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针灸,其实针灸这个词是个复合词,包含两种手法,针刺与灸法。 针刺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针灸,灸法是什么呢? 首先“灸”是个形声字,声是“久”,形是“火”。《说文解字》里说“灸”有迫着之义,是迫着身体某个部位。根据形声字里有“火”,我们可知,这种迫着与火有关,因此“灸”可理解为贴近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熏烤。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贴近身体熏烤的疗法,有的人怕疼,有的人怕留下瘢痕。逐渐的用艾条灸与隔物灸取代了。 针刺(也就是现在的针灸)与艾灸,在手法上互为补充,调节的都是经络神经系统,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方法与刺激方式有差异。针灸刺激性强,是泻法中常用的治疗手段;艾灸作用比较温和,因此对穴位的渗透性比较大,是补法中常用的方法手段(艾灸也可以用作泻法,热证也可以艾灸,如热证中的发烧,可以用艾灸大椎穴来退烧。) 艾灸也是有禁忌症的,患者过劳、过饱、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的情况下不能施灸。重大的器官及大血管分布的区域,如颈部大动脉、心脏的区域,孕妇的腹部与腰部禁止施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