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市公司如何应对媒体的负面报道

 静思之 2019-04-24

最近因为很多上市公司问到或者交流到同类的话题,怎么应对各种媒体的负面报道,特别是现在自媒体为了吸引流量,胡编乱写,添油加醋,真的让上市公司董秘办和证券部应接不暇。

上市公司的负面新闻可以整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真的,比如公司业绩亏损,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上市公司无法掩盖事实;还有一类,就是不是客观存在,虚假报道,媒体猜测,推论。

负面新闻,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有时候确实是致命的,万一引起市场波动,对公司的形象和融资都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无论如何,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一定要对投资者负责,投资者对于公司及时信息有知情权,如果上市公司欺诈投资者,那就无所谓正负面新闻问题了,就没什么意义了。

上市公司遇到负面新闻,不要紧张,如果公司确有其事,就不该推脱责任,更应该如实告知投资者公司遇到的情况,诚实是危机处理最关键也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会原谅一个人的错误,但不会原谅一个人说谎。

投资者很多时候更愿意看到上市公司对待错误和负面新闻的处理态度,如何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如何尽快改善和解决公司所遇到的困难。

如果遇到的负面报道是捏造,添油加醋,模棱两可的,这样的事情董秘和证代遇到很多,有的董秘说过,媒体很猖狂,先发了采访提纲,上市公司一看内容,就知道来者不善,一般懂的套路的都明白,需要拿钱堵住媒体的嘴,媒体见上市公司还不上钩,可能会再联系一遍,会跟上市公司说,你们真没意见,我就把文章发出来了啊。

一般这样的媒体,发出第一篇文章没有收到保护费,会接着再发第二篇,目的就是再给上市公司一次机会,真的是心里战术,谁先认怂,谁就输,这个关键时刻如果上市公司主动找媒体,媒体就可以判断上市公司对这个负面新闻在乎,你一在乎,说明你有可能愿意为此买单,你不交保护费,媒体会继续写的。

倘若你一点都不在乎,媒体挠一下你,你完全没感觉,媒体自觉没趣,也要不到钱,就懒得理你了。

我们也要理解媒体,他们也要吃饭,需要收入啊,写不出波澜壮阔的文章,那就只能出下三滥手段了,写一些诋毁或者拼凑形的文章,逗一逗上市公司,都觉得上市公司从二级市场圈那么多钱,那么在乎股价,捞一笔也很正常。

从这么多年开接触那么多上市公司,我感觉针对恶意中伤的报道,不是特别致命,而且公司最近没啥资本市场动作,就不用理会,你不理他,无趣,就相互之间没激情了。

如果上市公司近期有可能打算做再融资,形象不能受损,又根本看不上这个媒体,也不愿意付费,那就主动发下公告澄清下,不愿意发公告,那就找大的媒体,比较正式的媒体,发一些正面新闻,最好发一些跟负面新闻不相关的,把转移下投资者的注意力。

俗话说的好,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多媒体就爱找那些有些瑕疵的上市公司,这样的上市公司遇到勒索也很紧张,有时候不得不花钱消灾。

走访那么多上市公司,发现很多公司的通病,平时不在意投资者关系管理。

什么是投资者关系管理,百度里是这么解释的。

投资者关系管(InvestorRelationsManagement,英文缩写为IRM),有时也简称为投资者关系(Investor Relations,英文缩写为IR) 诞生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后期,这一名称包含相当广泛的意义,它既包括上市公司(包括拟上市公司)与股东,债权人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管理,也包括在与投资者沟通过程中,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各类中介机构之间的关系管理。

在中国,很多人称为财经公关。

在西方成熟资本市场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我们国家,投资者关系管理被重视程度还很低,最近几年可能市值维护或者市值管理经常被听到,但是太多公司把做成了股价维护。

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里的角色地位还是很重要的,可以说整个资本市场都是围绕着上市公司在转,一家公司拟上市的时候,券商要参与发行承销,而且承销费用可能要达上亿元,中介机构要参与评估,会计,法律服务,各大机构投资者参与投资。

再到上市公司后期的再融资,又要有资本市场各大机构参与,可以说上市公司的业务,养活了整个资本圈。

上市公司平时维护好各大机构的意义很大,就需要专门的岗位来说,也就是投资者关系管理,不过一般都是董秘和证代来做的。

在招聘网站仔细看了投资者关系管理招聘要求,整理了一下。

1.信息披露是基本功,会写年报,季报,公告。

2.负责公司投资者关系的开发和维护,与股东、潜在投资者、分析师、财经记者进行良好沟通。

3.负责公司投资者关系的开发和维护,与股东、潜在投资者、基金经理,分析师、财经记者进行良好沟通。

3. 分析竞争对手及投融资案例并形成研究分析报告;收集公司业务数据,分析公司财务数据、经营情况等信息。做同行业公司财务数据分析。

4.负责投资者、投行等中介机构的数据库建立,日常维护和管理。

5.做好舆情监控,及时监控公司正负面新闻,做出应对方案。

6.路演,业绩说明会。

我认为还应该增加一条,要会写文章,在公司有利好消息的时候,发布出去,在公司遇到负面报道,可以及时发布新闻做好资本市场沟通。

我发现太多上市公司没有自己会写新闻的,就连简单的新闻稿都写不好,而且平时证券部信息披露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研究写新闻。

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对法律、财务、行业等知识要求较高,国内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国际化问题。随着沪港通的发展、深港通的落地,中国内陆上市公司也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关注,对投资者关系管理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但很多公司还没有做到有效应对。

IRM应着眼于吸引投资者购买并持有公司的股票或债券。在这个意义上,上市公司管理层应具备如下观念:把整个公司当作产品来运营,尊重该产品“消费者”或投资者的现行选择。

投资者关系五大对象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基金经理,买方分析师,卖方分析师,财经媒体和高净资产个人(散户)。

机构投资者一般都有自己的分析师团队,并有着各自不同的投资策略和偏好,对其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专业的资本市场知识和经验,而仅仅运用公关和大众传播的思维方式效果是有限的。财经媒体的作用更多的是影响散户,所以重要程度排在买方和卖方之后。

虽然个人投资者被排在最后一位,个人投资者的财力没有机构那么强,可是中国股市里个人投资者要占70%,有很多上市公司盘子很小,大的机构不太好买,稍微一用力,就没有流通性了。

也有上市公司不为没有机构投资者发愁,反而为个人投资者太少而发愁,为什么呢?

因为董秘在跟基金公司等大的机构沟通时,机构因为觉得他们公司散户太少,机构买进去流通性太差,所以不敢买。

怎么样把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个产品很好的卖给投资者,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做好各个方面工作,非常不简单,相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标的的丰富,资本市场越来越规范,投资者关系管理岗位也会越来越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