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4Cire: 我的投资思考:见与知、多学科思维与复杂系统 日前,在一机缘触发下,我梳理了下这几年对...

 昵称44696133 2019-04-26

日前,在一机缘触发下,我梳理了下这几年对投资的思考,其中,对投资分析的思维方式做了一些总结,虽然内容高度主观且有许多不完善处,但也决定记录下来跟各位分享,也作为个人学习路上的一个节点记录。

一、一年出手一次:制约自己,放弃别人的机会

关注时间较长的朋友都知道,我从2014年开始,要求自己“一年只寻找一次机会”,主张降低出手次数、提高分析深度,对投资的前期工作报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耐心,如果某一年找不到,那一年就收手不做。

这种做法的意义是什么?表面上的作用是“深化研究”,以获得对个股的更深理解,但对我而言,至少还有两个隐性意义:在心理上的【自我设限】,以及在战略上强调【放弃机会】。

一般而言,投资者分析股票,大部分的精力都在于【外部】,即市场如何运行、公司价值几许、别的大鳄如何行动,但往往不太关注【内部】,忘记了自己身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激励环境中,而人的心理机制又是一部高度不精确机器,稍微扭曲的激励环境,都足以引导我们走向非理性、自我毁灭。

(从这个意义上,这也是为什么我反对融资交易,因为这进一步扭曲了我们的激励环境,成功的定义不再是长期分享企业盈利,而是要在指定时间内预测股价,涨跌额心理激励成N倍放大,游戏已彻底改变,)

在阅读巴菲特、芒格的一些观点后,我落实于行动,尝试通过【自我设限】改变心理激励环境,让自己不再试图追逐每一个机会,而是只着眼于【自己的机会】,只要能够找到一个,我那一年的任务就算完成,也获得了更多思维自由。

另外,在战略上讲,我始终认赞同,战略主要体现于【不做什么】;目标客户的锁定,关键在于要学会【放弃客户】;投资也是一样,要捕捉到【我的机会】,就要学会放弃【别人的机会】。

股票市场每天都有涨停板,似乎每天都充满了机会,但其实很多是【别人的机会】,不是你的,如果强求捕捉,只会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麻烦。

我们只要能够捕捉到自己的机会就足够了,又或者说,我们只等待条件对“我”最有利的时候下手,而这种有利无利,其实是高度个性化的,别人能理解的机会,你不一定可以理解。

就如牌桌上的职业赌徒一样,我们要在适当地时候说出【我不玩】,幸运地,股票市场永远允许我们零成本地不玩。

二、投资分析的【见与知】

落实到分析思维上,我主张重视【见与知】,强调投资的目标是【看见】与【知道】,前者强调看见细节与盲区,后者重视思维方式的运用,即思考思考的方法。

理想情况下,我们要要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地方,理解别人无法理解的东西,这并非主张获取内幕信息,相反,我更主张从公开的细节下手,因为“莫现乎隐,莫现乎微。”

这主要是受到孙子与芒格的启发。

孙子说,【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举秋毫不为多力】——能看见日月不能算视力好,能听见雷声不能算听力好,能举起动物的新生毛发不能算力气大。这提示我们,要见人所不能见,要闻人所不能闻——这并不只是物理学意义上的见与闻,更多是指心理层面与哲学意义上。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有些是视力有限,有些是不在现场,有些是不注重细微处,更多是不愿意看,尤其是已投入重注的情况下。

再进一步,曹操对孙子的注解更为直白,他说这是要【见未萌】,即是说,虽然树枝未萌发,却能预见这里会萌生枝丫,犹如亲见一般。

【见与知】如此重要,以至于影响着我们的行动速缓、勇怯——当别人都没看到,只有我看到的时候,我就敢为人所不敢,这种行动在别人看来是激进,但在我看来却是保守。

所谓胆识胆识,见识到哪里,胆量就到哪里,能看明白的地方,我们做起来就更大胆一些,见不到的东西,我们自然要畏惧谨慎

三、如何【见与知】?

这如何可能做到?还容我草率自答,窃以为可从五方面着手。

1、心理层面

许多事情本身不复杂,回头看都很清楚,只是当时身在局中。人容易被被欲望、情绪蒙蔽,因而解决之道,在芒格叫保持【理性】、叫【概率】思维做决策,在国学叫【修身】、叫【诚意、正心】,以求让心态保持【中】的状态。

如何让让一个烟鬼不抽烟?一是让他拥有超强自制力,就是不抽;二是改变他的激励环境,要么永远看不到烟,要么一抽烟就挨揍。

2、思维模型

如果采用跟大众一样的思维方式,就很容易得到跟大众很相似的观点。

因而,我们应尽可能培养多学科思维模型,用不同的工具去处理不同的问题,锤钉子用锤子,剪纸用剪刀,钻墙孔用电钻,尽可能用适合的思维模型去理解一个事情,甚至是多个模型、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犹如侦探,犹如木匠,多角度去逼近一个答案,多工具完成一样作品。

我曾对福耀玻璃做出一点分析,包括2017年写的《我投资福耀玻璃经历与思考,以及对下跌的一些看法》、2018年写的《再谈福耀玻璃(一):投资逻辑再审视、估值判断与现金流检验》,在这两篇文章中,我受到了进化论的启发,尝试从食物链的模型来理解福耀玻璃的优势与未来。

从这个维度出发,我们可以很容易判断出来,福耀玻璃只要停留在这个食物链条里,他就会活得很好,关键是他是否愿意停留在这个食物链条。

至于福耀玻璃能活得多好?我想,这就不是习惯线性思维的人类所能精准测量的了。就这个角度出发,定性重于定量。

(另外,作为一名CFA持证人,我越是学习、观察绝对估值模型,我就越对人类的预测能力感到悲观:在现有的绝对估值模型里,几乎随处都是草率的线性外推,这种不断调整的线性推演,能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复杂系统?)

3、分类视角

分类是一个很危险的行为。

不论是对人分类、对事情分类,还是对股票分类,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从分类的瞬间开始,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注定会用相似的模型去套不同的个体,甚至会给他们贴上相似的标签。

无疑,分类是人类的一种简化运算,没有分类人类就很难思考,但滥用分类也容易让我们丧失信息,简化思考流程。

就如同将人类按地域划分一样,我们很容易认为,某个地区的人豪迈,某个国家的人小气,但心理学的研究早已经证明,个体差异性的解释力度,远远大于群体差异性的解释力度。

同样是白酒就有同样的业绩驱动因素?同样是IT股就同样可以高估值?这都是常见的行业分类简化思维,也容易引发思维惯性。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每次茅台腾讯大涨后,都有人主张要找“下一只茅台”、“下一只腾讯”,仿佛我们可以拿茅台腾讯的模式去套另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

就个人观点而言,我采取主张采用多思维模型去理解事情,这就决定了,我更倾向于用思维模型来分类机会,而不是用行业来分类股票。

举例而言,福耀玻璃虽然归属汽车,但我在我看来,它跟汽车行业并不像,它更接近于日本的拉链企业YKK:同样地精致,同样在一个细长的食物链,同样对于下游而言【细小却重要】。

4、超长期的思维模式。

贝索斯的一段话,可以视为价值投资者优势来源的注解。

贝索斯的一句话很有启发,“如果你做的每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在投资上也是如此,很少有人愿意将投资放在5年、10年的维度下来规划,更多的人是做了5个1年博弈,热衷于追逐每一年的涨跌、盈利与排名,然而5个1年不等于1个5年,10个1年也不等于1个10年。

但价值投资者似乎是这个市场的另类,他们试图做超长时间的延迟满足,并且放弃短期利益,以此来试图实现长期的获胜。

长超期的思维模式,能让价值投资者们,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与危险。

5、重视生物学模型

近些年的时间里,社会公众开始慢慢理解复杂性、复杂系统,投资者也慢慢意识到,不论是企业、股市还是社会,我们都处于复杂系统之中,股票价格时刻处于混沌状态,一起似乎都很容易预测,一切又似乎都不可能预测。

对此我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物学的思维模式,理由是,这是人类第一个对复杂系统进行全面研究的系统性学科,而这个学科从诞生开始,就明白自己的研究对象高深莫测,没有古典物理学测量一切、预测一切的狂妄基因,这是最近的一个深刻思考。

如何理解、预判复杂系统?进化论提供了很多工具与模板,其中显著特点是:有些东西我们可以预判,但很多东西我们无能为力。

6、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知

事物的发展存在着一些本质规律,有些规律居于主要位置,有些规律居于次要位置,如果通过大量、长期的智慧学习与修炼,我们会更容易把握住事物发展的重要规律,进而更容易预知事物的发展方向。

这样的讨论其实遍布古今,散布于军事、政治、哲学等领域,《中庸》说“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孙子》讲“胜兵先胜”“必因人而知敌之情者也”,《易经》升卦谈“升虚邑”,都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见道之论。

又好比芒格在某次演讲中,讨论如果回到过去、该如何打造可口可乐?——这样巨型的畅销饮料,必须有独特的视觉标识,才能创建条件反射;必须有糖,才能激发生物的嗜好;必须有点咖啡,才能更让人容易上瘾。这些中学生就懂的的生物学原理,在芒格的演讲中顿生魔力。

更有意思的是,这样的“预知”能力,其分析素材大量集中在公开信息的细节中,如《易经》坤卦说“履霜坚冰至”,脚踩上霜就知道坚冰要来,又如《孙子》讲料敌三十三术,而许多价值投资大师,更仅凭公开信息就创下卓越收益。

以上,是我对投资思维的一点总结与反思,希望能与各位交流、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