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有八苦,到底是哪“八苦”?最后一个经常被搞错

 静水深流JSSL 2019-04-24

人生有八苦,那么究竟是哪“八苦”呢?有人说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看来这是被所谓的“心灵培训大师”忽悠了,基本意思差不多,但是准确的解释不完全是这样。人生有八苦,按佛教中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下面我们一一来说明如下:

1、生苦。

人类是属于高级智慧生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娘胎里面生出来的,母亲要承受十月怀胎之苦,而我们自己被“关”在娘胎里,也是十分“憋屈”,等到终于有一天要呱呱坠地的时候,这番过程又是如此的惊心动魄,就好像是前面有两座大山,自己和母亲需要配合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这是人生对我们的第一大考验。这样的痛苦,是无法用语言说尽的。

2、老苦。

随着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的时间不断推进,慢慢的我们从小长大,又慢慢变老,年轻时不觉得,年老了眼睛花了,看不清东西,耳朵背了,听不清声音,牙齿不行了,嚼不烂食物,腿脚不灵活了,行动开始不便,身体的抵抗力一年不如一年,大大小小的疾病接踵而至,这样的苦,能说得到尽头吗?

3、病苦。

无论年纪大小,生病都不是某一个人的专利,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它都非常“公平”,“好汉只怕病来磨”,就算是身材再高大魁梧的壮汉,一旦生病了,要吃吃不下,要睡睡不着,有力气也使不出来,只觉得从头到脚种种的难过。不要说是什么重大疾病,就是小小的普通感冒,都能让你浑身难受,提不起任何精神来。

4、死苦。

自古以来,虽然流传着逍遥的“神仙”,据说他们能够长生不老,当然也可以不死,可是这毕竟是传说,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不会例外,人死的时候,千奇百怪,有出车祸的,疾病的,自杀的,跳楼的等等,没有一种是不痛苦的。

5、爱别离苦。

每个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各种各样的关系,尤其是自己的家人,作为父子,夫妻,兄弟,姐妹,这种亲情关系最难割舍,可是因为种种因缘,迫使彼此不能在一起,到最后分开的时候伤心欲绝,内心十分痛苦,却也无可奈何。

6、怨憎会苦。

有了爱,就必然有它的对立面,怨恨。可能你没有害人之心,可是偏偏却有人来故意挑衅你,引发事端,伤害你的健康,名誉,家人,财产等,自己怎么躲也躲不开,这不得不让我们心生怨恨,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

7、求不得苦。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的追逐着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学业,事业,名望,财富,权力,甚至于平安,幸福,健康等,但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这么多,总会有自己得不到的,我们屡试屡败,最终被弄得头破血流,可是还是无法如愿以偿。不由得心生感叹,抱怨起命运的不公。

8、五阴炽盛苦。

这个是很多人都弄错的,就像开头说的,很多人以为是“放不下”,其实是一种误解。在佛教中,五阴,也叫做五蕴。这才是所有苦难中的根本。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种苦,所以才生出前面的七种苦来。

五阴就是指:色、受、想、行、识。色是广义的,可以指我们的身体或者一切有形的见得到的东西。受,就是感受,比如快乐,痛苦,忧愁等。想,就是指人的心念,念头,或者说妄想。行,指的是人的念头不停的转动,从来都没有停止的时候。识,就是自己的认识,对事物所产生的种种分别。

正是有了这“五阴”的作用,使得人迷惑,颠倒,从而造出种种的业来,产生了无穷尽的烦恼,“贪嗔痴慢疑”就这样产生了,就这样由于“业力”的作用,我们便随业流转,无穷无尽的轮回在六道之中,不能解脱了。

所以人生的这“八苦”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循环相续的,永远都没有停止的时候,想要真正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就需要依靠我们的智慧,放下一切执着,去除一切妄念,佛陀证悟之后感叹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徳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也就是说人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只是被妄想和执着遮蔽了内心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