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茂林之家 2019-04-23

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创立,到了明朝已经相当完善,这种制度不但可以为朝廷提供一批有才华的文臣,也为不少寒门子弟提供了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相对而言,科举制度算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平台。

但是明朝的科举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以及局限性,明朝科举以八股文为主,这也导致考试之人的思维被定格在其中,最后得到的人才大部分都是一些迂腐的书生,而非能治国理政的大臣。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明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明朝刚建国时期,各个部门都急需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国家的统治,朱元璋于洪武三年下令开设科举,当时的诏书称:

自今年八月始,特设科举,务取经明行修、博通古今、名实相称者。朕将亲策于廷,第其高下而任之以官。使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

诏书表示,开设科举以选拔人才,而且朱元璋将要亲自测试这些考中之人,并且按照能力的大小授予官职,而且有意思的是,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来参加考试,当然了这些其他国家一般指的是朝鲜等周边小国家。

到了洪武六年,因为科举制度选拔的人才大多是只会读书,不会做事的书生,根本无法有效地帮助国家处理政务,于是朱元璋暂停了科举制度。但是国家此时对于人才的需求极大,为了应对科举制废除之后的人才选拔空缺,因此朱元璋又在洪武六年下令开设荐举制,要求是:

山林之士德行文艺可称者,有司采举,备礼遣送至京,朕将任用之,以图至治。

荐举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明朝初期的人才荒,毕竟通过荐举得到的人才,大多都有真材实料,而且能做事,会做事,这些人也为明朝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到了洪武十五年,荐举制的弊端逐渐显现,通过这种制度得到的人才大多是朝廷大臣的亲朋好友,很容易结党营私,这自然让朱元璋无法容忍,而且此时国家对于人才也不是那么的缺乏了。因此他又下令重新开设科举,并在两年后确立科举制度为明朝选拔人才的最终制度,而荐举制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明朝科举制度

明朝的科举选拔主要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

在参加乡试之前,必须先通过童试,这些考生都被称为童生(与年龄无关),通过考试的就是生员。这次考试按照成绩高下,分为六个等级,其中的前两等有资格成为秀才,也就是生员,同时也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这些在史书中记载:

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一等前列者视为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二等皆给赏;三等如常;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

乡试:

明朝的乡试在洪武三年开办,乡试的考点在省城,主要是在北京、南京、各布政使驻地,一共分为三场,而且每三年一次,还要求是子、午、卯、酉年的八月。

第一场在八月九日,第二场在八月十二日,第三场在八月十五日举行,考中的人就成为了举人,可以去参加会试,而且地方官员还要给与这些考中会试的贫寒学子一些资金支持:

乡试中式举人,出给公据、官应付廪给脚力。

会试:

考中了会试的举人可以在第二年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在时间上也有规定,要求是辰、戌、丑、末年的二月份,具体的时间就是二月的九号、十二号、十五号。

这就是: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

这场考试的竞争也极为激烈,总共会录取三百人,统称为贡士。

殿试

这场考试是科举的最后一次测试,但是在这场考试中只要没有惹怒了天子,就不会淘汰任何一个人,不过这场考试也会按照成绩分为三甲,其中一甲里的第一名就是所谓的状元。

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从此之后,这些人就可以正式踏足大明官场。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明朝科举制度的优势

1、明朝的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对于人才的需求,通过层层考科,可以为国家选拔出一些可以满足统治需求的官员,后世的很多名臣都是科举制度中的佼佼者。它的存在相比于早期实行的荐举制,更有利于平民做官,毕竟在那个时代,有能力读书的人大多是豪门贵族,荐举制度很容易造成结党营私的情况。

2、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毕竟选拔人才的权力在中央,而不是在大臣手中,这样一来朝堂之上的官员全部都是通过考试选拔,不容易出现官场被某个大族垄断的现象,而且由朝廷规定选拔方式,也由朝廷任命官员,这样有利于国家管理。

3、有了科举制度,一些寒门子弟也有了做官的途径,有利于皇帝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这些寒门子弟登上官场,不但改变了以后的家庭环境,也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毕竟这是一个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一个国家的底层人民如果没有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那这个国家势必不能长久,科举制度就给予了这些底层百姓一个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

4、明朝的科举制度倡导的也是公平与合理,相比于以往朝代选拔人才的方式,科举制度可以说是最完善的制度,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只要能参加科举,就意味着大家同属于一个起跑线。

5、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是文化教育的一种普及方式,明朝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在各地开办儒学,以教化百姓,为国家培养人才,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明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

1、明朝的科举制度采用的是八股取士,《明史》中就有所解释:

其文略仿宋经义, 然代古人语气为之, 体用排偶, 谓之八股。

明朝科举考试选用的八股文题目,全部都是四书和五经中的原文,这一种文体要求在后来不断严格,演变的越发刁钻,而且考试对文字的技巧性要求已经超过了对实质内容的要求。

其文章结构要求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2、八股文的盛行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种严格禁锢思维的模式下,考试只注重形式,写的内容却生硬空洞。而且评选文章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考官个人,只以文章评判能力的高下,对考试的公平性有影响。

3、明朝的科举制度并不是一种普及的教育体制,在这种有差异的选择制度下,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够有资格参加考试,而这个时代的女子作为男人的附庸,自然没有资格去参加考试。同时明朝的贱民不能参加科举,这些人包括歌妓、商人、乞丐等等,而且这些被归类为贱民的人,其后代也被剥夺了科举的资格,剩下的真正能够去参加科举的人估计也就是国家的三四成公民。

4、而且要参加科举需要的花费巨大,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负担的,毕竟求学之路漫长,无论是在路途上的花费,还是各类书籍费用等一系列花费,都不是一些小门小户可以承担的。

5、明朝的科举制度也有明显的不合理性,平民和贵族之间的差距在生员阶段就有体现,明朝有官方兴办的学校,不过只能是通过童试的生员才有资格进入,在成化年间曾有这样的规定:

选择子弟年十五、十六以下,资质聪明俊秀者方许人学。

这一点是对于那些平民子弟而言有些不公平,要想进入官学,只能是依靠着自己的才华才能被选取。而那些豪门大户可以通过赏赐为后辈子弟求一个“荫生”,同时也可以通过捐款得到“捐纳生”,相比于平民子弟,这些人的起点更高一些。

浅谈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优势以及局限性

6、科举之路并不是绝对公平,也存在着徇私舞弊的现象,寒门子弟想要通过科举,其成功率远远小于权贵子弟。这些掌握实权的官宦之家,想要左右科举,自然也比较容易,尤其是明朝中后期,国家朝政近乎崩溃,寒门子弟的科举之路也就更为艰难,在当时曾有这样一句话:

贵家用势,官家托势,守令逼于应酬之不暇,孤寒苦于进取之无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也有不小的局限性,而且科举制度从开始创立到明朝建国,已经历经了近九百年。这么漫长的时间,科举制度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革,反而演变成明朝这种束缚思维的考试形式。这种另类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很好的起到教化百姓的功能,反而被国民视为一种当官的途径,这是明朝科举制度存在的缺陷。

而且明朝的科举制度只是表面上的公平性,能通过科举之路的大多还是世家大族子弟,平民子弟想要同权贵子弟竞争,成功的机率十分渺茫,这也是因为封建时期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明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