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头痛?牙痛?心绞痛?穴位止痛显奇效

 昵称15607564 2019-04-24

疼 痛 :

疼痛是很多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除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外的第五大体征。

面对疼痛在详查病因之余,如何有效止痛也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以药物止痛见长,而祖国医学在止痛治痛方面亦颇有建树,如按穴止痛便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疼痛

头痛 

头部被称为“诸阳之会”,是髓海所在,只有经络通畅,气血充足,髓海才能得以滋养,通达顺畅。因此,头痛时经穴疗法的要点便是疏通头部经络,调达髓海。

头痛出现不同位置,可以选择临近穴位作为主要刺激部位。

头顶疼痛或者有紧闷的感觉,可以按揉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交叉处的百会穴进行缓解。

 前额疼痛可以按揉位于两眉中点的印堂穴,并用食指轻轻刮试两侧眉毛进行缓解。

 偏头痛可以按揉眉梢和外眼角中点后方陷处的太阳穴,并且配合拇指弹拨侧头部的主要痛点进行缓解。

 后头部的紧张甚至疼痛,可以用拇指按揉或者用刮痧板刺激风池穴,风池穴位于枕骨下,两条大筋外缘的凹陷处,也可以用刮痧板顺着整个枕骨下缘从上到下轻轻刮试。按揉或者刮拭穴位不拘泥于时间和次数,以疼痛缓解为度,一般刺激10分钟左右。

疼痛

腰背痛

中医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是说腰背疾病或疼痛常选用委中穴予以治疗

此穴位于膝盖后凹陷处正中点的腘窝正中,是足太阳膀胱经要穴,具有舒筋通络止痛的作用。

该穴位自我操作较为不方便。所以在腰痛又没有帮手的情况下怎么办呢?可以选择手三里穴自我按揉,取穴时,需屈肘90度,手掌向胸,在肘横纹下约两指的地方,用拇指按揉有明显的酸痛感,一边按揉一边轻轻活动腰部,两侧穴位交替按揉,直至腰部感觉松弛轻快。

疼痛

牙痛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其实牙痛真是病,及时求医乃是止痛根本,但是有些牙疾即使经过治疗尚有余痛发威,此时除了服用止痛药外,按压穴位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痛。如掐按双手虎口最高点处的合谷穴和耳前方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间凹陷处的下关穴便有止痛效果。

<<向右滑动<<

其理在于手阳明大肠经经脉循行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入上齿中,而合谷、下关分属两条经络,合谷通经止痛,下关又位于牙痛局部,故按压此两穴有缓解牙痛之效。

疼痛

心绞痛

中医说心主血脉,心脏供血不足则会出现心悸、心痛等症状,这时无论是保健还是急救,都可以选择弹拨左侧的极泉穴进行缓解。

极泉穴在腋窝的顶点,与心脏相联系的神经和血管大多从此穿出,弹拨极泉可以把刺激传导到心脏,调整心脏节律和供血

操作时右手拇指放在左臂内侧极泉下约两三指的地方,用力向前纵向弹拨,弹拨时手指下会有条索感,注意弹拨时手指要用力向内勾按,弹拨的速度不要过急,感觉会有明显的酸麻感沿着上肢内侧向下传导,一般操作一两分钟即可。

疼痛

腿痛

人过不惑,关节开始退化,各种病因导致的腿痛开始袭扰人们。

中医在经络缓解腿痛上有3个经典要穴,分别是位于大腿前面,髌骨(膝盖骨)上缘6寸处的伏兔穴;髌骨两侧凹陷处的膝眼穴(左右各2穴),以及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中央凹陷处的解溪穴。

<<向右滑动<<

交替按揉这3处穴位,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伸曲和旋转锻炼,能起到舒筋、活血、镇痛的功效。

疼痛

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根据“通则不痛”的经穴理论,需要通调气血、温经化淤而行经止痛。

而位于人体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居左右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的八髎穴(分别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称“八髎穴”)临近胞宫,是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所。

因此,按揉八髎穴可起到调理胞宫,温经止痛的效果,按揉不便时可以选择艾灸或者刮痧的方式代替,常痛经的患者可以在月经到来前一周就开始刺激,以预防或减轻痛经发生。

文字 | 程氏针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