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踪历史,探寻“中国风''对世界的影响

 程穆泽 2019-04-28
2018-09-09 

文:荷风细语

图片及音乐:网络



🌾🌾1️⃣🌾🌾

关于赛里斯的梦幻想像


东方与西方,两个代表不同人类文明的世界,千百年来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隔万里而遥遥相望,风情迥异却又脉脉相吸。古老的中国曾经是西方人心驰神往的国度,在当时欧洲人的心目中,遥远的东方有一个中心之国,那一片神秘的大陆代表着祥和、富足,它集中了人类语言所能描绘的一切美好的特质。


公元前四世纪,在古希腊的文献中第一次将中国叫做“赛里斯”(Seres),本意是蚕与丝,当时中国进入战国时代,产自中国的丝绸已经进入欧洲很长时间了。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所著的《历史》一书中写道:“东方文化是一切文化和一切智慧的摇篮。”


两千多年前,汉朝和古罗马并立于欧亚大陆的两端,分别代表着东西方的早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汉朝时的商人将精美的丝绸出口到古罗马,成为当时古罗马贵族最隆重最典雅的时装。有文献记载,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执行官凯撒大帝穿着一件中国丝袍去看戏,吸引了所有人,人们争相观看,赞叹不已。


公元三、四世纪,罗马帝国受到北方异族的侵扰,由盛而衰,赛里斯国更成为欧洲人向往的完美世界。史学家马尔塞林在《事业》一书中这样描述:“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有五谷杂粮、干鲜水果、牛羊牲畜,真是应有尽有,品繁而量重。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赛里斯人完全不懂得进行战争和使用武器,最喜欢安静地修身养性,所以他们是最容易和睦相处的邻居。在他们那里,晴空万里,皓月明朗,气候温和宜人,即使刮风也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和煦的微风。”



🌾🌾2️⃣🌾🌾

《马可·波罗游记》开启了欧洲500年的“中国梦”


第一个在中国生活并留下文字的欧洲人,是来自意大利的商人马可·波罗。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们在东方创立了大一统的王朝——元朝,并且将中国打造成了跨越亚欧的大国,这也使得东西方的交流再次兴盛起来。


商旅们带着震惊和仰慕之情踏上了东游之路,沿着丝绸之路,走进中原。年轻的马可·波罗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1275年觐见了元世祖忽必烈,并且在元朝宫廷服务了十七年。期间,他的足迹遍及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他看到了一个广袤、繁华、富足的中国,比如,他对前朝都城杭州的赞美:那里有黄金和彩绘装饰的宫殿,画舫云集、拱桥密布的河湖,还有遍身罗绮、乐而忘忧的百姓,不仅是“世界上最繁荣最有钱的城市”,更是一座“天城”。


回到意大利之后的马可·波罗,因为参加威尼斯与热那亚的战争而身陷囹圄,在狱中,他口述,经他人记录整理,完成了风靡几个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当时欧洲内乱纷争的残酷局面,与中国的稳定和繁荣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这部游记描述的景象也大大超出了欧洲人的认知,被视为虚构的文学。


在中国,元朝仅仅存在了九十年,马可·波罗看到的是汉、唐、宋等几个朝代累计起来的文明成果。十四世纪中期,传教士曼德维尔在其虚构的小说《曼德维尔游记》中,再一次描写了他脑海中勾勒出的富甲天下的东方神秘国度。两部游记梦幻般的文字,唤起了欧洲人对富庶神奇中国的渴望,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欧洲人航海探险活动及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3️⃣🌾🌾

“中国风”绽放在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巴洛克”艺术领域



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掀起了一股文化旋风,随着光阴的流转,在十九世纪逐渐淡去,但却化作了西方艺术设计领域的学术名词——“中国风”(Chinoiserie)而永恒存在。当来自中国的财富和物产唤醒了欧洲人无尽的想象,当这些想象绽放在艺术领域,并且融入追求壮丽和恢宏的“巴洛克”时代,注定写下华彩的乐章。


1671年的冬天,在法国凡尔赛园林,新添了一座造型新颖且别致的楼阁,虽然仅仅一层楼高,但在其檐口和转角处,贴满了出产于代尔夫特、纳维尔、鲁昂等地的瓷砖,屋脊和栏杆内排列着一排瓷瓶,强烈的艺术风格,仿佛中国青花瓷瓶的再现,却是不折不扣的西式建筑。


十七世纪是法国路易十四执政的年代,也是法国文明独领风骚的时代。原本产生于意大利的巴洛克艺术,也顺应时代潮流在法国缔造辉煌,巴洛克风格因此也被叫做“路易十四风格”。于是,舶来的中国艺术品如明珠般点亮着法国宫廷。


路易十四把他对中国文化的钟爱投射到现实,他不惜重金建造的瓷屋,代表了中国风设计的理念;1700年,凡尔赛宫廷迎来第一场舞会,伴随着中式八抬大轿的出场,路易十四身着中国传统服装,装扮成“中国皇帝”与贵族们见面。


当时的欧洲各国一切艺术和时尚都向法国看齐,于是,各国纷纷加入这场中国风设计的风潮中。中国风,最初以法语词汇Chinoiserie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之后,以法国为中心在欧洲各地传播。


中国风格,看上去一切都与欧洲的事物不同,但却与巴洛克的内涵相通:瓷器晶莹的釉色,漆器光洁的质感,锦绣繁复的纹样以及色彩变化……这些都符合了那个时代的艺术精神。这也是“中国风”能在巴洛克艺术中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



🌾🌾4️⃣🌾🌾

“中国风”营造了洛可可时代的异国风情


在恢弘的巴洛克艺术之后,一种轻快柔美的艺术风格——洛可可悄然兴起。洛可可风格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法国,洛可可(Rococo)是从法文Rocaille和Coquilles合并而来,Rocaille是一种混合贝壳与小石子制成的室内装饰物,而Coquilles则是贝壳。


1730年代,洛可可在法国高度发展,并受到“中国风”的影响,这种风格从建筑到家具,之后蔓延到油画和雕塑。如果说,庄严、富丽、辉煌属于巴洛克的特质,那么纤巧、优雅、繁缛就是洛可可的代名词。


随着欧洲人到中国开展贸易规模的扩大、传教士公开的信件,以及西方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推广,此时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比巴洛克时代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中国不再神秘而朦胧,但却依然美丽且繁华。东方世界鲜花盛开,人们使用华美的器具,过着闲适平和的生活,成为欧洲人心目中世外桃源般的理想国度。


中国艺术品绮丽多姿的图案,令欧洲贵族们目眩神迷,东方设计的奇幻、奢华、靡丽,恰到好处地诠释了洛可可灵动活泼的创造精神。“中国风”为洛可可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飘逸优美的异域色彩,也为洛可可增添了一抹闲适的情趣。


让·安东尼·华托(Jean-Antoine Wattean)是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他擅长营造细腻、优雅的格调,在他为数不多的“中国风”作品中,奠定了绘画艺术中“中国风”的基调和模式。他所绘制的中国人物风姿绰约,花鸟元素已经具有了国画的韵味,因而他笔下的中国更具有一种梦幻般精致浪漫的气质。


在华托众多的追随者当中,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逐渐探索出独特的风格,将洛可可发挥到极致,在布歇早期作品中着意表现包涵中国元素的欧洲生活,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之后,他创作了两幅油画。1739年的《早晨喝咖啡时间》(Le Dejeuner)描绘一家人进餐的场景,精细地刻画了壁炉两侧的器具和饰物,特别是左侧有一座弥勒佛像;而1742年的《化妆》(La Toilette),展示出闺阁内俏丽雅致的装饰风格,一座中国式花鸟屏风成为室内最大亮点,衬托出贵族女性的审美品位。

从十八世纪初叶到十八世纪中期,是启蒙运动的全盛时期,短短五十年间就出版了599部关于中国的著作。文艺复兴和理性启蒙时代,是欧洲人怀着对美好时代的向往,进入科学与艺术革命的时期,这是“文明的(欧洲)世界开始钟情于中国的转折之时代”,西方人对中国事物的热情促使他们在艺术与生活中模仿中国风格。


当时的中国影响了欧洲最时髦的生活方式,中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精致的瓷器,飘逸的丝绸,回味醇厚的茶叶,它们不仅丰富了西方人的生活,也改变和引导了西方人的生活风格。


在文化上,神秘的东方也满足了西方人最浪漫的想象。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从未到过中国,但他的童话故事讲到中国的有十三篇之多,他把“最神奇美丽的想象给了中国”。诗人歌德更是毫不掩饰自己对东方的向往,他在《东西诗集》开篇的第一首《希吉勒》中写下“逃吧,遁入纯洁的东方”的诗句。


中国文化中温暖、祥和、幸福的气质,完成了欧洲对于东方的美好想象,这种热情表现出了人文主义的情怀,蕴含了对古代文明与人类历史的关注与敬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