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业健康险还须“适销对路”

 昵称60951885 2019-04-26

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发展。2017年,全国商业健康险保费达4389亿元,过去5年的年均增速达到38%;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1295亿元,占卫生总费用的2.5%。较高的保费与较少的赔付支出,导致人们对商业健康险产生预期落差。满足公众的现实需求,商业健康险如何找准定位?近日在京举办的2019年高端医疗与商业健康保险高峰论坛上,有关各方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全民基本医保覆盖,超过95%的人口稳定参保,同时衔接大病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在此格局中,商业健康险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在老龄化社会,人们的健康需求井喷。无论从需求侧还是供给侧看,商业健康险都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北京市医保局副局长杜鑫表示,应当明确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与有限的基本医疗保障之间的关系,坚持发挥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促进商业健康险在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需求方面的发展。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疗保险与护理保险研究室主任王宗凡指出,应该对基本医保适度保障的功能有更明确的认识,当前一些地方过度拔高基本医保的保障水平,并不利于基本医保的可持续发展。对所有参保人员,应当坚持普惠性保障。在此基础上,对贫困人群,采取特惠的救助方式来解决实际困难;对经济收入相对较高的人群,鼓励发展商业健康险,满足其对更好的服务、更舒服的看病环境以及创新型药品的需求。

此外,“对接普通人群的需求,商业健康险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表示,在基本医保的基础上,商业健康险可以提供补充性的高保障、可漫游的保险产品;提供健康保险,覆盖医院以外的服务及家庭成员;创新服务,提供健康保险+互联网医疗、医疗服务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健康会客厅▪大咖谈

跟国外相比,商业健康险在我国发展还不成熟。促进商业健康险发展,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商业健康险发展有哪些思路要转变?我们健康会客厅邀请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针对这些问题听听他怎么说。

要找准老百姓的点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大中城市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报告》指出,2018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指数是63,与2017年相比,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整体上发展仍处于基础的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报告》指出,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相对是非常高的,而对于保障的重视程度又是相对偏弱的。国人购买保险的动力不足。

“保险公司应当考虑,产品是不是找对了老百姓的点,价格是不是老百姓能够接受的?同时,通过税收优惠鼓励商业健康险发展也存在力度不够的情况。”王宗凡表示。股指配资

尽管越来越多的公司瞄准商业健康险产品开发,探索价格比较适宜、覆盖范围比较宽、覆盖更多人群实现风险分摊的保险产品,但在实际运作当中仍遇到难题,首当其冲就是信息壁垒。杜鑫表示,政府需要深度研究,如何使沉睡的有效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真正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提供支撑和保障。

专家普遍建议,保险公司在开发商业健康险方面,应该要有更积极的作为,摆脱追求精算平衡的固有思维,要真正从参保人员的需求出发,体现严谨的产品设计和后期的跟进服务。

打造中国特色产业链

杜鑫指出,商业保险公司作为服务的购买者,医疗机构作为服务的提供者,两者存在着相互监督、互相促进的关系。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掌握了更加准确的医疗服务市场需求,更加了解被保险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因此要开发出符合医疗健康市场的产品,前提是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进行合作。

“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健康需求与有限的医保支付资源,让商业健康险有发展的机会。”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杨雪松认为,当前商业健康险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产品细分不够,二是长期医疗保险供给不足。

杨雪松表示,从医院方角度看待商业健康险发展,希望能真正创新合作模式,通过病前的预防保健、病中的合理诊疗、病后的康复管理,打造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产业链。“比如,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跟保险公司合作的儿童口腔保险产品,主要面向幼儿园的小朋友,提供儿童口腔保健宣教、牙齿健康防护、口腔科定制服务等服务。”

专家一致表示,商业保险和医疗市场需要双方有客观的认知,相互促进以培养良性的需求市场,通过紧密合作规范医疗行为,实现共同发展。

文:健康报首席记者 叶龙杰

编辑:管仲瑶

审核:曹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