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牌履带推土机,拖拉机加上推土铲就成了推土机,看起来非常破旧,据说和坦克的地盘是一样的,加油时需要汽油、机油按一定比例参合着一块加。在那个年代能开拖拉机的人都是根正苗红的,可以炫耀一辈子的事情 。 轱辘水井,木轴上搭着摇把辘轳,上面缠着很粗的井绳,井绳末端有一节铁链子拴水桶,人们用轱辘从井里提水,洗衣做饭,那时候的水没有污染,水质甘甜。这个展示的轱辘水井已经没有实用功能了,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 玉米脱离的工具,鲁西南农村叫它“玉米穿子”,在一根木头上凿一条长槽,宽度正好放得下一穗玉米棒子,长槽下方凿长方形孔,在长槽和长方形孔交汇处,顺着木头方向固定一根磨出尖的铁钎子。做工虽简单,却特别实用。 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可以遮风挡雨;狩猎时它便是最好的“护身服”;铺在地上能当床,可以在上面睡觉。直到70年代化纤产品的出现,蓑衣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唱片机, 一种播放声音的装置,一根唱针一样能播出动听的声音。 四轮牛车,在农村也称它为大车,以前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宋代《清明上河图》上就有牛车载货的画面,历史悠久,像这种完整的牛车很少能见到了。 马槽,喂养马的器具。一般都是石头的,木制的比较稀罕,耶稣出生时被放在马槽里,所以马槽是基督教的圣物之一。 斛,一种计量器具,主要是用于计量粮食。次升上面写有校准的时间:光绪九年,保存的完好,一件难得的老物件。升直到秤的出现,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葫芦瓢,民间常用的舀水的工具,也当做面瓢舀米舀面,以前在农村几家户户都不可少,现在农村还有些老人在用。 篦子,用竹子制成的梳头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齿要比梳子更密,所以与传统配套使用的梳子相比,篦子的梳头功能主要是刮头皮屑和藏在头发里的虱子。 草鞋,用芦苇编制的,也叫草蓊子,毛窝子。有较高的屐齿可以防水、踏泥,厚厚的木底隔潮、防湿,走起路来不沾泥、不沾雪,算是最早的雪地鞋吧,下雪时候穿非常暖和。以前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曾风靡苏鲁豫皖广大地区。 |
|
来自: 花鱼kt28tlfjy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