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马上就要到了,假日期间,收费公路将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利用假期自驾出游的无锡游客有了新的“打卡”目的地,它既不是景区也不是街区,而是在沪宁高速路上那些升级版的服务区。 在传统印象里,高速服务区只是旅途歇脚的地方,提供最基本的吃、憩功能。如今,无锡周边的一些高速服务区经过旅游化改造,越来越像景点,不仅功能更为强大,还成为游客休憩消费的好去处。 芳茂山服务区,把“恐龙园”搬进高速路 近日,在去常州的G42沪宁高速路上,长长的车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原来这些车子都是要去芳茂山服务区的。因为,这座服务区有些特别,是一座恐龙主题体验化服务区,它通过空间环艺、光影科技、互动游乐及沉浸式体验等形式将恐龙主题文化融入购物、餐饮、娱乐等各种经营业态,成为G42沪宁高速上的“网红”服务区。不少经过此地的游客纷纷驻足体验、拍照“打卡”。无锡市民陈先生表示,开车本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到了这个服务区能舒缓一下压力。 记者在入口之处就看到了一群形象俏皮的小恐龙雕像,车辆缓缓驶入服务区,恐龙世界的大门就映入眼帘,连停车位提示牌也请“恐龙”担当。振翅欲飞的翼龙、惟妙惟肖的三角龙、高大林立的灌木装饰,随处可见的恐龙元素和史前环境令人目不暇接,仿佛从现代社会回到神秘的侏罗纪。 “听说这里有个恐龙主题服务区,我们特意进来看看。”陈先生说,本来不准备在服务区停留的,不知不觉,中午已在这里溜达了1个多小时,恐龙文化主题令人耳目一新,各种餐食琳琅满目,还有很多体验项目,像在景区游玩一样,这种模式特别好。 龙控集团相关负责人说,为了突破传统服务区“客流和辐射区域缺乏互动”的局限,芳茂山服务区在改造之初便以“恐龙主题、文化体验”为总体立意,景观建筑与恐龙形象、商业装修与主题包装、体验内容与地域文化均相互呼应,同时满足了顾客“吃、喝、玩、乐、购、憩”的多重需求。服务区里里外外一共有84只恐龙,服务区所售卖的各类商品,都结合了恐龙的元素。与传统的“泡面+开水”的服务区相比,改建后的芳茂山服务区通过全新创意将恐龙文化、地域特色、环境艺术等叠加在服务区内,而且整体更具科技感,此外,一些配套设施也进行了更具人性化的改造,颠覆了人们对老式服务区的认知。 据了解,作为龙控集团拥抱交通、实现“旅游+”融合化发展的开山之作,芳茂山服务区通过整体化主题体验策划,将恐龙主题文化融入多种经营业态之中,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成为“高速交通”与“主题游憩型商业”融合新模式下的典型案例,有望引领高速公路体验消费时代潮流。上述负责人介绍,服务区整体改造于2018年5月10日破土动工,2018年底试营业,今年春节前正式开业。春节期间,芳茂山服务区入区车辆超11万辆,接待旅客50余万人次,服务区的平均停留时间达到30分钟,同比增长50%。 梅村服务区,从“路边店”到温馨驿站 清明假期,全国高速公路十大繁忙服务区中,除了常州市芳茂山服务区,排在前列的还有无锡市梅村服务区。 在梅村服务区,王策和妻子坐在24小时咖啡馆里喝咖啡。他们说,途经这里停车休息,发现梅村服务区现在变得“高大上”了,新增了许多品牌店,环境也舒适,反正不急着赶路,就多歇会儿,逛逛再走。有类似想法的人还不少,服务区里的超市、陶瓷城、金店,都有顾客在选购,几个小朋友则在儿童游乐区里玩得不亦乐乎。 区别于芳茂山服务区采用的“平台+拓展”模式,梅村服务区则是采用了“外包+监管”的模式,即借用租赁方资金完成服务区升级改造并收取租赁收入,并成为沪宁高速江苏段6大服务区中率先转型的一个。2016年11月,浙江嘉兴的凯通公司以6年2.8亿元租金及1亿元改造装修预算中标。仅用188天,2万平方米的新梅村综合体重新开业,提供停车、加油、餐饮、购物、休闲、汽修、苏通卡充值、充电桩、LNG加气站等多种服务功能,30余个知名品牌进驻。 经过半年多的边运营、边改造,崭新的梅村服务区于2017年11月正式亮相,从功能单一的“路边店”到现代化的温馨驿站,对于升级后的新梅村,不仅驾乘人员不吝夸赞,业内人士也大感兴趣,山东、湖南、贵州等地的交通同行纷纷前来参观取经。 与社会满意度一并提升的,是服务区的经济效益。2018年,年4700万元的租金收入加上自营加油利润,梅村服务区净利润超过1亿元。 “服务区+旅游”,让游客停下来再出发 古有驿站,今有服务区。随着全域文化旅游的大幕拉开,高速公路上巨大的车流量和过往服务区的密集客流,让地方政府和服务区业主们看到巨大的商机,给来来往往的车和人补给、歇脚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正悄无声息地发生裂变。 全长258公里的沪宁高速江苏段,自东向西沿线设有阳澄湖、梅村、芳茂山等6大服务区。美观实用的服务区是驾乘人员旅途休憩的驿站,但是经过多年不间断运行,在常年大客流量的考验下,服务区渐显“老态”。特别是与当下出行者高品质、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相比,服务区显示出经营业态单一、餐饮模式简单、商业布局陈旧、经济效益欠佳等不足。“过去,公众对服务区的需求就是休息、如厕、简单餐饮和便利店这类刚需配套;如今,公众对服务区的需求层次提高,倒逼着我们必须更新升级服务。”宁沪经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高速公路服务区从单纯的交通功能,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综合功能转型,实现着“服务区+旅游”的效益倍增。芳茂山服务区和梅村服务区只是一个缩影。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综合法规处陈劲松表示:“从京沪线上的仪征服务区到沪宁线上的梅村服务区、宁杭线上的东庐山服务区,再到芳茂山,旅游功能正在逐步深入地植入旅途,我们与交通部门共同商议策划,坚持多种经营共存、交通和旅游功能共享,同时也强调因地制宜,切忌千篇一律。”如东庐山服务区就结合观景增设了房车露营功能,而未来还将有阳澄湖服务区、瘦西湖服务区等与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紧密结合的样板陆续面世,让游客在江苏停下来再出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