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肾结石(下针太溪+猪苓汤),痉病(脑膜炎,抽筋角弓反张不能语瞪眼,刚痉、柔痉、无菌,原因发汗太多血液中水分丧失、或下),疮家不发汗,瓜蒌桂枝汤(柔痉有汗),葛根汤(刚痉无汗),控涎丹(清肺痰羊水),白术黄连知母粉(外伤),大承气汤(无菌性脑膜炎,胸满咬牙),麻黄汤(还魂汤,昏迷不醒)。” 华佗 01 — 第二章 痉湿暍病脉证治法 痉:脑膜炎;湿:风湿;暍yē,中暑。 腰痛:下针委中、阴谷,膀胱经痛即去,但还有一点腰痛,胃有肾结石,太溪至复溜压痛处下针+猪苓汤治疗。 02 — 条辨一: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脑膜炎,有两种,刚痉和柔痉,常见于小孩子。发热无汗恶寒属太阳伤寒。出现抽筋、角弓反张等,无汗为刚痉,有汗为柔痉。 03 — 条辨二:太阳病,发热,脉沉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太阳病为脉浮,有汗桂枝汤,项背强几几葛根汤,脉浮紧恶寒身痛无汗为麻黄汤。 痉病,桂枝、葛根、麻黄治不了。脉沉为病往里走。 04 — 条辨三: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痉病的来源:太阳病发汗太多,津液丧失,血液水分不够,温度上升。 发汗剂中有生姜、红枣、炙甘草,津液就会补回来,不会发生因津液丧失而得痉病。 05 — 条辨四:夫风病,下之则痉,后发汗,必拘急。 风邪为外来病,攻下(包括利尿),病人津液会变少,例如大小承气汤攻下,会造成抽筋、痉病。 06 — 条辨五:疮家,随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身上有脓疡、伤口,一般不发汗,汗出则痉。 头上生疖子,不发汗。 青春痘可发汗。 疮家本身血虚,治疗疮家会用到当归。 血虚者发汗,会更虚,出现抽筋。 07 — 条辨六: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其脉如蛇。 脑膜炎(痉病):病毒入脑,抽筋,角弓反张(身体向后反弯过去),嘴巴不能讲话,眼睛瞪大。 手摸:有汗,用瓜蒌桂枝汤。无汗,葛根汤(发汗不会脉如蛇)。 葛根汤:偏于阳明的太阳病,最常见是小孩子顽皮,大热天,到处跑,汗流太多得到感冒。葛根汤既能去病,又能补津液。 08 — 条辨七: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夫痉脉,按之如弦,直上直下。 津液来自肠胃,抵抗力即胃气。若脑膜炎病往脑部跑,则人体本能抵抗力——肠胃津液会跟往脑部抵抗,肠子里会空掉。 肠胃为免疫系统,肠胃好的人,不会生病。 突然腹部胀大,但不是肝癌那种肿鼓很大,是津液回头到腹中,战胜病邪归来,愈。 小孩子痉病(脑膜炎),角弓反张,会形如下图,且肚子凹下去(津液上脑)。服用葛根汤,凹陷的肚子会回来,胃气恢复。 两种痉病:
痉病直上直下,速度快,从下焦到中焦到上焦再到头部,故脉速度迅捷、刚强。 09 — 条辨八:痉病有灸疮,难治。 难治而非不治。 可外用药和内服药结合。
10 — 条辨九: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瓜蒌桂枝汤主之。 瓜蒌桂枝汤方 瓜蒌根二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用量把两换成钱即可) 太阳病,证有恶风、发热等,项背强硬,脉本应该浮紧,实际脉沉迟,为痉病,用瓜蒌桂枝汤。 瓜蒌:即瓜蒌根,又名天花粉,生津止渴,可用于糖尿病配合其他药生津。 瓜蒌实,用于心脏病,胸痞。 血液中,25%为血,75%为水,一直出汗,则血中津液丧失,会发热、抽筋,即痉病。 瓜蒌桂枝汤:专门用于治疗有汗的脑膜炎(痉病,柔痉)。 瓜蒌桂枝汤:桂枝汤+瓜蒌根2钱。
11 — 条辨十: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气上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炙甘草、芍药各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三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刚痉,无汗,比柔痉严重。 太阳病,无汗,小便反少。汗尿同源,一般正常人,运动流汗则小便少。有的人在冷的地方和时节出生,天生毛孔很密实,汗很少出,用发汗的药时小便多而不出汗,也能解表。 毛孔封闭,无汗,小便又少,代表热闷在里面,高热,产生刚痉。热往上冲,当场讲不出话来,口噤。 欲作刚痉、已经发生刚痉,处方都是葛根汤。 一运动流汗,马上昏倒的人,原因是汗没有透发,里面太热,用葛根汤。 剂量:葛根4钱,麻黄3钱,桂枝芍药各2钱。 麻黄汤,又名还魂汤,可用于小朋友昏迷、不省人事,也可用于很少出汗、常常怕冷,加上晚上夜尿多的孩子。 同样夜尿,但脖子硬,项强,用葛根汤。 先煮麻黄、葛根,若要一次煮,可减少麻黄、葛根剂量,比例为麻黄2、桂枝3。 葛根可升提津液,再随桂枝到肌肉里,麻黄把毛孔打开而汗解。瓜蒌根的作用是生津液。 葛根汤后不需要啜粥,但也不要吃肉类,胃气刚刚恢复不消化,停在肠胃中即中毒。 葛根汤用于:脑膜炎、温病(小孩感冒发烧喉咙痛,运动太多津液发散过多引起的感冒)。 12 — 条辨十一: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xiè)齿,可与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朴,取五升,去滓,内大黄,煮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利,余勿服。 治疗痉病(脑膜炎)共3个处方:
胸满,不能讲话,背挺起来,角弓反张,不能卧席,嘴巴咬紧。 原方剂量:厚朴5钱,枳实5钱,大黄4钱,芒硝3钱。临床上朴、枳实量小于大黄、芒硝,取其迅捷。临床剂量:厚朴2钱,枳实2钱,大黄3钱,芒硝1-2钱。 枳实:形状如心室,入心同时入小肠。 厚朴:为树皮弯曲状,似肠,能宽肠,让肠气打开,刺激产生津液。 仅大黄、芒硝可把大便攻出来,但会腹痛,只有加入厚朴、枳实,攻出来的大便才是软的,不会腹痛。 厚朴、枳实、大黄,3碗煮1碗,芒硝放入化开冲服,可煮一二沸可不煮,化开即可,生用取迅捷。大便出来则停服,否则下利清谷。 大承气汤证:高热,但热不寒,捻衣摸床,弃衣而走,登高而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