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腔积液中医治疗方法/病因症状诊断/实验室检查

 经方人生 2019-04-26
一般描述:  
悬饮是因肺、胸部的痨、癌等病变,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导致饮邪停积胸腔,阻碍气机升 降。以胸胁饱满、胀闷,咳唾引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胸部痰饮类疾病。
发病原因:  
悬饮是痨虫侵及肺部及胸廓,或因肺、胸廓的恶性肿瘤等病变,以及肾衰、蝶疮流注等疾病 ,浊毒停积胸廓,导致水液运行障碍,积液成饮,停踞胸腔而成。饮停胸胁,阻碍气机升降 ,郁久化热,痰热瘀滞,耗伤阴液为常见病理。 本病因痨虫所致者,经积极治疗,预后一般良好,若体弱或失治则可迁延复发。因癌瘤及流 注等所致者,预后不良。悬饮之始、末,常可呈一周办痛的病理改变。
诊断要点:  
常有肺部的痨、癌等病史或原发病灶。多为单侧,也可双侧患病。 有患侧胸胁胀闷,咳引胸胁痛,常伴发热气喘,喜患侧卧等症。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活动度、语颤、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
实验室检查: 
X线、超声波检查显示有胸腔积液。 胸腔穿刺可抽出积液(多为淡黄色液体或为脓液,或为血性液)。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高。血沉增快。
疾病辨析:  
干胁痛:干咳、胸胁痛明显,可闻及胸膜摩擦音,胸腔无明显积液。常为悬饮的前、后表现 。 肺热病:咳嗽、咳痰、气喘为主症,肺部有实变征或湿啰音,无胸腔积液。
治疗方法:  
热扰胸膈证 证候:胸胁胀满刺痛,咳唾痛甚,寒热往来,咳吐黄稠痰、口苦咽干,气喘、舌红、苔薄黄 ,脉弦数。 治法:清泻膈热。 主方:凉膈散 用法: 加减:常加百部丹参仁杀痨虫;胁痛甚,加柴胡丝瓜络、郁金延胡索等。 饮停胸胁证 证候: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促不能平卧,或仅能偏卧于停饮的一侧,病侧肋间胀满 ,甚则可见胸廓隆起,舌苔白腻,脉沉弦或弦滑。 治法:泻肺逐饮。 主方:十枣汤,或葶苈大枣泻肺汤 用法: 加减:一般可加前仁、椒目茯苓桑皮等;食少、腹胀,加白术薏苡仁、山药;小便短 少,加桂枝泽泻。 痰热结胸证 证候:发热,胸胁痞痛,按之痛甚,咳痰黄稠,呕恶不食,口苦而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宽胸。 主方:柴胡陷胸汤 用法: 加减:胸痛,加郁金、桃仁白芥子;咳甚,加百部、杏仁
其他疗法:  
注意休息和营养,在胸腔积液未消失并有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单方验方: ★ 甘遂大戟、白芥子各9g,研末,汁煮糊为丸,每次1g,每日1-2次,口服, 宜于胸腔积液较多者。 ★ 橘络6g,白芍10g,水煎代茶饮,宜于积液量较少、渐吸收者。 体针疗法:取支沟、阳陵泉、肺俞、阴陵泉、水分期门等,每日1次,每次2-3穴,用泻 法。 饮食疗法: ★ 黄芪银耳粥:生黄芪20g,银耳15g,百合15g,桃仁10g,红枣10枚,同 煎去渣取汁,入粳米100g煮粥,常食此粥能补气养阴,祛瘀止痛。适用于疲乏无力,气 短汗出,胸胁胀痛者。 ★ 四消丸香附灵脂牙皂二丑,等量制成丸,吞服,每次6-10g,每日2次 。用后以白天腹泻3-5次为宜,一般到5日左右减量,保持每日稀大便2-3次即可。 必要时可胸腔抽液。同时局部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由结核引起者,一般可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痨药。
评   介:  
治愈:症状消失,胸腔液体完全吸收,血沉等正常。 好转:症状减轻,胸腔液体减少,血沉趋向正常。 未愈:症状无好转,胸腔液体未吸收,血沉异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