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水利史

 大龙2010 2019-04-23


本文字数:9032字

阅读时间:约22分钟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个省区,于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主要发源地。由于上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它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在1949年以前的2000多年来约每年发生一次决口,不堵就形成改道。黄河决口泛滥常北侵海河水系,南入淮河流域,造成河流在黄淮海大平原上迁徙。针对它的特性,自古兴水利就注意水沙并用:用水有供水、灌溉、通航,用沙有浑水淤灌和放淤等;除水害,在上中游要防止水土流失,在下游要防止洪水为灾。黄河的兴利除害,在历史上几乎占中国水利事业的一半,尤以下游防洪用力最多。

夏代

大禹治水

脍炙人口的大禹治水流传了几千年。他的治水业绩虽夹杂了许多神话传说,但对后人的精神鼓舞和《禹贡》提出的治水方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禹成为中国古代人征服洪水(自然)的象征。《禹贡》所说的禹河故道,传说就是禹采取疏导的办法,率众把“怀山襄陵”的洪水分疏九河,导流入于渤海所形成的。

在治水的同时,黄河流域的居民已经掌握了根据地势高低开沟引水和做田埂等排灌技术。传说禹曾“尽力乎沟洫”(《论语·泰伯》)、“锺水丰物”,促进了农业生产。人们在有效利用地表水的同时,还开发了地下水。传伯益发明凿井技术,使人们能在离河较远的地区生活,扩大了生产活动范围。

商代

殷墟甲骨文

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就有“災”(灾的繁体字)、“昔”字。“災”甲骨文作灾形,好似河道中壅,致使河水漫溢。“昔”,甲骨文作昔形,有人解释为人们对于往日洪水的回忆。商先公在汤立国前曾几次迁居,汤至盘庚又几次迁都,其原因比较复杂,但是与黄河水患不无关系。有水患就应有治河活动,惟情况如何文献几乎没有记载。

商代的水利,从甲骨文中可略知一二。《汉书·食货志》对甽的解释是,两人用耜(音似,古代翻土农具)在耕地上开淘。沟宽一尺,深一尺,叫做甽。甽和亩等长,每亩三甽,庄稼种在甽中。这大概就是灌水垄沟。

西周

西周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图

太王居岐,武王居镐,统治中心都在黄河中游的渭水流域,惟河事很少记载,据《国语·周语上》说:周幽王二年.发生大地震,黄河的三条支流泾、渭、洛,因岐山崩,川源阻塞而干枯.是国家将要灭亡的征兆,因此,把“三川竭,岐山崩”作为一件国家存亡大事记载下来。而《史记·河渠书》、《汉书·沟洫志》也只说黄河经过禹的治理,太平无事,从此“功施于三代”。惟《水经·济水注》云:“偃王治国,仁义著闻,欲舟行上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最后一句,实即古代黄淮之间的鸿沟水系。这是中国历史上早期开凿运河的记载。

春秋战国

郑国渠

春秋战国河事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除自然的决口外,还有各国互相攻伐,以水代兵的人为决口不断发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河防的主要方法就是修筑堤防。春秋中期,黄河下游各诸侯国修堤的情况已相当普遍。到了战国,黄河下游河道堤防已具有相当的规模。

春秋战国黄河流域开始出现了大型的水利工程,水利事业大为发展。

黄河流域出现较早的灌溉工程,就是邺地(今河北临漳)有名的漳水十二渠。它既可引水灌田洗碱改良土壤,又能增加土质的肥力。

稍后于漳水十二渠,秦国也修建了郑国渠。郑国渠长“三百余里”,流经今泾阳、三原、高陵、富平、蒲城、白水等县,灌溉面积有四万顷之多。

另外,传说在今河南省济源市五龙口,秦时还筑有一个枋口堰。也是用抬高水位的方法,在沁水南岸开口凿渠,引水灌田。后世叫秦渠。

春秋战国还在黄河上利用黄河河道开辟航道。主要是开挖鸿沟。它大约是从黄河或荥泽引水入圃田泽,然后从圃田泽开大沟东至大梁(今开封)。鸿沟自大梁南折入淮后,通航无阻,为连通中原地区河、淮之间的重要水道,在河淮之间形成了一个以鸿沟为骨干的交通网——鸿沟水系。通过鸿沟,在淮河以南还可以连接春秋时期吴国的邗沟,同长江、东海连接起来;在东北,又可沿济水连接齐国开凿的淄、济间运河,到齐都临淄。航运的畅通,一些都邑也在水道沿线兴起,如鸿沟绕行两面的大梁,济水、菏水交会之处的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濒淄水的临淄,濮水之滨的濮阳,颍水岸的阳翟(今河南省禹县),淝水入淮之处的寿春(今安徽省寿县)等等。

秦汉

龙首渠

秦统一六国后,战国时期为各国所分辖的黄河得到统一,阻碍水流的工事和妨碍交通的关卡可以拆除了,整个黄河堤防有了连接起来的可能。这就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决通川防,夷去险阻”的事业。后代还有不少关于秦堤的传说,如河南濮阳有“秦始皇跑马修金堤”的传说;《滑县志》也有关于“瓠子堤”即秦堤的记载。这都反映了秦在统一后的黄河下游曾修过堤防。万恭《治水筌蹄》记载,堤防还兼作驰道,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另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始皇所修驰道两旁都栽上青松,那么作为驰道与防洪兼顾起来的黄河大堤,应是林木葱茏的了。

汉代黄河,与先秦比,决溢记载明显增多,主要是河道变化较为频繁。时间分布上,较多集中在西汉中期和东汉早期。这种情况多半是由当时主河道的发育与治理不当造成的。当时治理决溢的办法主要有二,一是修筑堤防,一是堵口。

汉代堤防的情况大致是这阵的。在今河南浚县至山东高唐、茌平再至河北吴桥的范围内,那时沿黄河均有堤防。另外,断断续续自今河南武陟经获嘉、新乡、汲县,北抵浚、滑的黄河故堤,清《一统志》直记为汉堤。

汉代堵口较有名的有两次,一次是汉武帝时汲仁、郭昌堵塞瓠子,一次是成帝使王延世堵塞东郡河堤。这两次堵口,声势、成绩很大。

西汉的河工技术已有很大进步。堵口技术,一种是如塞瓠子决口所采用的,沿口门全面打桩填堵;另一种是塞东郡决口所采用过的,先自两岸向中间进堵,最后一次沉船堵合,其他河工技术方面,在河道整治上,采取截弯取直的方法;在堤岸防护上,在临河一侧用石砌护堤,叫石堤。

这时期探索治河方法的人愈来愈多,也就出现了许多治河主张。如分疏说,以清河郡都尉冯逡为代表;改河说,以丞相史孙禁为代表;滞洪说,以长水校尉关并为代表;以水排沙说,以大司马史张戎为代表。而最著名的,当属待诏贾让的“治河三策”。到了东汉时,王景兼用筑堤、分流两策治河,成绩卓著。

两汉期间,黄河流域的人们不仅在消除河水灾害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在开发水利资源,发展农田灌溉方面,也有显著进步。

这一时期黄河上中游的水利开发,有自今兰州以西至西宁的湟水中、下游的引水工程:有上自甘肃中部、下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沿河一带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有在今晋、陕之间的黄河北干流河段上也兴建起不少灌溉工程。泾、渭流域的关中地区水利相当发达,比较有名的有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灵轵渠、成国渠、湋渠等。

农田灌溉事业的蓬勃兴起和不断发展,推动了水利科学技术的前进。在勘测技术方面,已有“准”、“表”、“商度”等方法;在水利工程方面,出现了井渠、飞渠、桩基溢流堰、壅水坝、涵洞等;在水力机械和水利设施方面,已出现“水舂”。东汉初又出现一种新的水力机械,叫水排,东汉时又有“翻车”和“渴乌”等吸水工具。

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的水利事业,除去农田灌溉之外,利用漕渠发展航运也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有长安漕渠、荥阳漕渠,甚至还尝试着开凿三门砥柱一段。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成国渠渠系分布图

魏晋之际,对黄河和汴河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治理。一次是在魏黄初大水之后,汴口石门被冲毁,黄河、济水不断泛滥。为使洪水有所约束,正始间邓艾写了《济河论》,提出治理意见,并重建了东汉时的石门工程。晋武帝时,汴口又被黄河水“浸坏”,傅祗出任荥阳太守,组织人力在汴口兴修了一道沈莱堰,使黄河水有控制地进入汴水和济水,平息了水患。这时期对治理黄河还有一些卓识与建议,从分析洪水泛滥的原因入手,提出具体的治河方法,并对施工计划、组织领导、治河后的作物安排都有具体意见。此外,还有华峤的“浚导河渠,巡禹之旧迹,置都水官”的建议(见《晋书》本传);傅玄的将河堤“分为五部,使各精其方宜”,重用“精练水事”的河堤谒者石恢的一系列意见(见《晋书》本传)等。

这时期,虽然处于割据分裂状态,但各政权也因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需要,在农田水利、航运上做了工作。曹魏水利,在曹丕代汉后的几十年中,由于蜀、吴两敌当前,军队供应的迫切需要,曹魏对屯田仍然比较重视,并积极兴修了一批水利工程。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在关中地区除重修了汉时的成国渠,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至槐里(今陕西兴平)引汧水灌田外,还在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引洛水“筑临晋陂”以灌田(《晋书·食货志》)。此后,又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正始三年(公元242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晋书·宣帝本纪》)。正始四年(公元243年),司马懿又在浚仪(今开封)之南,“修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晋书·食货志》)

在开发西北和黄淮水利以前,河内郡野王县(今河南沁阳县)典农中郎将司马孚还在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前后,重整了汉代开发过的引沁灌区。

北魏时,在西北重镇薄骨律(镇治在今宁夏灵武县西南),由镇将刁雍主持,在黄河西岸开新渠40里,修旧渠80里,修建一处引黄河水的大型灌区。这一大型灌区大约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以下的黄河西岸。整个工程不仅修有100多里的渠道,而且因地制宜增修了拦河坝,保证了灌溉用水。因为这条渠建于艾山附近,故称此渠为艾山渠。

白渠

西魏大统十三年(公元547年),在关中引泾河水重开白渠。大统十六年,在今富平县造富平堰开渠引水注入北洛河。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在今山西永济县开河渠,今陕西大荔县开(修)龙首渠扩大灌溉面积。

曹操对航运的开发很重视。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行军至浚仪(今开封).在浚仪与睢阳(今河南商丘)之间治睢阳渠(即汴渠之一段),引黄河水沟通黄河和淮水的联系。建安九年,曹操率军渡过黄河进攻袁绍余部,在淇水入黄河的地方,修枋头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建安十一年,曹操远征北方的乌桓,派人“凿渠·自滹沲入泒水,名平虏渠。又从洵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渠,以通海”。建安十八年,曹操为了改善他的封地邺的交通条件,“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在曹丕和司马懿父子的主持下,魏于黄河之南、淮河之北又修了贾侯渠、讨虏渠、广济渠等,既可灌溉,又能通航,更加密切了黄河和淮河水系的联系。

此外,司马懿于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炎于晋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还曾两次组织数千人,在陕州整治了黄河三门峡险滩,疏通运道。晋泰始十年(公元274年),司马炎鉴于三门峡航运困难,在今陕县南山选择谷地开渠,把黄河水引向山南的洛水中,使来往于京都和关中的船只避开三门之险。由于《晋书》记述过于简略,从什么地方开渠,河、洛在何处相会,施工情况如何,是否完成了这一工程,都没有确切记载,今天已无从查考了。此外,晋燕、晋秦在黄河、淮河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为了保证供应,除利用黄河水系和其他天然河道运兵运粮外,又整修和开凿了一些新的运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命薄骨律镇将刁雍在黄河中游开辟了从薄骨律到沃野镇(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的黄河航道。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为疏通河、汴航道,又大修渠堰。终魏之世,河、汴的航运一直发挥了重要作用。

隋唐 宋代

隋唐北宋的黄河,由于行水年代已久,河患已显著增加。就唐、五代而言,主要的治河活动,诸如武后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在德州、棣州(二州离海已不太远,均在黄河下游北岸)开马颊河,又名新河,是黄河分洪水道;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博棣二州河决的筑堤堵口;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和咸通四年(公元863年)黄河溢,水淹滑州(治白马县,在今滑县东南)城郭.前者开分水河以退洪水,后者移河4里重新筑堤;五代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七月,因曹州(治济阴,在今定陶县西南)、濮州(治鄄城,在今县之旧治)连年大水,进行了堵筑。北宋治河除一般防堵外,还进行了大量的修堤开河活动。河患严重,朝野重视治河,东流北流之争几与北宋相始终。大规模的治河工程连续不断。

埽工结构示意图

北宋沿袭五代的办法,地方官都兼河堤使等职,中央专职官则较前代为多。宋初已规定河堤上要普遍植树,每年春季准备防汛物料,修缮堤防,疏治河道。河工已制定法规。到后期按堤防距水远近分为两类、六等。治黄险段普筑埽工,前期自今河南省孟县以下已有埽工四五十处;后期河道改向北流,元丰四年(1081年)统计有埽工59处。

埽工制作已很成熟,因所在位置及作用分若干类,用以防护险段,又用以堵口。除埽工外,有护岸、截流、挑溜等建筑物,还有木岸、木龙、马头、锯牙、约、软堰、硬堰等等。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当政,设疏浚六司,试用“铁龙扬泥车法”及“浚川耙”等机械。北宋人对河道水文已有大量知识,把季节性涨水分为10类,对水质及其性质也有分类,对淤淀的土质也有定性分类。

北宋治理黄河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治河专著。但书多已散佚失传,仅沈立《河防通议》的一部分保存在元人沙克什编辑的同名书中。

隋唐五代的农田水利,在前代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关中地区为国都所在,郑国渠仍灌田万顷;隋开广通渠,唐代沿用,相应于两汉漕渠;汉代成国渠唐时仍在,又增修升原渠,其余河渠引洛、引渭、引黄都和汉代规模相仿,而记载较详。汾、沁、丹等黄河支流灌溉之利较汉代为多。唐后期(公元756~907年)在汾水末段尚有引汾灌田1.3万顷的记录。黄河上游河套、宁夏地区,河西走廊,青海等地,唐代水利也和汉代相仿。北宋时河西走廊及宁夏古渠仍继续维修恢复,关中的郑、白渠也仍然是北宋的重要灌区。北宋熙宁年间时放淤更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高潮。黄河、汴河、涑水河、北洛河和海河水系以及山地溪涧均是放淤的水源,地区遍及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省。

在大兴农田水利的同时,加强了对农田水利的管理。如唐中央尚书省下,设有水部郎中和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凡舟楫灌溉之利,咸总而举之”(《唐六典·尚书工部》)。又设有都水监,由都水使者掌管京畿地区的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唐朝还制定了关于水利的法律《水部式》,规定关于河渠、灌溉、舟楫、桥梁以及水运等法令。《唐律》中对水利也有明文规定。

水车

这一时期灌溉技术的进步,表现在水车得到推广。如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唐文宗令人作水车样,“并令京兆府造水车,散给缘郑、白渠百姓,以溉水田”(《旧唐书·文宗纪》)。至于灌溉工具的发明,在北方有“以木桶相连,汲于井中”的水车等。

隋唐北宋时代是中国水利史上水运最为发达的时期,在黄河流域则表现为隋文帝开了广通渠,自长安至潼关,相当于汉代的漕渠;炀帝开通济渠,自洛阳至淮水,改汴渠为新汴渠。炀帝又开永济渠,自黄河通幽蓟,形成南北运河。北宋对汴河的治理更加着力,引黄、引洛入汴,加强汴河的维修养护,开广济河引菏水等,保证了汴河的畅通,增加了漕运量。当时除用一般船只载运粮物外,还使用了体积大、容量多的双体船,如山东省平度泽河东岸出土的隋代双体木船即是。

金代 元代

白茅决口

金元时期治河最有成绩的当属贾鲁堵塞白茅决口。至正三年(1343年)五月河决白茅口。次年又决曹州境及汴梁,五月又大决白茅堤,向北冲决濮阳范县一带金堤。灾区广阔,遍及济宁路、曹州、濮州、东平路等地,洪水北侵安山入会通河,冲入清河入海。八年贾鲁循行河道考察地形,提出两个方案:一是修筑北流堤防,任河北行;二是堵决口,挽河仍回东流。在丞相脱脱的支持下取其后策,以贾鲁为总治河防使,于十一年四月兴工,十一月堵口成功。

这一时期的河工制度、技术较为成熟。首先是河防责任制的加强。据《金史·河渠志》记载,金初,下游沿河置25埽,每埽设巡河官一员。每四埽或五埽设都巡河官一员,分别管理所属各埽。全河总共配备埽兵1.2万人,每岁用薪111.3万余束,草183万多束。第二,在修堤筑埽方面也有新的发展。据《至正河防记》载,元时治堤有所谓“创筑、修筑、补筑”之别。根据堤的不同作用和特点,当时还把堤分成“刺水堤”、“截水堤”、“护岸堤”、“缕水堤”、“石船堤”等数种。“刺水堤”具有挑水作用,“截水堤”是堵截串沟支汊所修的堤,“缕水堤”为束水的小堤,“石船堤”就是贾鲁治河时所用的沉船法所筑起的堤防。对于埽工,元代根据作用、形状的不同特点,区分为“岸埽”、“水埽”、“龙尾埽”、“拦头埽”、“马头埽”等多种。据《至正河防记》记载,贾鲁于白茅堵口时,曾于口门附近修刺水堤时作埽。第三,重视对修堤土质的鉴别与选择。第四,工程定额的计算,为制定工程计划和施工提供了比较科学的依据。

《河防通议》

在治河经验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这一时期还出现了研究治河经验和介绍治河技术的著述。金花部郎中蔡珪撰《补正水经》三卷,学者认为这是郦学研究的肇始,是这一时期主要的河川水利著作。宋人沈立编成的《河防通议》,流传到金代时,曾得到修订补充;到了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年)又由色目人沙克什加以纂集,保存了下来。这是现存最早有关治黄的著作。此外,元末欧阳玄著的《至正河防记》,对黄河抢险、堵口等施工方法,作了详细的论述。这些专著都为后人研究治河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时期的水利建设,元代较为突出。蒙古统治者窝阔台,采取了梁泰关于修复陕西三白渠的建议,整修了三白渠,使以前历代都相当发达的关中古老引泾灌区得到了初步恢复。据《元史·食货志》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于中统元年(1260年)就诏告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本,衣食以农为本”,确定了重农的国策,并设置了劝农司、司农司等机构,专门主管农桑水利事业。并于中统二年,命提举王允中、大使杨端仁开沁河渠,命郭守敬到达西夏,修复了当地“废坏淤浅”的古灌渠。元世祖时又于汾水之滨开了利泽渠、善利渠、大泽渠,灌赵城、洪洞、临汾等地广大农田。元世祖以后,又对广济渠进行了整治,继续维修陕西古老引泾灌渠,并制定了一套管理制度,使黄河流域的古老灌区获得了新生。

漕运在元朝也有较大成就。元建都大都(今北京市),王朝所需的一切财物和以前几个朝代一样,“无不仰给于江南”。当时,因为陆运相当困难,遂改采海运,“岁漕东西粟,由海道以给京师。”(《元史·食货志》)为了在陆上另开一条贯通南北的水道,“以通南北之货”,元代陆续在今山东、河北地区开辟一道连接京城大都与江南的航道。虽然这条运道终元一代并未发挥很大作用,但却为明清改建南北大运河奠定了基础。

明代 清代

泾河

明清黄河下游决溢更为频繁,河道的紊乱也超过了以前任何时期。国都的北移,黄河的南下夺淮,这些都增加了治黄的任务和困难,即集中于黄、淮、运的交叉综合治理。明代先后有宋礼、徐贞明、白昂、刘大夏、刘天和、朱衡、万恭和潘季驯;清代有朱之锡、靳辅、陈潢、张鹏翮、齐苏勒、郭大昌、栗毓美等,都是当时较有名的治河人物。他们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治理业绩和一套治河理论及著作。较有名的有徐贞明的《潞水客谈》、刘天和的《问水集》、万恭的《治水筌蹄》、潘季驯的《河防一览》和靳辅的《治河方略》、陈潢的《河防述言》。

明代,对黄河水文观察,开始了雨情的记载。对黄河洪水周期性变化的某些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防洪的预见性。培筑堤工的取土地点,修堤的土质,筑堤每层上土的坯头,修堤的高度等已有了一套较严密的施工方法,从而提高了修堤的质量。对堤防修守也规定了一套制度,如“四防二守”制度和“植柳六法”等。埽工技术已很细致。埽工的种类已有靠山埽、箱边埽、牛尾埽、龙口埽、鱼鳞埽、土牛埽、截河埽、通水埽等8种。埽工的发展,保证了抢险堵口的顺利进行。明代已能根据口门各种变化形势,提出不同的应急措施。

清代河防技术和管理水平都比明代有了新的改进和提高。对筑堤工程中堤线的选定,取土的地点,质量的要求,施工的时间,运土的工具和单价,均作了明确的规定。为巩固堤防,采取了放淤固堤措施。这种放淤的办法,不但加宽了堤身,还可降低临背悬差,减轻大堤水压力,是利用黄河水沙资源固堤的有效措施。抢险、堵口的埽坝工程有磨盘埽、月牙埽、门帘埽等。堵口工程均由卷埽改为顺厢进堵。堵口根据口门的情况,选用单坝或双坝。这种埽工堵口法,近代称为立堵法。在堤防修守方面,在黄河上除设有专职官兵之外,还规定每二里设一堡房,每堡设夫二名,住宿堡内,常川巡守。这样上下呼应,远近可以互为声援。

明清两代对治理黄河是下了大功夫的,在兴修农田水利上也做了不少工作。明代有今宁夏黄河干流水利工程,甘陕泾河水利工程,山西汾河水利工程,河南沁河水利工程。清代有今青甘水利工程,宁夏水利工程,晋陕水利工程,河南水利工程的修复,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上中游广大地区。

京杭运河

明清治运、治黄、治淮是交叉与综合进行的。对京杭运河的大力整修,主要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一是黄河冲决的干扰;二是会通河、通惠河的水源不足;三是运河的过黄过淮过江问题。明人针对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除了对黄河淮河经常维护使行水不破坏运道外,还有三项:一是改道;二是开辟水源,兴修水柜;三是兴修相应的闸坝控制等。清代京杭运河仍有两个主要难题:一是清口与黄、淮、运交会处,由于黄河不断淤高,堵塞淮水,妨碍航道;二是会通河水源仍很缺乏,加上泇运河水源也同样不足,除尽量引泉水外,全靠水柜调节。

明清两代发展航运,运河两岸的城邑如德州、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等都是转运南北商品的重要城市。


来源:水利部官网、黄河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