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面前,再高贵的头颅都会低下, 中间区别只不过在于,有的低得幅度比较小,有的低得幅度比较大; 有的还能保持清醒,会知道最后需要的是什么, 而有许多人却已经丧失掉开始的初心。 1,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少年柳永从家乡出发,到达杭州的时候,正是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好时节。 脱离了严父,躲避了慈母,那种快乐的感觉,就像放开了缰绳的小马犊儿。 所谓青春正年少,白马啸春风,不久,便被乱花渐迷了双眼。 当时的柳三变改变了主意,他要先留下来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至于参加科举考试,还是以后再说吧。 春雨潇潇落,漫天灰尘在马蹄下变成了烦人的泥泞。 然而这些小渣滓又有些什么呢? 只要看一看满眼绚烂的杏桃花树,闻一闻扑面而来的各色花香,看水面波纹像竹席慢慢展开,从岸边一层推一层。 再看看从身边车驾,车驾上那些顺风吹来的阵阵香气,少年的心思开始呯呯作响。 就在此时,他前去拜访父亲的同僚,当时的杭州知州孙何,并呈所写《望海潮 东南形胜》:
此词一出,便惊艳整个杭州城,人人争相传唱,令少年郎柳三变声名大振。 相传后来金国国主完颜亮,正是因为听唱这首名词之后,被“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所吸引,顿时心生南下之心。 然而,这些,都显得不那么重要。 对于少年郎柳三变来说,固然三吴古都,十万人家,那么繁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般清嘉。即便云树绕堤,怒涛卷雪;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也不过是眼前景色而已。 诱惑少年郎的心,为之寸步难行,但最主要的,还是那些嬉水划舟,拔戏莲叶,人面胜花的的娇娃啊! 这一呆,不是一二年,而是至少六年;杭州、苏州、扬州,江山如画,不可空遗万古闲愁,必须大把浪一浪这些青春年华。 该渣时渣,该浪时浪,该渣该浪之后呢? 必须面对迎头而来的现实,进京科举! 不知道曾经的少年郎,如今的青年柳三变,在离开江淮一带之时,是否会回首一望:他这一生最无忧无虑的时光,离他渐行渐远矣。 2,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008年的大宋京都,因为承平已久,到处一片繁华气象。 国君都耐不住寂寂深宫,甚至偷偷地从皇宫跑出来,召妓听歌,观舞,玩儿的不亦乐乎。 青年柳三变怀抱江淮风光,才别江南胜景,又入中原盛华。携带着一身词名,不久便名躁京城,用盖世才情写下诸多艳丽辞赋。 元宵国君与民同乐,写“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 清明,郊外踏青,也写“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端午,龙舟竞渡,还写“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汴京风情,尽入词中;“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第二年春闱前,年青的柳三变豪情满怀,写下“对天颜咫尺,定然魁甲登高第。待恁时、等著回来贺喜。” 谁知造化弄人,他碰上了一个“假皇帝”,真卫道士,皇帝老儿宋真宗,年青时候也是一个爱玩的主,等坐上了皇位之后,立马变换了个人,表示“读非圣之书,及属辞浮糜者,皆严谴之。” 于是,柳三变只好无奈落榜。 年青的柳三变有着文人的矫情,落榜了心里不舒服,就趁着酒意,挥毫赋词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
或许,落落就习惯了,一、二、三、四…… 很整齐的口号,连续四届,青年柳三变变成了中年柳三变,他仍然在落榜的路上奔跑着。 其实并非如此,据说皇帝看见了他写的牢骚,就说了一句“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且去填词”。 这话传到了柳三变的耳朵里,从此出入青楼,便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 可是,他终究是受过儒家熏陶的士子,接连打击,让满怀抱负的柳三变,气愤难平,无奈只好远离京城。 这一去,有分教…… 其实没什么分教,来来往往的人何其多,有谁会在乎这一个? 3,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去意已定的柳三变,不禁回忆才到京城时候的许多场景。 初来汴京,携带在苏杭的“盛名”,他得到很多人的欢迎,但来往最多的却是诸位歌几。 那个时候的歌几,与现代的机真是天壤之别,完全是两个概念;宋朝歌几能歌善舞,可谓“六艺”皆识。 有那些才华出众的歌几,可以和士大夫、诸才子们一起诗词唱和,皇帝都被吸引,暗地里来搞个“微服私访”。 二十来岁,血气方刚,加上才华纵横,一入江湖脑充水,人不风流枉少年,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留其名。 春风得意的青年柳三变,真正是如鱼得水。 几百年后有个叫郁达夫的,曾写了一句“曾因酒醉鞭名马,甚怕情多累美人!”所谓才子皆是多情辈啊。 柳三变完全符合这句诗的指代,在当时他很受歌几们的欢迎,不仅仅是因为其才华,更是钦佩其为人。 因其情深,所以知心。 用其真心,换侬痴情。 与那些寻花问柳之徒不同,和那些附庸风雅之辈不像,柳三变是真正体贴入微的真心朋友。 科场失意,壮志飘零,曾经严父的殷切期许,被一句轻飘飘地“且去填词”打发,几多坎坷涌上心头,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在不断交往之中,柳三变深切体悟到那些歌几的内心世界。 谁人不曾向往幸福,哪个不想相夫教子? 奈何红尘无奈,人间囹圄,所有的执著,最后都化作悲伤的河流,让如花年华顺水而逝,一腔热血渐冰冻。 狂热的欢笑容颜背后,是再多脂粉也涂抹不去的苦痛,“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 为了更好地叙写歌几内心复杂的情感,柳三变创造性地写慢词,编长调,一改当时小令的捉襟见肘,极大地丰富了宋词品种,让宋词逐渐成熟,走向文学殿堂与唐诗相并论,打下扎实基础。 人生有多少个青春可以浪掷? “人生不得意,散发弄扁舟!” 1024年的柳三变,已经人到中年,所谓“四十不惑”,可是为什么在他的脑袋里,存在那么多的疑惑呢? 不如归去江湖,自我进行放逐。天地实实在在,人生快快活活。 端坐长亭内,柳三变和情人静默无语,“泪眼问花花不语”,“眼前有景道不得”。 长叹一声,柳三变复杂地回头望了望远处庞大地京城。 怀抱泪眼朦胧的情人,顺口吟出了名传千古的《雨霖铃》:
他缓缓推开怀中伊人,挽着她的手,轻轻道了一声“珍重!” 从此,“山一程,水一程”,“山长水阔知何处?” 再回来,那时的他,也不再是现在的他,已经改名叫做:柳永。 再回来,他还是原来的他,内心的真情,还是那么深沉。 只是为了一个理想,曾经的柳三变,现在的柳永,稍微低了一下头颅。 何谓“三变”?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语出《论语》,饱含了一个父亲的热切希冀。 可是,现实永远要比理想来得残酷,有时候你不得不稍微弯一下腰,低一下头。 你能保持的,唯有最真挚的心灵深处仅余的一点微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