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书的临写方法

 攒菁堂 2019-04-28

国际艺术微刊 · 最受欢迎公众号

传播:国内、外艺术名家·绘画·雕塑·摄影·书法·插画·设计·文学·音乐

       草书分为两类:一是章草,为隶书变化之草书;二是今草,为楷书变化之草书,理当与行书属同一层次。狂草属今草,若行书为“走”的话,小草即为“跑”,狂草就是“狂奔”。草书从字法到笔法结构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平正入险绝,循序渐进,并经过长期的字法和技法训练,才能真正掌握和学好草书艺术。

▲张旭《肚痛帖》

       临习王羲之的《十七帖》前,要认真研读有关此帖艺术特色的介绍文章和资料等,使自己对此帖用笔、结字、章法、情趣等技术和艺术特点有一个深刻了解和把握,察之尚精,拟之贵似。王羲之此书是以真书笔法写草书,作草如真,故其笔致遒媚,结构精严,看似简单,下笔后方知其难。临习草书时不要担心个性不强,只要有了这个根基,就会有目的地选择其他经典,有选择地吸取能完善丰富此类风格的营养,久而久之必可使自己的作品既深具传统意趣,又较为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来。

王羲之《十七帖》

       临习《书谱》应将俊逸潇洒,峻拔钢断的用笔,纵横畅达、遒婉坚劲的笔势表现出来,特别是在用笔上的中侧并用、提按分明、顿挫有度所产生的质感和节奏的“蛀虫效果”,尤为精妙。《书谱》字数多成草轨迹鲜明,易于循其法绳。可以选择有代表性、认为精彩的几个字或几行字,从笔形笔势、字型字势等分析透、理解深,并能用自己的笔将所认识到的风格特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唐】孙过庭《书谱》

        怀素《自叙帖》自始至终以中锋出之,力贯始终,滞流失度、提按有致所产生的笃实、遒健的线条力感,也都要表现出来。临习怀素《自叙帖》,对该帖清健的笔姿、瘦劲的笔调表现出的圆转矫健的线条,以及奔放流畅的体势和恣意放纵的布局等都要有所体现。

▲《自叙帖》

        草书创作注意防止用笔潦草不沉实、笔画交待不清、送笔“过”或不到位、出现滞笔等,特别是转折处的提笔。书写中要有一定的气势,加强对经典法帖的临摹,强化字法和技法训练,在大气中求精到,走由生到熟、由熟到巧、复归于生、由法到意的路子。字法准确,用笔大胆,敢于放开写,并注意墨色变化,过渡得自然,有节奏感。


▲元|杨维桢|行书《书晚节堂诗》

        由于草书的意多于法,书写者往往在瞬间挥洒中下意识地将自己审美、修养、情绪表现出来,载情性特强,因此习草还需注意字外功夫,所谓“书如其人”此时表现得最为充分,故习草更需提高艺术修养。


END

国风艺术在线 ◎ 每日与您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