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知笔法先知笔】(四)隋与争锋之智永千文

 北斗书斋 2019-04-24

启明按:为什么说智永写千字文用的毛笔要比王羲之的软?这种软为智永的字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线条的骨与肉有着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和制笔工艺又有何种关联?加健又有何奥秘?欢迎您带着这些疑问看完这篇文章。

兰亭序纵24.5cm,每行写了12个字左右,智永千字文29.3cm,每行写十个字,综合考虑千字文两字之间固定留出字距及规矩的天花板和地板的宽度,千字文的字径应不大于兰亭序。然而千字文给人的感觉要肥厚很多。

上为兰亭序字,下为千字文字。

也就是说在同样尺幅的空间内,写千字文的笔下按的深度更深,写出来的线条更为粗壮。

上回讲到兰亭序的笔兔毫含量比较高,深按会开叉,而写千字文的笔能按得更深,说明千字文笔比兰亭笔硬度有所下降,能够更好地铺毫。从制笔材料的角度去推测,千字文笔可能是降低了兔毫的含量而加入了更多的狼毫达到了软化笔头的效果。另一方面,千字文笔应该有更大的蓄墨量,才能支持连续书写粗壮饱满的线条,而增加畜墨量同样需要软性材料的加入。

我们来聊聊线条的骨与肉的关系以及与制笔工艺的关联性。

先看看现存最早的墨本真迹《伯远帖》:

伯远帖第一行开篇两个字其实看起来还是很有肉的,线条圆润饱满。

但是这种肉感应该不是笔的软性材料带来的,而应该是刚刚蘸墨,墨的流量较大导致的,往后看就发现伯远笔应该是非常硬的,书写效果偏瘦劲硬挺,少圆厚。

就算按到这个深度,也是感觉骨多肉少,笔的硬度较大导致用笔以露锋侧锋为主,说明伯远笔硬度较高,不含或很少含狼毫或其他软性材料。

个人臆断千字文笔是通过兔狼两种毛料的拼配实现了更好的铺毫效果。

但凡两种毛料拼配,并不像往酒里兑水或往水里兑酒那么简单,两种弹性不同的毛料能轻易融合出一个弹性平均值。一般来说,我们把较硬的称为健毛(原作中此处的“健“字写作“键“,因为键字并没有“强有力“的意思,所以启明在此将“键“改为“健“,下同。——启明注)。

由晋至宋,随着书法字径的逐渐扩大,兔毫也逐渐从主毫退位为健毛,笔越做越软,字越写越大。笔软下来后铺毫更为容易导致入笔的动作简化,笔尖更加细腻可控导致起收的形态都越来越标准。

目前兔毫,尤其是锋颖好的兔尖仍是高档的加健材料,近年来价格涨了数倍。

传统制笔常用的加健材料主要是兔毫、猪鬓、羊须。

兔毫直且锐,但价高。猪鬓无颖且易卷曲,价低廉,一般要远离笔尖,用于腰以上位置。

羊须有有颖的和无颖的,均可用于加健,有颖的可给小笔加健,无颖的可给大笔加健。不论是否有颖,皆能单独制作纯料羊须笔。羊须的价格并不高,但是选出有颖的毛料做成纯羊须笔却非易事。从文献上看,古人有做过,近现代不多见。

狼与羊弹性差别并不大,如拼配使用比例非常灵活,七狼三羊,五狼五羊都比较常见。狼与羊都是主毫,狼毫作为健毛意义不大。现在不少人还有狼毫为硬毫的认识,大抵与市面上狼毫笔加健过多有关。市售狼毫笔多以化纤或兔毫在中间做柱,外披狼毫,健毛多则弹性大,与狼本身无关。

两种毛料拼配,健毛为骨,主毫为肉,如果健毛太多则肉不包骨,主毫跟不上健毛运行的速度,写出的线条扁薄,易出圭角,甚至很难保持中锋行笔,转个弯一不留神就变偏锋。如果健毛太少则达不到提高弹性使笔力直透笔尖的效果。最高级的加健就是加完感觉是支纯料笔,笔铺毫过程中弹性增加线性自然。能加健加到这个境界的寥寥。

这里自创一个概念:”健坡”。所谓健坡是指笔按到一定深度后健毛突然介入,笔的弹性陡然增大的情况。制笔者经常会说:”我们加健不上尖的,我们是很专业的。”加健不上尖并不难,无非是健毛的前端与笔尖保持一段距离。有些制笔者做出健坡是故意的,就是告诉你用笔尖就行了,别往下按了,这种散卓笔的制法实现了类似缠纸笔的效果。限制了铺毫的深度。还有一种情况是制笔者加健工艺不精,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消灭这个坡。书者如果在健坡附近提按,特别不舒服,笔一下软了一下硬了,写得很不自在。

对第四部分隋与争锋做一个总结:

从隋代留下的墨迹和摹本来看,隋代制笔选颖工艺已经达到完美的境界,制作出的笔尖可以写出纤毫毕现的效果,这将笔法向标准化的方向又推进了一大步。通过软性毛料的加入消减兔毫硬度的制笔工艺已经出现,笔向着刚柔相济的方向在逐步演进。

由于笔尖的硬度依然较大,入笔和出锋的动作仍然较为复杂,写出来的形态也非常有装饰性,这是特定工具条件下的结果,并非用笔的必然要求。随着后世毛笔弹性的进一步下降,用笔动作必然被简化,书写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从传世的书迹来看,笔法已经在书家的大脑里成型,但由于工具的可控性略差,书写效果还与心中之法有些许差距,因此在临摹过程中需要分析临摹,如果将原帖的每一个细节都视为法度恐怕会走火入魔。

随着工具的进一步进化,唐人尚法的格局终于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