所说,“我已抓住了阳光帮我来作画。” ▲ 春分当日。我和灯泡儿。斜侧光。 逆光无疑是最难以捉摸的一种光线。若要拍好剪影,需要在开阔的场地,日出或日暮时分。 让你的模特背对光源,利用人影与背影产生的互动带出照片的故事性。 另,曝光宁欠勿过。 ▲ 柬国的风,扬起妈妈耳畔碎发。柔光正好,余晖未落下。 人景互动 风景照片容易震撼人眼,然而大多数时候也只是人眼;要震撼人心,通常还要有人——让人物成为画面的焦点,寻人入景,景随人移。 ▲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平日很喜欢拍倒影。 月色下的水洼,小雨后的湖泊,都会特别留心。 当我们的镜头以超低角度贴近地面时,在倒映着的世界里,人、树、雨、落叶,恍若置身异度空间,虚实皆成谜,照片如梦似幻。 ▲ 雨中影,影中人,似梦如幻 脑洞大开 若想添点儿趣味,试试重曝吧——双重曝光、多重曝光。 实焦拍景,虚焦拍人。让近乎透明的你,飘飘乎于景中央。 后期APP,苹果机安利 Union,安卓机推荐 pixir、snapseed。 平时大家都习惯摆拍。 摆拍确实能让我们从一大片日常景物中找准最美丽的部分,但摆拍若太多了,有时不如一瞬间的抓拍来的有意思。 比如来个三连跳,缀成连环画——动态的你,没准比静态的更有味儿。 只需多开脑洞。 有时候,三四个小步骤,就能把质感噌噌噌释放。 Tips: 手机之于单反,没有那么好的景深和那么强的画质,却能带来绝妙的灵感和故事性。 如何将叙事的现场感、人与人的状态、人与景的互动恰到好处呈现——才是手机拍出大片感的精髓所在。 黑白默片 若说文字能够吟咏情性,那么照片则可以叙说心事。 好的照片是有灵魂在里面的——你可以用文字描述内心所期盼的人生,也可以用镜头记录双眼所见的孤独地狱。 ▲ 黑与白,光与影,几何的切割,戏剧的诗意。 那么,如何拍好黑白照片? 1.找到适合黑白的场景,使用简洁的构图,让黑白影调更加纯粹。 2. 情绪即氛围,发掘照片中能动人的情愫,利用好高反差和暗角。 ▲ 六年前摄于海南某废弃海滩。虽模糊了时日,却记得男孩踏浪的脚丫。 异度空间 一张好的照片,起决定作用的绝非拍摄的器材或后期的修图技巧,而是你的视角和脑子。只有拥有好的、出人意表的心思与视角,才能拍到、修出与众不同的大片。 比如,原片若平淡,不如旋转过来再看看。 ▲ 俄罗斯的“洋葱头教堂”。对称后,如微缩景观。(后期app:snapseed) 善用现实生活中各种线条。 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里,直线,斜线,S线,放射线等等各种线条都存在着。它们的存在,能让画面看上去整齐而有张力。 ▲途经某地铁站。玻璃幕墙上,有高楼擎天。 极简余韵 “极简”——即大面积的留白,和饶有意味的主体。让人看照片时能一眼认出主体,看清表达,是手机摄影的不二法则。 心情是种虚缈的东西。 它也许在喝了大半的咖啡里,在你洗衣机内外套的口袋中,在凌晨五点蒙着雾的百叶窗上…… 你无法触摸到情绪,却可以清晰感受到它,也可以尝试用摄影来凝固那一瞬间,接近它、还原它、逐光也是逐梦。 Tips: 这里樱桃补充一句哦:后期不是万能的。 七分靠前期,三分靠后期。与其削尖脑袋忙着加工,不如好好琢磨原片极易被忽视的点。 比如构图、用光、配色、故事性——这些才是根本! 巧手布景 拍摄食物要多用自然光,远离餐厅的人工光源。 如果光线不对称,一半暗一半亮,可以把纸巾、卡纸等白色物体放在光源对面,反射补光,把重点放在捕捉大的光影、明暗、色块。 ▲ 利用透明的玻璃杯增添晶莹剔透的彩光效果 干净、素雅、质感较好的材质,适合作为背景——比如,原木、大理石、白卡纸或是浅灰麻布。 当然啦,拍美食的时候,最好短时间内完成拍摄,保持美食原本的味、色、鲜。 食色诱惑 最好的美食照,就是拍出食物成为“即将入口的模样”。 如果是鸡汤,汪着油光冒着热气的肯定比放在锅内未煮开的让人垂涎;如果是披萨,蘸着酸海鲜酱撒满白芝麻粒的肯定比九寸圆盘一馅饼来得诱人。 ▲ 角度要控制好。不妨将镜头放低一些,靠近一点 一双木筷,一把汤匙。足以挑起胃口,捞起味蕾。 别忘了,那些小而细腻的葱花、蒜瓣、烤肉的焦痕和白米饭的晶莹,同样值得记录。 一蔬一饭,一颦一笑——是记录本身,也是生活原初。 Tips: 总结一下~想拍好静物图,要尽量排除干扰视线与影响美感的因素。 至于后期app,用起来挺顺手的有:黄油(文字水印)、VSCO (胶片质感) 、Foodie(各色滤镜)、食色(吃货社交)。 不过呢,比器材和后期更重要的——是热爱美食的心,关注生活的眼。 拿起手机,放肆去拍吧。 来一场烧脑却并不疲惫的思考,来一次全部感受被激活被放大的体验——而你,只需投入就好。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