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人知道的鼻塞辩证的方法,我将免费分享给你,现在,请你花几分钟的时间读一读。 想像一下,你鼻塞了,鼻子不通气,非常难受,睡觉的时候只能用嘴呼吸,你必须尽快找到一个有效的中医方剂,来治疗自己的病症。 然而,当你翻遍《伤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四圣心源》、《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时,你会发现这些古医书中论述鼻塞的文字很少,甚至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的哪?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已经在中国流传了一千多年,难道今天的常见病症鼻塞,古人就没得过……显然……这个说法不符合逻辑。 那么,治鼻塞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哪,古代医家是如何论述、治疗鼻塞病症的哪? 这个困扰我整整3年的问题,最近终于解决了。现在,我将向你详细解释一下。 今之“鼻塞”者,古人不作如此称呼,那么,古人是如何称呼、论述“鼻塞”的哪?答案是,“鼻塞”有两种情况。 《黄帝内经》有文:肺病者,喘咳逆气汗出,肩背痛,尻阴股膝髀腨䯒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1、肺病初起时,肺郁、实,多因偶感风寒,必有喷嚏、流涕等症状,此时若伤风过重,则发喘症,气阻喉闭,不得透泄,壅闷喘急,不可名状。今人不知医理者,感觉“上不来气”,便称之为“鼻塞”。 实际上,肺实、喘证,而“鼻子不通气”者,《神农本草经》中称之为吐吸,即吸气不下达就吐出,喘症之不纳气也,简单点说,就是吸气难。 黄元御的《四圣心源》中,有伤风根原、齁喘根原两章,详细论述了喘症、不纳气的症状、治法。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总论喘证治法”一章,详细论述了喘症、不纳气的症状、治法。 其他医家的著作中,你若有兴趣,也可以检索一下其对喘证的辩证、治法。 2、肺虚,则“少气不能报息”,其中“少气”,也称之为短气,或气短。感觉“难懂”的朋友,请继续阅读。 你可以这样理解:肺主皮毛,司呼吸,若肺气虚,则胸中之宗气多会下陷,令人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今人不知医理者,少气、短气之时,感觉呼吸困难,故也称之为鼻塞。 不同的是,喘证不纳气为吸气难,肺虚“少气”为呼气难。 《四圣心源》中有鼻病根原一章,详细论述了肺虚“少气”而鼻塞的辩证、治法。其中桔梗元参汤、五味石膏汤、黄芩贝母汤,皆用桔梗者,为的就是提升气分,令胸中之大气不因肺气虚而下陷,故能治鼻塞。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升陷汤”一章,专论肺虚“气短不足以息”而鼻塞的辩证、治法。当你用桔梗元参汤治疗鼻塞无效的时候,不妨参考下,酌情采用。 至于《伤寒论》等其他医家的著作,你可以按照“少气”、“短气”、“气短”等关键词,检索一下相关的辩证、治法。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吧?其实,我们现在所说的很多病症,古人早就摸索出了治法。 只不过,由于时间久远,很多病症的名称,已不再是原来的名称了。 所以,你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鼻塞这样普通的病症,古人没得过”。 以上,就是我分享给你的“鼻塞辩证的简单方法”,为了搞清楚它,我花了近3年的时间来摸索,现在,你可以在几分钟内读懂它。望有缘者珍惜! P. S.你若想知道“鼻塞怎么快速通气”,请仔细看看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升陷汤”一章。 Q. P.S.本文的主要理论参考资料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完—— 进入【四圣心源学习社】公众平台,可以更及时地获取有用资讯。若您对本文有什么想法、建议的话,欢迎评论或留言。愿吉祥! 作者【梓金】简介:本人是黄元御的粉丝,四圣心源的爱好者,专注于分享学习四圣心源的心得。喜欢的话,就关注一下我吧! 欢迎转载、分享这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