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全麻药物的发展简史

 张巍帐篷剧 2019-04-24

吸入性全身麻醉

现代发明和应用的全麻药物均有比较明确和详细的记载。

18世纪前后,由于工业革命和化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为麻醉学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这个时期发明的乙醚全身麻醉术在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视为现代麻醉学的开端,也是对人类的一大杰出贡献。在1996年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11届世界麻醉医师学术会议上,确认现代麻醉学的发展史为150年。

一、氧化亚氮(笑气)的发现和应用

18世纪中叶,气体化学性能的研究激发了很多人的思考和工作。1771年杰出的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oseph Priestley)发现了氧气,次年又发现了氧化亚氮,这给一直以来摆脱不了痛苦和恐怖外貌的外科手术带来了新的希望。英国的贝道斯(Thomas Beddoes,1760-1808年)随后开始研究气体的作用和应用,并发表了研究文章《人造气体的产生和在医学中的使用》。贝道斯还在英国Clifton建立了著名的气体治疗研究所,用实验产生的气体给患者进行吸入治疗,当时其氧气的应用最受患者欢迎。

贝道斯的学生戴维(Humphrey Davy)在贝道斯的指导下,进行了有关氧化亚氮吸入的大量人体和动物实验研究,并发表了题为《关于氧化亚氮和呼吸的研究、化学和哲学》(Researches,Chemical and Philosophical-Chiefly Concerning Nitrous Oxide and Respiration)的文章,详细叙述了氧化亚氮气体的取得方法及在人体的应用效果,包括欣快的酒醉样作用和缓解疼痛的中枢作用,并根据其兴奋性而称之为笑气。戴维已开始意识到这种气体的实用可能性,并于1799年提出可将其用于不伴有大量渗血的外科手术的想法。但没有从事过外科工作的戴维并未想实现这一想法,其建议也未能引起反响和重视,倒是他附带提到的副作用,即吸入氧化亚氮气体后能引起无比欣快的感觉,着实吸引了很多人。吸入笑气引起的兴奋、狂笑、欣喜、似醒似醉、如痴如狂等怪异性状可强烈地吸引了观众,并在当时为杂耍人、医学生普遍用作寻欢作乐的方法而广为流传。

来自英国Ludlow的希克门(Henry Hill Hickman)医生,出于对手术室工作的恐怖心理,促使他力求寻找一种减轻手术疼痛的药物和方法。他对戴维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1 824年,他将动物置于罐子里并通入氧化亚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发现可使动物长时间保持意识消失,并足以达到实施截肢等手术的要求。希克门将这一个重要发现进行了报道,并于1828年在法国学报上阐述了将氧化亚氮气体用于人体手术的设想,但因遭到普遍的怀疑或反对而受挫。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的牙科医生韦尔斯(Horace Wells)是第一个将氧化亚氮应用于医学临床的人。1844年12月10日,当时韦尔斯旁观了化学家Gardner Quincy Colton进行的氧化亚氮吸入实验的巡回医学演示,期间一名受试者Cooley SA的胫骨在吸入实验中不小心受伤,但当时竟没能体会到疼痛的感觉。韦尔斯对此种气体产生的痛觉消失印象很深,决定用此进行拔牙麻醉。次日在Colton的帮助下,另一位牙科医生里格斯(John Mankey Riggs)在氧化亚氮麻醉下成功地将韦尔斯的一颗臼齿拔了下来。以后韦尔斯将氧化亚氮充分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以无痛牙科术而成名。但1845年1月韦尔斯在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进行氧化亚氮麻醉下“无痛牙科”的公开表演时,由于对氧化亚氮药理特性的了解不足,韦尔斯在拔牙时因用药量过小而导致学生患者大声叫痛。虽然该学生事后承认并无疼痛的回忆,但韦尔斯的表演还是遭到无情的嘲笑和讽刺。氧化亚氮的麻醉作用和韦尔斯本人的名声均随之扫地,韦尔斯最终因精神错乱而自杀身亡。

直到1863年,牙科医生史密斯(Smith JH)为韦尔斯的故事所感动,决定再次试用氧化亚氮。史密斯发现氧化亚氮的麻醉作用确实有效,随后他在氧化亚氮麻醉下成功拔除了2万余只病齿,氧化亚氮麻醉方法随之在整个美国牙科界广为传颂,并开始被外科所采用。为了解决氧化亚氮麻醉时常出现的窒息问题,芝加哥外科医生安德鲁斯(Edmund Wyllys Andrews,1824-1904年)在1868年推荐了氧化亚氮的长时间给药方法,提议使用20%氧气和氧化亚氮的混合气体,这一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氧化亚氮麻醉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氧化亚氮麻醉也由此开始在美国医学界广泛使用。

二、乙醚的发现和应用

图1-1 1846年10月16日摩尔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成功地进行了乙醚全麻演示

乙醚是于1540年由Valerius Cordus首先制成。同年瑞士的Paracelsus用混有乙醚的饲料喂饲家禽,发现可使家禽入睡并安全苏醒,但乙醚的催眠并未引起Paracelsus的注意。此后英国的贝道斯曾报道过一例因吸入乙醚气体而产生昏睡的病例,但也未能对此作详细的研究。

乙醚麻醉图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于1818年详细描述了乙醚的麻醉作用,他发现当乙醚蒸汽和空气混合后,可产生酒醉样和沉睡样作用,与先前发现的氧化亚氮作用相似。但因乙醚具有易燃易爆性,当时普遍认为其在医学中的使用是危险的,所以一直未能应用于临床。并且与氧化亚氮一样,乙醚的酒醉样作用常被医学生用于晚会娱乐之用。曾经是费城医学院学生的朗格(Crawford Williamson Long,1815-1878年)在1841年底进行吸入乙醚演示时,发现吸入乙醚后像醉汉一样跌倒受伤的受试者,没有一个诉说存在疼痛,据此他推测乙醚是一种很好的外科麻醉药。

1842年3月30日傍晚,朗格在乔治亚州杰克逊乡村,第一次在乙醚麻醉下为一名颈部肿瘤患者维纳布尔斯(James Venables)实施手术,当时朗格一手将洒有乙醚的毛巾捂在患者口上,另一手按着患者的脉搏并不时用针刺其皮肤,直到患者的痛觉消失,随后操刀仅花了5分钟时间就切除了颈部的肿瘤。朗格实际上已成为第一个使用乙醚麻醉者。此后他常将乙醚麻醉方法用于临床手术,并很快在杰克逊及附近地区流行起来。但当时朗格的研究报告和发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反因乙醚危险性传统思想的影响,他受到了严厉的警告,甚至不得不将其在杰克逊的诊所搬走。

直到1848年12月,他在美国《南方内外科杂志》(South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上将研究报告公开发表,其工作才为世人所知。后人为纪念朗格的贡献,在华盛顿雕像大厅为其塑像,并题词:“1842年3月30日在乔治亚州杰克逊县用硫酸乙醚进行外科手术麻醉的发明者”。 摩尔顿(William Thomas Green Morton)是第一个乙醚麻醉术的演示者。

来自美国查尔斯顿市的摩尔顿早先在康涅狄格州开始他的牙医生涯并结识了韦尔斯医生,两人曾于1842~1843年在波士顿合办牙科诊所,后来韦尔斯因氧化亚氮麻醉演示失败而失去信心。摩尔顿为了进一步谋求缓解牙科手术疼痛的方法,经韦尔斯介绍进入哈佛大学进行医学研究,并师从于当时化学成就卓著的杰克逊(Charles Thomas Jackson)教授。

摩尔顿从保守的杰克逊教授处暗暗学到了不少有关乙醚的知识,认识到乙醚能引起意识丧失并具有麻醉作用。随后他进一步偷偷地在动物和自己身上进行了乙醚麻醉实验。1846年9月30日摩尔顿在乙醚麻醉无痛情况下成功地为一名弗罗斯特(Eben H Frost)年轻商人拔除了一颗牙齿,并迅速向专利局提出了这项发明的专利申请。同时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著名外科医生比吉洛(Henry Jacob Bigelow)的推荐下,摩尔顿获得了哈佛大学著名外科学教授华伦(John Collins Warren)医生的允诺,进行乙醚麻醉下外科手术的公开表演。

摩尔顿的乙醚麻醉演示于1846年10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阶梯教室举行,表演短暂且富有戏剧性,但震惊了全世界。当时摩尔顿因制造乙醚吸入器而迟到了15分钟,演示开始时,他在患者Edward Gilbert Abbott的口鼻部罩上了刚制成的乙醚吸入器,给药时患者挣扎了一下,约3分钟后患者就进入麻醉状态。这时摩尔顿轻声对华伦教授说:“教授,您的患者准备好了,请开始手术吧”。这次手术是切除一个先天性下颌肿瘤,手术进行得很快,期间患者没有挣扎和嘶叫。

手术成功后,华伦教授对在场的人们说:“先生们,这不是骗局。”同年11月18日比吉洛医生在《波士顿内外科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这次麻醉术的成功,他在文章中写道:“我今天看到的此事将传遍全世界”。事实上,这天确实成为了麻醉学和外科学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伟大的日子。随后,摩尔顿进一步确认了乙醚麻醉的有效性和相对无害,这一麻醉方法也很快被普遍接受。同年12月乙醚麻醉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以及其它地方相继获得成功和推广。英国爱丁堡医院产科医生辛普森(James Young Simpson)在获悉摩尔顿成功地将乙醚用于临床麻醉后.立即将其用于产科分娩以缓解疼痛,并获得成功。1847年英国伦敦的斯诺医生(John Snow,1813-1857)出版了《乙醚吸入麻醉》,这也是近代的第一本麻醉学专著。乙醚麻醉随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但遗憾的是,摩尔顿很快与其导师杰克逊教授、曾经的合作者韦尔斯医生卷入了旷日持久的乙醚发明权争夺战之中,并且最终造成了三败俱伤的局面。

三、其他吸入全麻药物的发现和应用

氯仿是于1831年由美国Samuel Guthrie、德国Von Leibig和法国Eugene Souberran分别研制成功。1847年Holmes Coote首先将氯仿应用于临床麻醉。同年在利物浦化学家David Waldie的推荐下,英国医生辛普森首次将氯仿用于产科麻醉,并在很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50例氯仿分娩镇痛的病例。1853年英国斯诺医生(John Snow)在英国维多利亚皇后分娩时成功实施了氯仿麻醉镇痛,其本人和氯仿麻醉因之同时盛名。斯诺及其所著的《氯仿和其他麻醉药》一书为当时麻醉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后相继发现和推出了氯乙烷、乙烯醚、三氯乙烯等吸入全麻药物,并迅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1928年Lucuo和Hendersen发现环乙烷有麻醉作用,并于1930年由Waters在临床应用环乙烷获得满意效果。1933年Gelfan和Bell发现乙烯醚也有麻醉作用并可供临床使用。1935年Shiker试用三氯乙烯作麻醉药,1941年LangeHewer将其应用于临床。

20世纪50年代以后陆续发明了氟代类强效吸入全麻药物。1951年Sukling首先制成氟烷,这是第一个不易燃烧的吸入麻醉药。1956年Raventos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年Johnstone首先将氟烷应用于临床,以后氟烷麻醉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甲氧氟烷由Artusio和Van Poznak在1956年首先制成,并于1959年用于临床,但以后发现甲氧氟烷具有较明显的肾毒性而渐趋淘汰。安氟烷由Terrell在1963年首先制成,同年Krantz进行了动物实验,1966年Virtue作了进一步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安氟烷于1973年开始上市。异氟烷于1965年由Terrell首先制成,随后Krantz、Rudo和Dobkin等进行了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其药理作用。

1975年Dobkin、Byles、Stevens及Eger等先后在犬、猴身上进行了毒性实验,并证实异氟烷无肝肾毒性。但在准备临床推广使用时,Corbett等发表了鼠的实验研究报告,显示异氟烷可致肝癌,这一报告一度阻止了异氟烷的推广使用。1978年Eger等重复了这一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异氟烷并无致癌作用,异氟烷于1979年开始正式推广并应用于临床,1981年正式上市。七氟烷于1968年由Regan首先制成,1971年Wallin等最先报道了七氟烷的实验研究结果,1975年Wallin进一步对其理化性质、药理学及毒理学作用进行了评价。1976年Holaday等开始进行临床研究,1984年七氟烷被日本购得专利,并由池田和之进行临床一期试验,1986年完成了临床三期试验,并于1990年首先在日本被批准临床使用。地氟烷是1959年至1966年间Terrell等合成的700多种化合物中的第635个,但因其合成困难、且不适用于标准蒸发器而一度曾被摒弃,后因地氟烷具有诱导和苏醒迅速等优点而重新被发掘。198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首次通过鉴定,1990年初John等首次在临床试用并得到迅速的推广。

吸入麻醉药在过去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发展迅速,现已拥有五大类吸入麻醉药(气体、烃类及烯类、醚类、氯代烷类、氟代醚类等),达百余种之多。

图1-2 几种主要吸入全麻药物的化学结构

四、现代静脉全麻药物的发展简史

早在1628年William Harvey已证实,静脉血经心脏流入动脉循环,而后分布至全身各器官组织。1656年Christopher Wren利用动物膀胱和羽毛制成简易注射器,在犬静脉内注射吗啡使其意识消失。1662年Johann Major首次成功地在人体内进行了静脉内的药物注射和输血。1665年Johann Sigmmund Elsholtz(德国医生1623-1688)曾尝试进行静脉内麻醉,他在静脉内注射鸦片溶液用于镇痛治疗。1836年法国人La Fargue发明了套管针筒,1844年爱尔兰人Francis Rynd(1801-1884)进一步发明了中空金属针头。1853年Alexander Wood(爱丁堡1817-1884)对针头和针筒进行了改进并将之用于静脉注射给药。这些研究和发明为静脉麻醉和静脉全麻药物的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静脉全麻药物的出现要明显晚于吸入全麻药物。1864年德国Adolf Baeyer(1835-1917)首先合成了巴比妥酸,但未发现其有镇痛作用。Pierre-Cyprien Oré(波尔多1828-1891)可以说是静脉麻醉的先驱,他早在1872年就采用针头和注射器将氯仿注入静脉内实施麻醉以施行外科手术,并将这一方法向当时的法国外科协会作了汇报。

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静脉全麻药物是在1903年由德国Emil Fischer(1852-1918)和Joseph Friederich von Mering(1849-1908)合成的具有催眠镇静作用的长效巴比妥酸盐二乙基巴比妥酸(Diethylbarbituric acid),并发现其具有催眠作用。而真正的静脉内全麻则始自1906年,期间来自圣彼得堡的Federow医生以0.75%氨基甲酸酯(Carbamate “hedknal”)作为麻醉剂为530名患者实施了麻醉。

1921年Daniel和Gabriel Bardet使用新药Somnifene实施静脉全麻获得成功,由此开创了静脉全麻的发展新时期。但Somnifene单独应用时,其作用持续时间短,镇痛效能差。

图1-3 巴比妥类全麻药物的化学结构

1924年Fredet和Perlis采用Somnifene静脉注射和吗啡、东莨菪碱皮下注射联合应用,发现可明显增强麻醉作用和镇痛效能,并使作用持续时间延长,但清醒时患者多伴有剧烈的头痛和昏昏欲睡的感觉。此后欧洲和美国分别开展了巴比妥类药物的研制及其麻醉作用研究,期间合成了大量具有催眠作用的巴比妥类化合物,但多数因起效和持续时间长而很快被淘汰,仅少数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这些药物包括1927年由德国Bumm推荐的广泛用于静脉全麻的第一个巴比妥类药物丁溴比妥(Butallylonal)、以及以后陆续应用的异戊巴比妥钠(Amobarbital Sodium,Amytal Sodium)、苯巴比妥钠(Pentobarbital Sodium,Nembutal Sodium)、阿洛巴比妥酸(Dillybarbituric Acid,Dial)等药物。

1928年John Lundy在实施吸入麻醉时合并应用静脉麻醉药异戊巴比妥或苯巴比妥以产生平衡麻醉。1932年,化学家Kropp和Taub合成了新的巴比妥类药物环己烯巴比妥(Hexobarbital,Evipan),该药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十分适合临床应用。环己烯巴比妥的发现使静脉全麻药物又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德国Ernst Reinhoff首先将此药用于人体,同年德国Helmut Weese和Scharpff对该药进行了药效学的研究,使环己烯巴比妥静脉麻醉得以普及,因此有人称Helmut Weese为静脉麻醉之父。

1933年,Jarman和Abel发表了有关环己烯巴比妥在英国的使用报告,指出环己烯巴比妥的麻醉作用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和早期使用的药物相比,其可控性较好,静脉给药后可很快经肝脏代谢。至1941年,据Geyer报道共有约4万名患者接受了环己烯巴比妥静脉麻醉。1932年Ernest Henry Volwiler和Donalee Tabern合成了硫喷妥钠,1934年美国John Lundy和Waters Tovell开始将硫贲妥钠用于临床麻醉。

在1941年以前,采用间断静脉注射的方法共有3193l名患者接受了硫贲妥钠静脉麻醉,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当时由于对环己烯巴比妥和硫贲妥钠的药代动力学缺乏足够了解,在应用期间常导致严重的低血压和苏醒延迟。因此环己烯巴比妥和硫贲妥钠在当时主要是辅助用于乙醚和氯仿麻醉期间的诱导和维持,但这两种静脉麻醉药物的应用标志着现代静脉麻醉的开始。并且这两种超短效巴比妥类药物的应用,也进一步使静脉全麻的方法得以标准化。硫贲妥钠产生的麻醉效应较环已烯巴比妥佳,且有一定的肌肉松弛作用。硫贲妥钠和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合用,既有良好的麻醉作用,又有较强的镇痛和肌松作用,还能缓解应激反应,可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至今仍然被应用于临床麻醉,成为现代静脉麻醉的主要药物之一。

1950年Brodie、Mark、Papper等对静脉内注射硫贲妥钠的血药浓度进行了测定,发现硫贲妥钠静脉给药后,其血药浓度下降呈二室模型,第一室代表给药后药物分布至组织,血药浓度迅速下降;第二室则代表药物经代谢后消除。硫贲妥钠药代动力学的阐明为巴比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了长足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后,静脉全麻药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1-4 苯二氮卓类药物的化学结构

20世纪50年代中叶,人们拓宽了镇静剂的研究范围,其范畴扩展到当时应用的镇静剂以外的其他药物,如异丙嗪(Chlorpromazine)、利血平(Reserpine)、眠尔通(Meprobamate)等。实际上波兰等国家早在1930年就已经开始研究Benzheptodiazepines。1955年Sternbach合成了第一个苯二氮卓类药物甲氨二氮卓(Chlordiazepoxide),即利眠宁(Librium),但当时这一化合物被认为是惰性物质而未进行药物试验。1957年意外发现该药具有镇静催眠和抗士的宁作用,并受到了重视,1959年利眠宁首次作为麻醉前用药用于临床。1959年Sternbach合成了效能较利眠宁强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1964年Ducailar等将地西泮用于临床以缓解焦虑等症状。以后地西泮又被用于神经安定镇痛术、麻醉诱导、控制子痫、以及治疗癫痫状态和破伤风。

1961年Bell合成了奥沙西泮(Oxazepam,舒宁)。1971年又发现了效能更强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劳拉西泮(Lorazepam)。1976年瑞士罗氏(Roche)实验室的Fryer和Walser等合成了第一种水溶性苯二氮卓类药物咪达唑仑。咪达唑仑的半衰期短、遗忘作用强、无刺激作用,目前已成为麻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1971年Haefely W Himkelerw提出存在苯二氮卓类受体的设想,1977年丹麦学者Squires和Braestrup以及瑞士学者Moehler和Okada几乎同时发现在动物脑内确实存在苯二氮卓类受体(BZ受体),以后进一步证实在人体内存在并分离出GABA/苯二氮卓类受体复合物,这给药理学家提供了合成并检验新的苯二氮卓类受体激动剂与拮抗剂的途径。此受体的发现也直接导致了1979年合成第一个苯二氮卓类受体特异性拮抗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

苯环己哌啶类静脉全麻药物的基本结构为环己胺,亦称环己类药物。1958年Maddox首先合成了苯环己哌啶(Phencyclidine),并于1959年由Greifenstein FE和Johnstone M引入临床应用,但发现其精神副作用十分明显。环己酰胺(Cyclohexamine)最先于1959年由Lear E进行临床试用,结果表明其镇痛作用较弱、而精神副作用较多。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衍生物,于1962年由Stevens从多达200余种苯环己哌啶衍生物中筛选而得,1964年在密植根州立监狱的志愿者通过实验。1965年Domino和Corssen将其用于临床麻醉并进行了药理学研究,表明其镇痛作用较强,并具有遗忘作用,但给药后可出现类似痴呆症状,呈现出比较独特的 “分离麻醉” 特征。氯胺酮的毒性较低,于1970年开始临床推广以后,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目前仍是临床麻醉广泛应用的静脉麻醉药之一。

丁香酚类衍生物丙泮尼地(普尔安)和羟丁酸钠分别于1956年和1962年相继合成。丙泊酚于1970年由英国ICI公司Glen在研究具有催眠作用的酚类衍生物时首先发现。1977年Kay和Rolly进行了临床研究。由于不溶于水,早期使用的丙泊酚是用16%Cremophor EL(克列莫氟EL,即聚氧乙烯基蓖麻油)作溶剂制成的1%丙泊酚水溶液制剂,但因存在注射疼痛和类过敏毒素反应而未能在临产推广使用。直到1983年生产出以脂肪乳剂为溶剂的得普利麻,丙泊酚才开始正式应用于临床麻醉。由于丙泊酚存在着代谢迅速、高脂溶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等优点,因而迅速被临床医生广泛接受,也使得静脉麻醉的比例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迅速的增加。

甾类(steroids)激素早在1927年就发现具有催眠作用,1934年Selye报告甾类药物具有麻醉作用。但因不能排除激素效应,故未被用于临床麻醉。1955年Laubach等报告一组水溶性甾类化合物,特别是其中的羟孕酮,虽然其麻醉性能较弱,但几乎没有内分泌作用。此药曾一度用于临床麻醉,但因诱导时间长、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而被逐渐淘汰,并于20世纪70年代由另一种较新的甾类静脉药安泰酮所代替。以后对天然与人工合成甾类药物的麻醉作用进行了不间断的研究。

目前已有的甾类麻醉剂包括:

(1)天然药物:孕酮(progestrone)、孕二酮(pregnanedione)、孕烯醇酮(pregnenolone)、异孕烯醇酮(allopregnenolone)、11-酮-孕烯醇酮(11-keto pregnenolone);

(2)人工合成药物:羟孕酮(hydroxydione)、GR21146、阿法多龙(alphadione)、明醇酮(minaxolone)和氨基类固醇(aminosteroid)等。

总的来说,甾类麻醉剂有着治疗指数高、安全范围大、机体清除迅速等优点,但由于存在静脉炎与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麻醉效能相对较低等缺点,因而未能在临床麻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许多静脉麻醉药物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淘汰,如1955年的羟孕二酮(Hydroxydione),1956年的Propanidid,1971年的Alphadolone等。但有一些药物一直使用至今,如硫喷妥钠,美索比妥等。同时也不断研制和推出了新的静脉麻醉药,如丙泊酚,并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静脉麻醉药的发展本身也是一个推陈出新、优胜劣汰的历史。

五、全麻药物发展的现状和展望

尽管全世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安全平稳地实施了手术治疗,但事实上,即使是目前最新的全麻药物,其毒性仍然是相当的高。按照治疗指数(即50%致死剂量与50%有效剂量的比值)进行比较,常规药物的治疗指数均超过数百或数千,而全麻药物的治疗指数一般界于3 ~ 4之间,可见全麻药物的应用本身就具有极高的风险。目前全身麻醉的安全实施只是得益于麻醉工作者的训练有素和丰富经验,包括日益发展的先进监测技术。

虽然目前因全身麻醉直接导致的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已十分少见,但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仍相当常见。并且尽管在并不清楚全麻作用原理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断研制和开发出许多新型的全麻药物,如图1-6所示。但对全麻具体作用机制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得我们难以进一步设计研制出新型的、毒副作用低的特异性全麻药物。进一步提高全身麻醉的安全、舒适和可控性,可能要取决于全麻原理的完全阐明。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目前所指的全麻药物是指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即单一用药就能产生全麻现象或状态的药物。如乙醚、氯仿等药物被明确地称为全麻药物(Anesthetics),而阿片类药物尽管镇痛效应明显、但并不能产生完整意义上的麻醉状态,因而只能称之为镇痛剂(Narcotics)。

但随着对全麻概念和全麻成分的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目前发现全麻是由多种成分所组成,如镇痛、制动、意识消失等,并且推测各种成分应该可由特异或相对特异的药物单独产生(如镇痛、肌松等)。

今后全麻的实施将有可能是通过联合应用全麻成分的各种特异性药物来达到,而到时全麻药物的概念和范畴也将得到进一步修正或拓展,可能用全麻成分药物的名称来替代会显得更为合适,如苯二氮卓类为催眠类麻醉药、阿片类为镇痛类麻醉药、以及以后可能开发出的比较特异的意识类麻醉药和制动类麻醉药等。

来源:药物与用药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