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证论治”和心理治疗

 一利阳光故事会 2019-04-28

我是中医和心理的爱好者,也是研究者。我认同天人合一的观念。

 

阴阳五行

“五臧”的生理特性

精、气、神、血的含义

病因 外感、内伤、饮食、劳倦、情志

发病条件

中医的“七情”与“五志”。

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七情。情绪反应(喜、怒、悲、思、恐)在“五藏”(五脏)相对应的表达方式称“五志”。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活动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

七情致病的两大特点

1 直接致病损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又有不同的影响,“过怒”伤“肝”、“过悲”伤“肺”、“过喜”伤“心”、“过思”伤“脾”、“过恐”伤“肾”。一般说来,“情志”伤及内脏,常以“心”、“肝” 、“脾”三类内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活动影响气机。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涣),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在“情志”因素影响气机的许多病症中,以肝气失调最突出,甚而可扰乱心神发生神志异常的病症。

常见情志疾病的类型和临床疑难杂症

1“心”系部分。心悸、不寐、多寐、健忘、癫狂、卑惵、百合病

2 “肝”系部分。郁证、脏燥、头痛(肝火上炎)

3“脾胃”系部分。呕吐、呃逆,胃痛,腹泻(肝气乘脾)

4“肾”系部分。尿频(心肾不交)

5 “肺”系部分。咳嗽(肝气犯肺)

中医辨证论治中的几个不同概念

“症” 是反映疾病进程中,某一阶段突出的临床表现,也是患者求助的主要问题。

“证”是采取四诊合一方法对表现的症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论证过程。

“病”指的是通过证、症反应疾病全过程并具有一定规律、愈合及发展趋势的综合诊断。

中医辨证论治的内容

1急则治标:心理急诊最重要的是干预自杀。其次包括关注患者突出的主诉,照顾其感受,从求助者最需解决的症状入手,解决问题有易到难。

缓则治本:具体是“审证求因”。(外感、内伤、饮食、劳倦、情志)包括继发和原发、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

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前者指相同的病症出现不同的证候时采用不一样的治疗方法。后者指不同的病症出现共同的证候时采用相似的治疗方法。

3扶正却邪。

中医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

1语之其“善”。(循循善诱)

2开之其“苦”。(压抑、愤怒、委屈、苦恼)

3导之所“便”。(替对方着想,满足合理要求)

4告之其“败”。(危害后果)

中医心理治疗方法

1正治法

2反佐法

3 情志相胜或相克法。

如郁证时出现“肝火上炎”证候,采用“悲胜怒”的方法,出现“脾虚气结”的证侯,采用“怒胜思”的方法。出现惊恐症候,可采用“习以平惊法”来治疗。但情志相胜或相克之法不应机械而论。

常见情志疾病的中药治疗方剂或中成药介绍

 

案例讨论

 

案例部分 一

 案例介绍 来访者为高二女生,自称很痛苦,并说自己的痛苦写在了带来的日记里,咨询师从日记中发现:一月前把暗恋班长的情愫透露给要好的女同学,数天后该同学说“班长嫌你脸上有青春豆,不讨人喜欢”。闻之顿觉羞愧难言,无地自容。随后频繁就诊于各大医院的皮肤科,疗效均不佳,家人对来访者为“青春豆”之事频繁就医甚难理解,时有埋怨指责之言。其渐现情绪不悦,少语寡欢,心烦易怒,头痛时作,两侧乳房胀痛症状,学习效率下降。两周前从其他同学处得知班长和该女同学好上了,再生愤懑怨恨情绪,即痛恨同学无情,又责怪自己的“青春豆”,萌发消极厌世之念,曾有割手腕自尽的想法,但因惧怕疼痛而弃之。来诊前一天偶然从镜子中发现“青春豆”越长越多,决意了却终生,赴大桥上打算投河自尽,被好心人发现劝止。今在母亲陪同下来院进行心理咨询。除偶有痛经外,无其它重大的内外科疾患,否认有精神疾病的家属史。

母亲补充资料:女儿幼时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不用大人多操心,但就是太好强,脾气也不怎么好,喜欢什么事情都要顺着她,不如意的话易赌气,有时躲在房内或躺在床上两天不理睬人。父亲“惯着她”,总认为女孩子耍性子没啥关系。(父亲为某地驻广东办事处的领导,平时难得在家)这孩子心底善良,还经常拿自己的零花钱资助一些困难的同学,但不会处理同学间的人际相处,高兴起来要么和同学好的像一个人,要么为一些琐事和对方吵闹的形同路人。进入高中孩子的饮食发生变化,正餐吃的不多,偏好食“肯德基、汉堡包”及冰冻类的饮料。这次孩子因脸上的“青春豆”出现寻死自尽的行为我们很难理解,也很着急害怕;她的班主任说问题很严重;女儿也认为是心理上有疾病;故今天来心理咨询。

舌诊:“舌质红,苔黄稍干腻”;脉象:“弦数”。

EPQ示:E60分;N65分。SCL—90 示:压抑敌对2.69分;抑郁2.33分;偏执2.11分。

 

讨论:1对该案例有何感受?

 

2假如你接诊干预的步骤或思路是什么?

 

3中医心理辨证论治内容之一“急则治标,其标是什么”?“缓则治本,其本是什么”?     

案例部分二 

首诊干预过程摘要 : 

医:你为何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来:没有人会喜欢我了。

医:你有什么理由证明不受别人喜欢?

来:脸上有“豆豆”。

医:班上有其他同学长“豆豆”吗?

来:有好多人。

医:干吗他们没有因此自尽?

来:他们没有失恋过,没有痛苦。

医:你的恋人是谁?

来:那个移情别恋的人(指班长)

医:你与那个“移情别恋”的人明确过恋爱关系吗?

来:沉默几秒后很无奈尴尬地说“没有”

医:既然没有明确的恋爱关系能说是失恋吗?

来:我……我不知道,但痛苦是真实的。

医:这么说你还不明白痛苦的来源却要结束生命?是这样吗?

来:嗯……是的,不是的,不是的(显得有些矛盾和焦急)

医:看来你对这个问题还有许多话想要说……(等待)

来:这时来访者出现呼吸急促,齿咬下唇,双手紧握、发抖,10多秒后抽泣,随后又嚎啕大哭,并说“我很她”……

医:(适时递过餐巾纸)请你谈谈“她”……

来:呜……我不想谈,她太可恶了,呜……

医:或许这就是你痛苦的来源……

来:情绪稍平稳后点头示意,诉:干吗自己喜欢班长,还造谣说他不喜欢我,真的好可恶、好可恨哎。

医:为此你十分苦恼,想不通。

来:我受不了她在同学面前这样贬低我,只能这样了(指结束生命)

医:噢……你是为了这个可恨可恶之人,可你曾说是没有人喜欢你才想结束生命的呀?

来:我……我也说不清,反正也无啥办法;脸上的“豆豆”总也好不起来。

医:“豆豆”消失了你俩谁漂亮?

来:我不比她差,她肥的要死。

 

医:如果结束生命谁更高兴?

来:是她。

医:“豆豆”消失不了谁更不高兴?

来:是我

医:假如做使自己高兴而让她不高兴的事你愿意吗?

来:嗯(点头示意)

医:你决定怎么做了?

来:(思索后讲)你的意思就是要我好好活着,治疗“豆豆”,可之前我用了好多药都没啥用。

医:知道为什么没用吗?

来:停顿了一下后说:可能和我心情不好、不开心有关系。

医:很高兴你能这么想,也和我的法看一致,说明我们共同找到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你刚才还说反正也无啥办法;脸上的“豆豆”总也好起来,现在还这样想吗?。

来:摇头表示

医:如果你好好活着;配合咨询;下一步采用心理学及中医的方法进行情绪方面的调整,相信通过我俩的工作完全可以解决“豆豆”问题。

来:谢谢;谢谢;我一定配合。

 

急则治标:心理急诊最重要的是危机干预(自杀或伤害他人)。其次包括关注患者突出的主诉,照顾其感受,从求助者最需解决的症状入手,解决问题有易到难。

缓则治本:具体是“审证求因”(外感、内伤、饮食、疲倦、情志等)。包括继发和原发性疾病。

 

讨论:1请指出访谈中是怎样进行危机干预的?

 

2那些内容体现了中医心理疏导的原则?

 

附:心理疏导的基本原则

1语之其“善”。(循循善诱)

2开之其“苦”。(压抑、愤怒、委屈、苦恼)

3导之所“便”。(替对方着想,满足合理要求)

4告之其“败”。(对己对人的危害后果)

 

案例部分 三

 

讨论:诊断及依据?

 

中医诊断病名:郁症

辨证分型:肝火上炎型

 

附西医诊断:自杀(急性抑郁发作)

 

诊断依据:

 

1病程时间:病程持续近一月,加重1天。

2症状表现 :情绪不悦,少语寡欢,心烦易怒,头痛时作,两乳胀痛症状,学习效率下降,厌世自弃。

3 心理测查:SCL—90压抑敌对2.69分;抑郁2.33分;偏执2.11分。艾森克测验:胆汁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属攻击性人格。中医认为太阳型偏向肝火类体质。(先天禀赋结合后天的抚养因素是形成肝火类体质的基础。该案例痛经、皮疹和饮食结构失调相关。)

4舌诊、脉象和病症相符。

 

介绍:中医是如何认识“郁症”的?

 

“情志”因素影响气机的许多病症中,以肝气失调最突出,临床上常见的是“郁症”。它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善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阻等为主要症状。“郁”有“积、蕴、滞”等含义。

《内经》无“郁症”之名,但有“五气之郁”(指外邪)的论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折之,水郁泄之”。《金匮要略》指出 “郁症” 有“脏躁”及“梅核气”两种证侯。至金元时代朱丹溪明确地把“郁症”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来论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弗郁,诸病生也”。提出了“气、血、食、痰、火、湿”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治疗方剂。明代《医学正传》首现采用“郁症” 作为诊断名称。以后,医家将“五气之郁”称为“因病而郁”,将“情志”所致的郁,称为“因郁而病”。后者分为:“思郁、怒郁、忧郁”三种。“郁症” 的所含范围和现代精神医学所指的抑郁症、神经症、癔症、更年期综合症等基本上相吻合。

“郁症”的一般机理:“情志过及” → 肝气郁积或脾失健运或心失所养。

 

该案例的中医心理学病因、病机是什么?

生理性病因(肝火类体质)、社会学原因(所愿不遂)和认知原因(忧思多虑,愤懑恼怒)共同因素作用下:(病机)→“肝气郁结”(至情绪不悦,少言寡欢,两乳胀痛)→“气郁化火、扰心 ”(至心烦易怒) →“火性上炎” (上窜巅顶头痛、至脸部热甚而皮疹外溢) →再燃“急火攻心” →“心无所主”,→“神无所依”→自杀。

 

介绍:中药治疗“郁症”的原则:

 

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方剂:“柴胡疏肝饮” 合“逍遥散”为主方。(柴胡 枳实 甘草 白芍 川芎 香附 陈皮 栀子 丹皮 白术 当归薄荷 茯苓 煨姜)

 

案例部分四                        

 

中医心理治疗具体方案:

1急则治标。用心理疏导法首先干预自杀。(略)

 

2缓则治本。

 

首诊时医师建议住院治疗,家人认为疏导的效果还不错,要求暂予门诊咨询。第三天其母亲向咨询医师反映来访者消极言行消失,情绪比来咨询前显得平稳。她在家曾多次讲“一定要做使自己高兴而让她不高兴的事;医师说有办法治疗‘豆豆’;我想尽快地解决问题;”今在来访者催促下有母亲陪同再次咨询。本次咨询首先和家人讨论青春期孩子特别是女孩子的一些心理特征,指出埋怨指责孩子会带来的问题,针对来访者的个性特点提供一些沟通方法尽其参考。又和来访者交流了“青春豆”与“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的相关性,使其理解 “越长越多”的机理,同时讲解饮食结构失调如过食生冷食物、偏食对“青春豆”的影响,明白目前使用中药调理的作用途径和功效。最后请来访者进一步思考应对这次心理危机的方法是否正确,自己的个性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如何预防?带着思考下次独自来诊。

二周后来访者带来了书面材料,称:“豆豆”情况有好转趋势(好转30%左右),现在真切体验到愉快的情绪结合中医方法进行调整带来的益处,对治疗也越来越有信心。上次医师让其思考的问题其分析道:自己的个性不服输,“自尊心太强”,听到或看到不顺心的话和事容易发脾气,通过这件事情说明我这样的性格会导致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引发抑郁,按中医的说法易得“肝气郁结”的病症。但是我不知怎样来改变自己不良的个性。对此,医师首先指出有这种良好的愿望很可贵,然后解释“爱面子”和“自尊心”的不同,进而又问:“本次独自咨询有什么体验”?来访者答称体验到自己的问题可以自己来处理。咨询师肯定了体验来自行动的观点,主张要通过社会人际交往和生活实践所获得的体验来塑造个性。随后又从“移情易性”的中医学理论进行讲解,“移情”是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个性的优点、长处做感兴趣或有利于他人的事情,从中去体验乐趣和自我存在的价值,移情日久势必会促使个性产生积极的变化。你的优点是热情、聪慧、善良,乐于助人,请你回去结合优点再思考做些什么来改变个性。

在以后的咨询中来访者提出上小学时曾练过书法,后因学习负担重就终止了,想通过练习书法陶冶情操,并说最近练了10来天“豆豆”又好多了。咨询医师问:“除此之外是否还想到过其它方法”?来访者说想做一些志愿者或公益类的善事,咨询医师鼓励她试一试,试前做些准备,计划好方案,从周围信得过的人中寻找同伴一起活动并从中监督。两月以后来诊时称:“回去组织了几位同学每周赴福利机构进行志愿者活动,20天前又动员同学开展慰问汶川地震受难灾民的捐款活动,现在是学校志愿者团体的骨干,故脱落了中间的咨询,希望咨询医师谅解。此前赴医院看望某一受灾的同龄学生,其因地震带来下肢残疾仍然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很是敬佩,联想到自己觉的可笑。现在和该受灾同学结成了对子,想尽办法帮助她考上大学。以前我还说要做使自己高兴而让她人不高兴的事,这一点意思都没有;更要做使自己高兴而让她人也高兴的事才感觉到很快乐。咨询医师又问了情绪方面的情况,来访者称:以前太注意容貌把我害苦了,(青春豆还隐约可见)现在见到那位女同学也不怎么会郁闷不快,乱发脾气了,谢谢医师帮了我很多。事后嘱咐停中药调理,建议保持联系。

 

讨论:后期主要采用了中医心理治疗的哪些防治方法?

 

1心病还需心药医,解铃还需系令人。

 

2情志“相克”法。具体是金克木,“悲”胜“怒”。广义的悲是指忧患、关怀意识,和佛教的慈悲相通,并非是个人的自我中心在受挫下的悲伤。事实上该来访者参与了社会公益活动情绪大为好转,个性也得到了塑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