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宁波市4月22日发布了《2018年宁波市居民阅读调查》。调查显示,宁波市成年居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90.3%,数字阅读水平位列全国前茅。本次调查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城乡居民阅读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宁波市居民的阅读现状、阅读需求、阅读行为、阅读趋势,为“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宁波”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进而提升全民阅读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 调查显示,2018年宁波市成年居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90.3%,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5%,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86.0%。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86.0%。 这组数据佐证着一个事实,电子时代、屏幕时代,“电子阅读”的群体超越了“纸质阅读”群体。有人为阅读方式变化而担心:呼吁远离电子产品,回归书香社会。书香社会是值得期待的,但是“电子阅读”也是换一种方式的书香弥漫。 社会是发展的,事物是更新的。对于“电子阅读”,完全没有必要一味排斥,一味抵制。“电子阅读”只不过是载体变化,就像文字使用的载体一直是在变化的一样:起初的时候,文字是写在大地上的,写在石头上的,后来文字写在了竹片上、甲骨上,再后来写到了布匹上,写在了纸张上。而如今不过是“把文字写在了网络上”。汉字始终都是汉字,文章始终都是文章,不管以何种方式存在,其文化属性是没有丢失的。因此,对于“电子阅读”一味排斥,不如坦然接受。 4月23日,江苏沛县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电子阅读推广大会”。作为当地媒体记者我参加了这次会议,当地很多领导也参加了会议,鼓励推广“电子阅读”,鼓励打造“电子阅读时代”,鼓励文化部门迅速融合到“电子阅读出版物”之中,借助新的载体,传播文化知识。笔者所在的沛县融媒体中心也在推广电子阅读屏,将这种文化产品布置到街头巷尾。其实,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当然,目前的“电子阅读”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比如“电子文章”等等还良莠不齐,出现了“浅层阅读”、“低端阅读”的问题。关键在文化部门如何引导,把优秀的文化作品融入到“电子时代”里。总之,“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不是天敌,引导好了,利用好了,“电子阅读”也是“开卷有益”。 不是只有“纸质阅读”才算得上是阅读。 不妨借助数字阅读走高的好形势,让电子世界里也“书香弥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