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勒马听风 2019-04-26

洛阳有四个“隅”,就在老城区,一般老洛阳人都知道,但并不清楚为啥叫这个“隅”。很多年前,铁道部在洛阳召开一个会议,作为协办单位我们请人家欣赏地方文艺,来到老城青年宫的“大会堂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下车前看到了“东北隅派出所”,一外地客人说不认识这个“隅”字,很疑惑,我就给大家做了简单的介绍。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隅读音yú,(1)屋隅。隅隙(屋角的洞穴)。向隅而泣。(2)角落:强隅,城隅,向隅。一隅之地。(3) 〔隅中〕将近中午的时候。(4) 靠边的地方:海隅。(5)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凭借险阻,顽固抵抗。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老城区政府下辖四个“隅”,分别是:东南隅、东北隅、西南隅、西北隅办事处,这也是政府的最低办事机构啦。北边的我不太熟悉,西南隅办事处在清朝时期是一所“史家”私塾学校,大户人家开办。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资料显示:史家先人浙江宁波人,明朝在河南府为官,宅地在守府后街(现营林街18号院),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座北面南一座两套四进四合院。大院宽三十米,深八十米,房屋七十六间和私塾一所院。临街十间,过厅二十间,上房十间,对厦三十六间,大门建于临街房正中,青砖青瓦,梁柱彩绘,方砖铺地,青石台阶,院院相连,史家是洛阳明清所存最大的私家宅院之一。史家世代书香门第,理学世家,开办私塾“史家学社”,教授百姓。史家后人史宝庵(后迁东城河街住),在清乾隆年间殿试高中,在京翰林院供职。史家后人史宝策在清乾隆年间任南阳守府五品副将。重修史家大院,大门处立高杆,卧石狮,悬大匾,十分壮观。民国时,其后人史严卿(直笔)、史严书(洱笔)尊行家风,老四史慈严在自家院创办“慈严小学”,(现西南隅办事处占用)1957年分别他还当选洛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东南隅办事处所在地据说清朝时是“洛阳驿站”。民国期间乃武庭麟的“洛阳警备司令部”,也叫武庭麟家大院,位于鼎新街中段街南。武庭麟是国民党十五军,中将军长,曾任洛阳警备司令。民国十年购原明清周南驿站花园(霸占),建造大型宅院。临街九间,分三座院落,每个院有过厅、上房、厦房,三院都通花园。花园里建有绣楼,一楼有地下室,二楼是闺房。此院落是洛阳城最大的宅院,解放后,老城区委、区政府分别占用了东中院,区政府搬西大街后,中院改为东南隅办事处至今。目前,中院全部改为办公楼房。西院的后部起了住宅楼,东院依然破旧。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洛阳有四个“隅”您知道吗?

洛阳老城的四个“隅”无非乃“城角一隅”也好理解,四个方位,各占一隅。老城这座金代古城虽还不能代表洛阳历史的千年辉煌,但每条街巷都有故事,每个大宅院都有人物。来洛阳旅游的外地人,千万莫要把认为这就是“古都”遗址,这个规模距离古代洛阳的全部历史差的太远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