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颠覆大众认知,《孙子兵法》讲的是以强欺弱,以多胜少

 FCFDSDOV 2019-04-24

今天你更博学了吗?

孙子兵法:颠覆大众认知,《孙子兵法》讲的是以强欺弱,以多胜少

拆本书课堂今天继续开讲,为你解读《孙子兵法》

老实说,《孙子兵法》这书已经被很多人都分析烂了,但其实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孙子兵法》,听这书名,你也会觉得是带兵打仗的方法论。表面上确实这样,但其实还真不是。《孙子兵法》首先是一本介乎政治与军事之间的书籍;其次,它是一本能用来指导工作、学习、事务甚至是人生的书籍。

在军事和政治上,《孙子兵法》其实和大多数人认知是不同的,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以大欺小

也许有人就会反驳:不对吧,孙子兵法,不就是告诉我们打仗要用计谋,要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吗?其实真不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这样的兵法看似牛逼,其实是最下乘的兵法。孙子兵法是最上乘的兵法,讲究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有倚强凌弱,以多打少

不要急着反驳,听我慢慢说。

孙子兵法:颠覆大众认知,《孙子兵法》讲的是以强欺弱,以多胜少

以少量的兵力,战胜强大的敌人,看起来很牛很爽,而在历史上也不乏其人,很多有这样战绩的将军,甚至被称为战神,这些人善用奇兵巧技,多出险招怪招……

但这些战术,绝大多数都是战术层面的,都是一场局部战争的胜利,没有涉及战争的根本。涉及战略层面的分析,才是涉及战争的根本。

真正到了战略层面,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以多打少,资源多得压服资源少的

在《孙子兵法》开篇第一章“计篇”中,就说的很清楚: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大概这么多条,都是涉及到战略层面的要素。分析这些要素,就能在一场战争没有开始之前,计算出这场战争最后的成败。

所以,“计”是计算的计,而不是奇谋巧计的计。

孙子兵法:颠覆大众认知,《孙子兵法》讲的是以强欺弱,以多胜少

战争,表面上是一节体育课,其实在底子上就是一节数学课,每个要素都要数字量化。而第一个进行这个量化分析的,那就是孙武,《孙子兵法》也就是触摸到战略底层规律的好书。

打个比方,《孙子兵法》告诉将军和皇帝们,要使劲的吃,不要瞎折腾,要先吃成一个胖子,然后等,少犯错,最后趁着别人生病、睡觉的时候,给他一棒槌,一招要了敌人的命。这样你就胜利了。

这听起来很腹黑,但确实就是《孙子兵法》的王道,按就是:先求不败,然后求胜!

就比如说大汉朝对战匈奴,刚开始,大汉朝是打不过的,而刘邦被困白登山,还吃了一个大亏。这时候汉朝的策略就是:既然打不过,那就不打了,不打,就不会输。

所以,大汉朝连续几代皇帝就拼命吃、拼命长,等到汉武帝时期,也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这时候匈奴的势力在减弱,那战力也就倒换过来了,汉武帝一举打垮匈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