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朝陵墓石刻访古纪行之五——修安陵

 阅客图文收藏 2019-04-27

 2019-01-21 

 下一站来到修安陵,虽然是一座名不副实的帝陵,陵前的石时刻却代表了南齐石刻艺术的巅峰,也是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我最喜爱的南朝石刻了。

先来看看这座帝陵的主人——齐景帝萧道生。萧道生,字孝伯,齐太祖萧道成次兄,宋世为奉朝请,卒。他英年早逝,史书上没有记载什么生平事迹,却在死后多年被追封为帝,拥有豪华的陵墓,全是因为他的儿子萧鸾。

萧鸾作为武帝萧道成的侄子,本来和皇位无缘,可是历史的发展却给了他机会。

因父母早亡,萧鸾从小被叔父高帝萧道成收养,武帝萧赜对他也非常不错,所以他很受宠爱,也很受器重,官也越做越大。永明十一年(493年)七月,齐武帝萧赜驾崩。由于他的儿子文惠太子萧长懋先于他去世,因此临终时任命萧鸾为侍中、尚书令,辅佐皇太孙萧昭业登基,不久,加封为加镇军将军,给班剑二十人。政事无论大小,由他裁决。

萧昭业少年时容貌俊美,喜好隶书,齐武帝在世时曾指示不得把萧昭业的手书随便流传出去,加以珍藏。萧昭业的举止言谈,亦很受欣赏。当时齐武帝五日要问讯一次王侯,常常单独把萧昭业叫到帐内,特加抚问,叫他小名“法身“,极其钟爱。其父萧长懋去世,萧昭业每次临哭时,都号啕不止,像是受不了一样,可是转脸回到内廷,便极为欢乐。在齐武帝的丧期,萧昭业哭完回到后宫,曾让胡妓排成乐队,两边夹阁迎奏。

萧昭业当南郡王时,其父萧长懋对他的起居用度都作限制,萧昭业曾对豫章王妃庾氏说:“阿婆,佛都说,有福德生帝王家。我如今看来作帝王真是受罪,受到左右主帅,限制着一举一动,就连街头上屠户酒家的富儿也比我自在百倍。“

萧昭业继位后,极意赏赐,一弄就是数百万、数十万地毫不在乎。一看到钱,便说:“以前我想得到你一文都不能,看我如能不能用你?“不到一年,齐武帝积蓄的数亿钱被他挥霍将尽。把衣库打开和皇后宠姬一同观赏,给宦官奴仆数人,任他们随心所欲地拿出去花用,许多宝器拿来砸碎着玩儿,图个笑乐。萧昭业平时曾赤身裸体,穿着红绉纱小裤头和妇女花内衣。好斗鸡,暗中花数千钱买鸡。齐武帝的甘草杖,被他的宫人截成多少段使用。毁坏齐武帝的招婉殿,乞求宦官徐龙驹为他作斋供。徐龙驹尤被亲幸,担任后阁舍人,日夜在六宫房内。萧昭业与萧长懋爱姬霍氏通奸,徐龙驹便怂恿他把霍氏长期留在宫中,扬言要度她为尼,用其他人代替她。徐龙驹全靠奸邪谄毁向上爬,常常对人说:“古代也有太监做三公的。“萧昭业皇后何婧英也淫乱,她的房门通夜大开,内外混杂,没有分别。

当时中书舍人綦母珍之、朱隆之,直阁将军曹道刚、周奉叔都是萧昭业的羽翼,萧昭业的堂叔祖大将军、尚书令萧鸾屡次规劝,萧昭业都不听,萧鸾便先后诛杀徐龙驹、綦母珍之,萧昭业都不敢违拗。后来有尼妇进宫,传说异语,萧昭业便怀疑萧鸾有篡位之意。中书令何胤因为是皇后何婧英的堂叔而特别受亲近,让他在朝廷当班,萧昭业跟着皇后何婧英叫他三爹,并与何胤密谋要诛杀萧鸾。何胤害怕不敢干,犹豫劝止,萧昭业才作罢。于是打算把萧鸾安排到西州去,让他管不着朝中的事情。萧鸾担心出问题,便定谋废掉萧昭业的皇位。

隆昌元年(494年)七月二十日,萧鸾派萧谌、萧坦之等在办公楼里诛杀曹道刚、朱隆之等人,然后率兵从尚书省进入云龙门,王晏、徐孝嗣、萧坦之、陈显达、王广之、沈文季都跟着进来。萧昭业当时在寿昌殿,听说外面有变,便派人关闭内殿各房阁,让太监爬到兴光楼上察看情况,回来报告说:“看到一个人穿着军装,后随数百人,全副武装,在西楼下。“不一会儿,萧谌领兵先入宫来,截阻寿昌阁,萧昭业跑到爱姬徐氏的房里,拔剑自杀不中,用帛包扎着脖子,乘小车出延德殿。萧谌一入殿时,宫中宿卫将士都拿着弓盾准备拒战,萧谌对他们说:“我们要找的不是你们,你们不要乱动!“宿卫相信他,等看到萧昭业出来,他们还想奋战,萧昭业竟一言不发。萧昭业出西弄,便被杀死,时年二十二岁。小车拉着尸首出徐龙驹府宅,按照王礼殡葬。余党也都被杀掉。

七月二十一日,以皇太后王宝明名义下诏,追贬萧昭业为郁陵王,并提议立新安王萧昭文为皇帝。七月二十五日,萧昭文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延兴。任命萧鸾为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宣城郡公,文武官员赏赐官位二等。

延兴元年(494年)十月,进升萧鸾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给予特殊的礼遇,进爵为宣城王。萧昭文虽然身居帝位,但朝政大权掌握在萧鸾的手中,萧昭文的起居饮食等事项,统统都要征询萧鸾准许后才可以进行。一次,萧昭文要吃蒸鱼菜,太官令说没有得到萧鸾的命令,竟然不给他吃。同年十月初十日,萧鸾以皇太后名义下诏,以萧昭文年幼多病,不明政事,难当重任为由,废黜其皇帝之位,让萧鸾入宫继位,并降封萧昭文为海陵王。

建武元年(494年)十月二十二日,萧鸾以齐高帝第三子身份即皇帝位,是为齐明帝。

南齐世系表


萧鸾即位后,猜忌他的同宗,信任典签,叫他们监视每个王侯。并且在任期间屠杀同宗,萧道成与萧赜的子孙几乎都被萧鸾诛灭。齐明帝每当杀害一个藩王,总是于夜间派兵包围其住所,翻墙破门,喝喊而入,把他的家产全部查封没收。

齐明帝追效宋明帝所为,自翦宗枝。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削弱了齐朝的统治基础。其死后数年,南齐就灭亡了。萧鸾任内长期深居简出,要求节俭,停止边地向中央的进献,并且停止不少工程,私下却很奢侈。

萧鸾晚年病重,相当崇信道教与厌胜之术,将所有的服装都改为红色;萧鸾还特地下诏向官府徵求银鱼以为药剂,外界才知道萧鸾患病。永泰元年七月三十日(498年9月1日),萧鸾病死,时年四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高宗,葬于兴安陵。

建武元年(494年),明帝萧鸾追尊生父萧道生为景皇帝,妃江氏为后。立寝庙于御道西,陵曰修安。

修安陵最初的营建时间已不可考,而大规模营建有可能是景帝子明帝即位以后,即建武元年(公元495年)。

关于修安陵的位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六》、宋卢宪修《嘉定镇江志·卷十一》、元脱因修、俞希鲁撰《至顺镇江志》清《乾隆丹阳县志·卷十九》均记载在丹阳县东北二十六里。经朱希祖、朱偰先生考察比对,认定其位于今江苏省丹阳市胡桥山伯塘湾鹤仙坳南麓。


陵墓依山而建,陵前建有神道。神道两侧置石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1979年,两兽均向东平行移动1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

1979年,两兽均向东平行移动1米,安放在混凝土基座上。1985年5月按原样复制的天禄,作为'镇江文物精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复制品现存放在该馆。

天禄身长 3.00 米,高 2.75 米,颈高 1.54 米,体围 2.52 米,双角残断。

麒麟,身长 2.90 米,高 2.42 米,颈高 1.38米,体围 2.40 米,独角,角上满缀鳞纹。

无论保存状况,还是艺术技法,表现力等方面,修安陵都是萧齐陵墓石刻的巅峰之作,也是南朝陵墓石刻中难得的佳品。

修安陵的两尊石兽,保存状况极好,身体几乎没有一点的损毁之处,尤其是石刻的尾巴和性别器官,保存的十分完好。在绝大多数的南朝石刻石兽缺胳膊少腿的今天,希为难得。石兽的尾巴修长,拖于地还有弯曲,颇有一种灵动的美感。

修安陵大概成作于齐明帝在位时期,是南齐乃至整个南朝时期,陵墓雕刻艺术的顶峰时期,修安陵石刻的身体,完全而且清晰的弯曲成了一个“S”型,步伐雄伟,步幅很长,整体造型浑然一体,充分弯曲的身体,充分伸展的步伐,充分张开的嘴部,六朝时期雕刻艺术的精髓,和六朝时期精神气质的全部,就写在了修安陵石刻身上。

石刻的头部,圆雕技法十分高超,修安陵石刻头部,要比永安,景安二陵更加圆融一些,特别是头顶的角,肉感非常足,独角麒麟的角,突兀于头顶中心,突起的幅度也大于其他诸陵,可以说是南朝独角麒麟的精品了。此麒麟之绝美,还体现在他的气势上,石刻的胸部,腿部肌肉异常发达,脖子较永安景安二陵更短,但是气势则超于前者。麒麟昂首阔步,真是雄赳赳而气昂昂,无愧为南朝陵墓石刻的代表之作。

作为萧齐石刻的代表作,修安陵石刻的体型并不肥硕,身躯也并不庞大,但是正是这种清风秀骨,方为南朝艺术之典范。这一点远非萧梁石刻所比。石刻整体的傲然于世的气度,唯有永宁陵可比。石刻周身的花纹保存亦很完好,风格和景安陵很一致,但是石刻身上出现的梅花,卷云等造型,要不景安陵更加清晰。特别是石兽的胡须,更是南朝陵墓石刻中的罕见佳作,长须飘飘,且一丝不乱,甚至可以数出根数。

有些雕塑家曾评价说,修安陵石刻是中国陵墓雕刻中,圆雕技法使用的最为完善之作。修安陵石刻从头,到胸,到腹,广泛使用了圆雕的技法,整个身体虽是昂首阔步,威武前行之状,但静态中,则体现出一种圆融,浑厚的中国美学内涵,这也正是修安陵石刻的精绝之奥义。

根据南京博物院《1965年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一文介绍,该墓于1965年11月发掘,出土文物包括人字栱石门、砖砌壁画、残陶器、残陶片、人头骨、残石俑等文物,其中砖砌壁画最具价值,但该墓的砖砌壁画也不完整,保存较好的有羽人戏虎图 (残)、骑马武士(右壁)、持戟侍卫(右壁)、持扇盖侍从(右壁)、骑马乐队(左壁),另外该文介绍还有竹林七贤的壁画,但已残缺,未见影像资料。

墓南向稍稍偏东, 由封门墙、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 用花纹砖以三顺一丁法垒砌。三顺一丁法为南朝砖室墓最常用的砌造方式, 即将砖的长侧面向内, 横砌三层, 形成“工”字形的砖壁,然后在上面将砖的短侧面向内纵砌一层,如此这样不断地 交替往复。封门墙宽7 .6 米,厚 0 .6 米,砖砌为两层,两层之间留有 0 .25 米的间隙, 填以石渣以防潮。甬道为拱顶, 长 2 .9 米, 宽1 .72米,高 2 .92 米, 内设两道石门,各由两扇门扉构成, 半圆形的门额上有人字形斗拱。其中两重石门是南朝帝陵的特点。墓室呈长方椭圆形,长 9 .4 米, 宽 4 .9 米, 天井虽然崩塌, 但可复原为穹隆顶, 高 4 .35米,室内用席纹砖铺地,共九层。在中间层有方形的排水沟环绕墓室四周和中央, 前部和后部皆有阴井口。墓室中一旦积水, 就可通过阴井口流至墓室下的排水沟, 再通过甬道下的排水沟,将墓中的水排泄到墓外。190 米处的水池中。墓室周壁除砖画外, 还有八瓣或六瓣的莲花纹、双钱纹等十种不同的花纹砖,在砖的侧面还发现用阳刻法模印的 33 种文字符号, 它们分别记载着各砖的规格尺寸。木棺虽然已烂朽, 但两个头盖骨的发现让我们可以断定其为夫妇合葬墓。

墓室砖画,左右两壁分上下两段镶拼,仙塘湾墓比较完整的现在虽只留下五幅, 但如若参考金家村墓和吴家村墓,可知应是每壁 5 幅, 总共是 12 幅。左右壁的砖画对称安置, 右壁(西壁)上段中靠近入口处的是“羽人戏虎图”, 里面是“竹林七贤图”中从嵇康到王戎的前半段, 下段为“出行图”, 由四幅组成,从入口处开始依次为“骑马武士”、“持戟侍卫”、“持扇、盖侍从”、“骑马乐队”。而与之相对的左壁 ( 东壁 ) , 下段砖画内容与右壁完全对称,上段的入口处为“羽人戏龙图”,里侧为“竹林七贤图”中从向秀到荣启期的后半部分。就砖画的尺寸而言, 金家村墓、吴家村墓的“羽人戏龙、戏虎图”高 0 .94 米,长 2 .4 米“, 竹林七贤图”各面高0 .85米,长 2 .5 米“, 出行图”与上段的“竹林七贤图”等之间相距0 .15米,全长 4 .97 米,高 0 .34 米,各画面之间用花纹砖相间隔。在砖的短侧面上,除模印有记载砖规格大小的文字符号以外,画像砖的砖侧还刻有画的名称和编号,是我们研究砖画内容的最重要的资料。


这五幅比较完整的壁画, 最大的一幅是“ 羽人戏虎” , 它占墓室西壁的主 要地位, 应是代表墓主思想意识的作品。 “ 羽人” 立于画面的一侧, 其腰 系双带, 衣袖、裤管均作羽带状, 其上并有羽纹。左手执拂帚,帚尖系一花饰, 右手作捧帚的动作。 全身作舞 蹈姿势, 面向一只张牙 舞爪, 双翼 飞腾的“ 大虎”( 砖侧文字题为“大虎” , 可证 ), 虎的位置立于画面中央, 昂首翘尾, 四足奔驰,身态修长, 威武有力。其右上角有两“ 飞天” ,一持仙果, 一作散仙果状。整个画面四周散刻卷云、 莲瓣、花草等装饰。 这幅壁 画后部稍缺, 从另两墓壁画可知, 所缺部分是虎的尾部, 其上还有一个“ 飞天” , 作吹笙状。墓的东壁应为“ 羽人戏龙” 壁画, 已缺。

其余四幅较小的壁画, 均砌在“羽人戏虎” 的下面,各自成为独立的两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当时宫廷制度的一些资料。

“ 骑马武士” 壁画,绘一武士披甲,背弓,佩剑。头戴前低后高 的帻, 帻下插 有发簪, 这种帻大概就是当时骑吏、武吏所戴的“ 赤帻” 。这个武士正骑在一匹披甲的马上,马首及马尾均饰有羽旄,马作四蹄奔驰状。

“ 执戟侍卫” 壁画上部缺, 从另两墓壁画可知,这个侍卫头戴高冕状的帽子, 帽下亦插发簪, 这种帽子和“ 赤帻” 不同, 可能是当时仪仗侍卫所戴的“ 广 冕” , 他身穿宽袖长袍,手执长戟, 作侍立状。这种长戟当时称“ 棨戟”, 是侍卫常用的武器之一,戟上垂有飘带和幡。他戴的帽子和穿的长袍与其他三幅画面人物的不同, 身份地位应较高, 可能是“ 戟吏” 。

“ 执扇盖侍从” 壁画上部亦缺, 从另两墓壁画可知, 这两个侍从, 均戴“赤帻” , 穿左枉上衣, 束裤。一个执长扇, 一个执伞盖,均作侍立状。

“ 骑马乐队” 壁画绘出三个乐人骑在三匹奔驰的马上, 每匹马的头上均饰以羽旄。前一人执“ 建鼓”,作击鼓状,中一人吹“ 排箫”, 后一人吹“ 埙” 。 他们均戴“ 广冕” , 这 种帽子又称“ 爵弁”, 也是当时乐人所戴的帽子帅。画面上方饰以两朵莲瓣和一朵卷云文。

萧齐皇族以军人武将出身。这四幅壁画都是“ 游猎出行” 的场面。 壁画 的侍从、警卫、乐人, 就 是游猎出行时必不可少的随行。

修安陵壁画还有“竹林七贤图”,但没有公布图像资料,但报告称其风格 技法与西善桥南朝墓砖刻壁画“ 竹林七贤” 相同。我们只能从西善桥壁画来一窥其风采了。

,

(以上墓室及壁画资料和图片引用自南京博物院《1965年江苏丹阳胡桥南朝大墓及砖刻壁画》)


齐代尽管只有24年, 但石兽雕刻所起变化却很大, 其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一) 兽身向高、大发展, 如陵口的一对石兽, 兽身有两人高, 它被放置在萧梁河入口处。 (二) 兽身变得窈窕了,.颈长, 脚部突出,腰细,全身略作 S 形, 强调其曲线美, 如丹阳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麒麟。(三) 注意到夸张和细部刻划。如宣帝、武帝、景帝诸陵石兽, 头部均作朵颐隆起, 口部略作圆形, 额上及口角有突出如小翅状的茸毛, 腿部也注意到粗细变化而突出其关节部分 (四)装饰繁富。 如对头部茸毛的仔细刻划, 使其线条复杂化了。颈胸部以及腹背部也仔细刻划出胡须与流苏状的饰物。 翼部装饰也向繁富发展, 如武帝、景帝陵石兽, 翼膊有圆滑纹又有鳞纹, 而胸部又衬以羽翅纹, 令人觉得神兽翼厚而大, 足 以鼓翮飞翔, 是设计的伶俐处, 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五)在雕 刻技巧方面, 齐代多用圆刀法, 并注意到圆雕、浮雕和线雕的综合运用, 其艺术表现也较宋为充分。

这些特点都与当时统治者的好尚、社会风气和文艺思潮有着密切联系。如绘画方面当时成为典型画风的陆探微的“秀骨清象”, 强调清瘦、苗条、俊秀的美。这种风气不仅弥漫整个齐代的绘画, 也影响到当时的佛像雕刻和陵墓石雕。再如文学方面的诗文,强调音韵排比的形式美, 讲究雕琢。联系这些陵墓石刻, 可以看出整个的社会风气和统治阶级的审美观点。

相比于梁朝石刻的雄壮,南齐石刻更加秀美,流线的造型更为灵动,被称为南朝石刻的巅峰并不为过。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北方同样国号为齐的北齐政权,其佛造像艺术也达到了中国南北朝乃至整个古代佛造像艺术的巅峰,南北两齐交相辉映,成为古代艺术的双子星座。

(文中部分文字和图片引用自主题南京网站和乌何有大树之乡博客,一并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