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摘要:《修辞格表》(二)

 江山携手 2019-04-27

读书摘要:《修辞格表》(二)

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王德春 主编

夸张(夸饰):故意言过其实。分五种。

1直接夸张:不借助其他修辞方式的夸张。

如: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

2融合夸张:借助其他修辞方式的夸张。

如:燕山雪花大如席。

3扩大类夸张:将事物尽量向多、长、高、大、快、强等方面夸大。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缩小类夸张:将事物尽量向少、短、低、小、慢、弱等方面缩小。

如: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5超前夸张:将后出现的事物说成超前出现或与前事物同时出现。

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醉了。

借代(代替、代称、换喻法、提喻法):借用与人或物相关的名称来代替。分两种。

1旁借:用伴随事物代替主干事物。

如: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大洋上的头像是袁世凯)

2对代:以彼此对待的事物名称相代替。

如:吟罢低无写处。

摹绘(摹状):运用语言手段描摹客观事物的声音、色彩、气味、景象、形象、情态等。

1摹声(声喻法):摹绘事物的声音。

如:她扑哧一声笑了。

2摹色(绘色):摹绘事物的颜色。

如: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

3摹味:摹绘事物的气味或味道。

如:这大米饭香喷喷

4摹景象:摹绘事物的景象。

如:夏天中午,赤日炎炎平坦坦的大道上,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影儿。

5摹形态:摹绘人或事物的形态。

如:一个胖乎乎的,一个瘦粼粼的。

6摹情态:摹绘人或事物的情态。

如:飘飘然的似乎要飞去了。

飞白(非别):明知说错或写错,而有意如实记录或援用。分三种。

1语音飞白:读错语音。

如:(松)把老(虎)打(死)了。

2字形飞白:读错或写错形近字。

如:大军南下,其势如火如(荼)。

3语义飞白:误解或曲解语义。

如:一个考生在解释“拿破仑”的时候写到:“项羽能举千斤,何况拿个破轮子乎!”

拟误:仿拟说话人的“口头禅”、病语和废话。

1梁处长抬起头,……,本来呢,我这里可以住。,但是呢,,住了两个客人。”

2老包……,嘴里小心地试探着说:“你已经留过两次留级,怎么又……

3孔乙己着了慌,……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避讳(讳饰):遇有犯忌触讳,不便直说,改用他语回避掩盖。

如:尤氏道:“我也暗暗的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的办着呢。”

按:“那件东西”指棺材。

闪避:故意把话说得含混不清。

如:“你告诉我:斯大林在什么地方?”

斯大林在自己的岗位上。卓娅回答说。

伸缩:故意不把话说绝,使话语富有弹性。

如:当问到钱敏对他是热情还是冷淡时,他意味深长地说:“她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设歧(歧疑):有意将关键部分暂时保留,以造成歧义或疑义。

如:他回答说:“是啊,很富。我有一亿七千万。”

美国人听了很惊讶:“一亿七千万!?卢布?美元?”

齐卡洛夫很安静地回答他们说:“一亿七千万人,他们都为我工作,正如我为他们工作一样。”

歧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意识地造成歧义。

如:“招罢!”长衫人物也大声说。

“我本来要……来投……”阿Q糊里糊涂的想了一通,这才断断续续的说。

“那么,为什么不来的呢?”老头子和气的问。

“假洋鬼子不准我!”

“胡说,此刻说,也迟了。现在你的同党在哪里?”

按:投革命党和投案自首相歧。

谲辞:用假话掩饰真情。

如:忽视黛玉在前面慢慢的走着,似乎有拭泪之状,便忙赶着上来笑道:“妹妹往哪里去,怎么又哭了?…….”黛玉……笑道:“好好的,我何曾哭来。”

婉曲(委婉):用委婉曲折的话来表达本意。分两种。

1曲语(折挠):说话曲折。

如: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过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按:“换皮袍”暗指王金发等人蜕化变质。

2婉言:说话委婉。

如:台湾海峡两边的同胞,都热切地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

按:这种说法避免政治上的分歧,容易为双方接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