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义猴事

 我读吴敏树 2019-04-25

邑子阮生,言其里有弄猴者,年老无子,以猴为生。猴脱锁逃,弄猴者哭而追之,猴闻其呼,止蹲他道上。弄猴者向之曰:“我用汝以活我,汝走,我必不活,不如遂死。”将跃入水,猴啼来抱之,自是益爱猴,不复加锁,弄之又十余年。稍积钱,自办棺敛物,余钱数贯埋床下。

弄猴者有一女,早嫁,族人无近亲。一夕,弄猴者暴疾死,人莫知。侵晨,猴掩户出,走至其女家,伏地号。女觉其异,随来。猴举钥奉女,开笼取衣,抓土出钱,女乃集族人敛埋其父。棺将盖,猴跃入棺中,伏尸足旁,叱驱之不动,众异之,即谓猴曰:“汝岂欲从汝主人死耶?果欲从者,可起向汝主灵位前作礼拜。”猴如言起三拜,号,复跃入棺,遂以殉。

吴子闻而异其事,且论曰:“圣贤言人之性善,异于禽兽,则禽兽之性,宜其不能善也。而时有善者,且有大善。”杂书言诸物类以名义者不一,此何以然哉?有人而近禽兽者,有禽兽而近人者。禽兽而人其能必专独以至如猴之殉其主,其与忠臣烈女之行何异?嗟乎!忠臣烈女之行,闻者皆为之感涕也。况乎禽兽之于人而有若是者乎?书猴之事将以感于人也。

                     今译

我们县里有个姓阮的,说他们那里有个耍猴的人,年老无子,以耍猴为生。猴挣脱了锁链逃走,耍猴的人哭着去追赶,猴闻听到主人的呼喊,就不跑了,蹲在另一条道上。耍猴的人向猴子说:“我用耍你的办法来养活我,你走了,我一定活不下去,不如就死了算了。”耍猴人将要跃入水中,猴子啼叫着跑来抱住他,从此耍猴者更加爱猴,不再给它戴锁,就这样又耍了十几年。稍微积了点钱,耍猴人自备了棺材敛物,剩余的数贯钱就埋在床下。

耍猴人有一女,早年出嫁,族人中没有近亲。一天傍晚,耍猴人突然病死了,没人知道。刚刚天亮,猴就关了门出去,走到耍猴人女儿家,伏在地上号哭。耍猴人女儿觉得它不同寻常,跟随着它来到娘家。猴自举着钥匙送给她,又打开箱笼取衣,刨开土取出钱,耍猴人女儿才知道父亲死了,就召集族人来敛埋她的父亲。棺材将要盖上的时候,猴子跃入棺材中,伏在尸体的脚旁,别人叱责它驱赶它都不动,大家就觉得奇怪,有人就对猴子说:“你难道想跟着你的主人去死吗?如果想要跟着你的主人走,可以起来向你的主人灵位前作礼拜。”猴子就听了话起来三拜,号哭,再次跃入棺材,于是以身殉死。

我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实在是奇异,并且议论说:“圣贤说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不同于禽兽,那么禽兽的本性,那就是不善良。然而禽兽不时也有善良的,并且有大善的。”杂书上说的各种各类的物与名义实际不是一致的,这是什么缘故呢?有人的人性近于禽兽,有的禽兽的性格却接近人。禽兽一旦具有人性,它就能一定专断独行以至像猴子为它主人殉葬一样,它与忠臣烈女的行为有什么不同?唉!忠臣烈女的行为,听到的人都为他们感激涕零。何况禽兽对于人而有像猴子这样的?写猴子殉主的事将要用来感动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