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遥远的文化情思

 程穆泽 2019-04-28

端午,遥远的文化情思

荷风细语
2017-05-31 阅读141

记忆中的端午节,离不开童年时姥姥家门前的那棵大槐树。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每年端午节前后,正是槐树花含苞待放之时,沁人心脾的槐花香弥漫着整条街道。每每这个时候,街坊四邻纷纷搬出自家的糯米和粽叶,大家团团围坐在大槐树下,有说有笑地包粽子,粽叶和槐花混合的香气,悠悠地飘散到很远很远……包粽子闲暇时间,老人们把坐在树上摘槐树花的我们喊下来,在手腕和脚腕上绑上五彩线,姥姥说,戴上它可以辟邪驱瘟。端午节当天,天色刚蒙蒙亮,我们便跟在大人们的身后,上山采艾蒿。民间有句谚语:'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把大捧大捧的艾蒿用红绳线捆扎好,插于门楣,散发芳香,驱赶蚊虫,年年如此。

时光荏苒,童年的端午节记忆犹新,而已入中年的我,此时在远隔千山万水的异国他乡,感受着遥远的端午情思,给出生在荷兰的三个孩子讲述着'端午'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星期天,按照惯例依旧和妈妈视频连线,妈妈拿出刚刚煮好的粽子,还有编织成粽子样的中国结,娓娓动听地给三个外孙和外孙女讲解端午的由来和习俗。看着三个孩子似懂非懂的模样,我一边用荷兰语和英语翻译,一边让孩子们学说有关端午节的中文词语。面对博大而精深的中国文化,语言的翻译有时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出生在荷兰,成长在荷兰,孩子们眼中的节日就是圣诞节、复活节、耶稣升天日......,在给孩子们对比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时候,我不经意地发现,复活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与耶稣升天日,在时间和民间习俗上有一些惊人的相似,比如,复活节和清明节都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东西方的民间都有祭祀、踏青等习俗;端午节和耶稣升天日都在仲夏,人们都会外出采摘植物,祛灾辟邪。难道这只是一种巧合?还是冥冥之中东西方文化之间本来就有着许多殊途同归的默契,人类在探索自然与生命的过程中本来就有着本源的相似性和共同性?

闻着棕香的端午,对于此时的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和喜悦,而是慢慢翻开的千年文化。这些由民俗衍生的文化,夹杂着人与自然的缠绕与和谐,夹带着时光流逝的美丽与哀愁。在中国历史上,唯有一个人的名字与一种民俗,一个节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屈原,这位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每年在这个时候让后人记起,每年在这个时候让子孙朝颂夜吟,每年在这个时候让华夏子孙追寻中国文化的源头,去触摸中国精神。以屈原的忌日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在浩浩荡荡又悠远深长的中华文化中,多了几分绵长的诗意,也增加了一份亘古的惆怅。

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们就象一粒小小的尘埃。一枚粽子、一杯雄黄酒、一条五彩线,加上奋进的龙船,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去问询古老的文化,去发掘它的华丽、它的厚重,它的空灵与悠远。读过唐代殷尧藩的《七律·端午》'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读过唐代诗人杜甫的《端午日赐衣》'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读过宋代诗人苏轼的《浣溪沙·端午》'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鬓',读过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感慨古人怡情怡性,有诗有酒有画,谈笑间酣畅淋漓。

我常常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而且能够有机会穿越时空,游弋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去思考,去领悟,从内心深处去了解和尊重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端午时节,室内有棕香,室外有花香,一杯咖啡在手,在地球的另一端,重新品读一个传统的东方民俗、一个绵延几千年的东方节日,一段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