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见万物动 一动万物生 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策展人韩天杰 2019-04-26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中国人对竹的喜爱,贯穿古今。在古代文人对竹的喜爱可算是达到共识,一支软毫毛笔蘸着墨色便可伏案而作。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古代人喜欢竹子,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又万古长青。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竹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梅兰竹菊,对中国人影响至深,对世界看中国的文化符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常以君子自称自持,竹便是君子的化身。竹子代表刚强、倔强、任性、向上,是中国人的追求以及文化理念。从中国画当中,很早就有了竹,记载材料中,中国画竹第一人是北宋时期的石室先生文同,他画的竹以浓墨为面,淡墨为背,并非是淡墨勾勒的竹梢。后代很多学者都效仿过他的浓墨画法,苏东坡就是其中之一。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再到后来清代的郑板桥,郑板桥也是爱竹画竹的突出代表。纵观历史,历代画家表达的都只是中国文化的小雅,而姜子龙的竹子表达的则是一种中国文化的根本。他的竹子从工笔写实到抽象,从四象到五行,从晨暮到四季,从黑白到色彩,竹子的各种角度、各种状态,在他的笔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郑板桥《竹石》中最为经典的一句,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这就是竹子,这就是中国竹。

竹子是中国的代表,现如今,中国在世界上已然变成了强国,并逐步走向世界。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传递给外国人的最根本、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中国的文化,而中国竹,就是一个很好的中国文化符号,国画本身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用国画的形式来体现竹,更是将中华文化精髓渗透。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中国的竹子是中国文化的缩影,竹子,原产地是中国。如果说,用一个字来表达中国文化的至高点,毋庸置疑,那一定就是“道”。什么离“道”最近,一个是水,一个就是竹子。水无形,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滋养万物,又能消灭万物。而竹子,也同样接近道,竹子是最柔软的,同时又是最刚强的。竹子的柔软和刚强都是相对的,没有铁的时候,竹子是最利的一件武器,它能做弓,做很多武器,它呢,柔软起来又能变成最刚强的用具,比如竹篮、竹床、竹楼,一个竹子变化出来很多东西,变换出万物。它是万物,我们把竹子称之为万物,同时它也是万物之首。姜子龙的雪竹,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最柔弱,一个是最刚强,所有雪压住它的时候,它没有被压倒,而是住了顶所有的压力,那它为什么是最刚强的呢?所有的东西都压它,都压不断它,雪化了它依然挺拔,这是姜老师表达的竹子的特性,通过他的画笔,非常清晰的进行了呈现。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便是对姜子龙竹子最好的诠释。画如其人,竹子在姜老师的笔下生动盎然又灵动,姜老师的竹子,一见万物动,看他的竹子看到万物在动,他画的竹子在动,通过他画的竹子,仿佛看到了风雪飘摇,看到了竹子在疾风劲雪中摇摇欲坠,却依然坚挺。看他的竹子心很静,看到雪竹之后,雪中的竹子变成了宇宙中的一个景观,通过他才能看到万物,也就是通过一物见到万物。我们平日里见惯了普通的景色,雪竹突然让我们眼前一亮,一见万物生,万物原来是这么有道理的。也就是看到他的竹子之后,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我们看到了人生,见到了哲学,悟到了道。在姜子龙的作品里,看到了道,感悟到了人生的智慧。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这就是姜子龙创作的中国竹,他把自己比作成竹子,历尽人生苦难,依然乐观向上,积极面对一切。这就是他的人生,也是人品的体现。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是郑板桥对自己一生文化创作的自传。四十岁才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他对竹的钟爱,也许是和他艰苦的成长经历有关,姜子龙也是个经历过苦难的人,他们就像那长在石头缝里的竹子一般,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竹子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不同的是,姜子龙将画竹的笔法做了更好的丰富与延展,除了正直和高风亮节外,融入了道。中国古语道“胸有成竹”,画竹必先胸有成竹,他的细节处理与下笔,工笔时的细腻,大写意时的疯狂,水墨的自然变化,贯穿整个作品。


一见万物动,一动万物生。中国当代墨竹画家姜子龙


竹子源起中国,现在已经遍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竹子已经走向了世界,姜子龙的中国竹也必然将让世界看到。

时代发展到今天,即将要到达世界大同的阶段,怎么才能世界大同?用文化去让各个国家存同,姜子龙的作品就代表中国文化,它就是敲门砖。他的作品离道最近,带着一种文化,那就是中国文化,中国人的优势在竹子上,在竹子的性格上,它就是最好的。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不怕困难,不怕曲折,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生存,都能发展起来,而姜子龙的作品,就是最好的表达。

让中国画走向世界,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