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城记忆 | 圣诞节,探秘上海唯一的中式教堂

 街心舞苑 2019-04-24

铃儿叮叮当

圣诞钟声响

翻翻老照片

看看鸿德堂

圣诞节又来临啦!一直关注我们公众号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每年这时候我们都会和大家聊聊教堂,今年也不例外噢!

猜猜看,这回又是哪座呢?

佘山天主堂?

董家渡天主堂?

沐恩堂?

NO!NO!NO!统统没猜对。

今年,我们不走寻常路,为大家介绍一座与众不同的教堂!

先瞧她的Style!

再看她的Face!

你没看错,这也是教堂。她就是上海现存唯一的中国殿宇式基督教堂——鸿德堂

鸿德堂,1928年落成,位于今虹口区多伦路59号。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局部处理体现中西合璧。

鸿德堂前身是思娄堂,即美国北长老会的第一座教堂,位于今北京东路一带。20世纪初,美国差会将虹口作为传教中心,1920年代思娄堂北迁重建,成为美国北长老会的传教中心。

北迁后,教堂由思娄堂更名为“鸿德堂”,以纪念1923年去世的费启鸿(George·F·Fitch,1845-1923)牧师。费牧师是著名传教士、美华书馆负责人,对上海基督教的传播和相关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为建造鸿德堂奔走多年,呕心沥血,虽未能亲自主持建堂,但依然被视为鸿德堂最重要的开创者。

费启鸿与太太,郎才女貌,同意的举手!

鸿德堂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Style,重檐式大屋顶。教堂主楼坐南朝北,砖混结构,外墙青砖砌筑,屋顶覆盖青瓦。平面呈长方形,底层设大厅,平面形制采用巴西利卡式,即西式教堂的平面模式。二层为礼拜大厅,主楼建筑面积为700多平方米。

鸿德堂老照片。注意!钟楼的“帽子”还没影儿呢。

教堂北立面中轴入口处有方形钟楼,钟楼顶部为楼阁式,覆盖重檐四方攒尖大屋顶,外墙亦以青砖砌成,并有仿木构架的红色水泥圆柱,檐下绘重彩画。室内中厅、侧廊采用券柱,部分门洞口采用半圆券。

鸿德堂较周边建筑高出许多,外观三层,第四层为钟楼,但内部其实是两层空间,只是因上层中厅高出两边侧廊,才使得外观看似三层。这也是中国传统小体量建筑适应西式宗教空间的一次成功尝试。

是寺庙?还是教堂?

教堂正中间钟楼高起,两侧较低。房屋外墙青砖圆柱,虽将混凝土柱模仿中国传统寺庙涂成暗红色,却又以双柱形式出现。这种双柱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最常用的夸张立面尺度的手法,将中国的立柱样式和色彩,与西方建筑立柱的组合方式和尺度糅合在一起,这是一次典型的建筑构件上的中西融合。

1929年,鲍咸昌长老(商务印书馆创始人之一)追思会在鸿德堂举行

屋顶与墙体间以斗拱相接,中西建筑风格的融合相当成熟。该堂外部形象虽采用体量较小的中国传统殿宇风格,但却有着西式教堂高耸的内部空间,使得建筑室内外空间发生变异,从而协调了中西两种建筑体系对空间的不同理解。

斗拱配教堂,跨界混搭风!

为什么在上海近代百年历史长河中,会有鸿德堂这种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样式的教堂?这还得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思想变迁趋势说起。

20世纪初以后,在中国发生了持续二十余年的,被称之为“本色运动”的基督教运动。所谓“本色运动”,就是基督教会中国化(本土化)运动。早期,来华的传教士大多奉其母国的差会之命来华开展活动,在华的外国教会和教堂与其母国差会保持从属关系,并受其领导。随着在华传教士势力的发展和中国基督教的成长,中国基督教迫切要求摆脱差会的控制,建立独立的教会系统。而鸿德堂就是这种思潮在教堂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另一方面,教堂建筑在近代上海的地域性演进过程中,本身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与本土建筑样式的融合,只是鸿德堂以最大胆的方式表达了这种中西融合的探索。思娄堂迁建虹口时,该堂主持牧师陈金镛积极提倡中国基督教自立自养,提议改变教堂建筑的传统风格。与此同时,由于大批留学的中国建筑师回国,在建筑领域中提出“建筑民族化”。于是,鸿德堂作为典型,最终特立独行的选择了传统的中国殿宇式建筑样式。

鸿德堂独特的建筑样式,不仅是上海近代建筑难得一见的Style,也是帮助我们了解上海近代城市与建筑发展历程的重要研究样本。同时,这种建筑样式对研究近代中西文化融合,海派建筑文化精神内核与演变动力,同样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