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风流韵话红楼

 程穆泽 2019-04-28

诗风流韵话红楼

荷风细语
2018-11-08 阅读1107

文:荷风细语

音乐:《枉凝眉》

图片:网络

🌾🌾🌾1⃣🌾🌾🌾

红楼人物:因诗词而优雅

古典名著《红楼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而且是一部“诗化的小说”,我们在品读作品的同时,更多的是在赏诗。

《红楼梦》中大量的诗性描写、诗词创作和诗歌活动,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厚重的文化流动感,让人在感叹人物命运的同时,触摸到一种古朴优雅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卷首,还是小说中的人物描写、人物对话、人物活动,以及环境描写、情节发展等方面,处处有诗,人人会诗。

《红楼梦》中的人物几乎是由诗人组成,他们组诗社、吟咏诗词、题额拟对、制谜行令……诗,成为他们生命的象征,充分表现了当时的一种优雅的文化气息。

综观《红楼梦》,诗词可以说是小说的灵魂,如果剥离其中的众多诗词,小说便失去了韵味。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所指的就是《红楼梦》把诗词的韵文文学与小说的叙事文学融为一体,诗意与写实并存。

在《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以及周围的人物都有一定的诗词素养,尤其以林黛玉和薛宝钗的诗才最上。曹雪芹在塑造这些人物的时候,常常以诗才和诗情来品评人物的高低。

林黛玉作为作者最钟爱的人物,也最接近曹雪芹本人的气质。黛玉始终生活在诗的意境之中,她一生的行事都与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她“以诗见性”,锦心绣口,清清净净,远离现实,可以说是“诗一样的女儿”。

最能体现林黛玉诗性的是《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充分表现出了林黛玉高洁孤傲的性格,她借诗词寄相思、诉衷情、抒感慨,以诗意化的方式升华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与林黛玉孤高自傲、脆弱伤感相比较,薛宝钗则是贤惠宽容、安分随和的大家闺秀的典范。薛宝钗的诗词也体现出了与林黛玉的诗词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描写共结海棠社咏白海棠,众人取同一题目吟咏同一对象,表现出不同的诗风。

宝钗的诗是这样写的:“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主人的珍爱之情,烘托了白海棠之美,接着含蓄委婉地描绘了白海棠的淡雅娇美,最后用拟人的手法点出白海棠的品性。这首诗语意委婉,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白海棠的那种淡雅清洁、亭亭玉立、静默无言的情态,正是薛宝钗个人形象的自我描绘。

而黛玉的咏白海棠诗却是另一番韵致,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归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这首诗语意清晰,借描写白海棠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一种娇弱多愁的少女情怀,这正是黛玉的自我描述。李纨评价这首诗“风流别致”,言外之意便是诗如其人,体现了黛玉潇洒孤傲、外柔内刚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

《红楼梦》中完成过诗词作品的女性有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李纨、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薛宝琴、邢岫烟、李纹、香菱等十几人。她们读书作诗、结社联吟、交流文学、启迪才思、酬唱娱乐……既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也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2⃣🌾🌾🌾

红楼故事:因诗词而多彩

《红楼梦》中的诗词是与塑造人物、情节发展融为一体的,这就使得《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具有整体美。书中人物因为各自的性格、修养、爱好、境遇、志向等方面的不同,写出来的诗也“迥乎不同”。从这种意义上说,《红楼梦》诗词的写作难度就更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红楼梦》诗词所涉及的文化层次也更宽泛,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化,形成了一种复合多元、高格调的文化积淀。

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看到金陵十二钗的册子,听到十二首曲子,这些奇妙的想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可以从中看出与《离骚》在文化气韵和艺术流变上一脉贯通。

众人同咏白海棠,可以看出林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薛宝钗淑女端庄的姿态,史湘云的温厚怜人,贾探春的善感浅愁……这些都是汉乐府民歌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艺术手法的巧妙运用。

魏晋南北朝时的文化韵味在《红楼梦》诗词中也可品出。《菊花诗》、《桃花行》、《柳絮词》、《葬花吟》、《红梅诗》等等,词藻华丽、情真意切,显现了古雅的文化情调,具有深厚的古典诗词的底蕴。

《红楼梦》的诗词更富有唐诗宋词的意境。关于诗词在文化上的师承性,曹雪芹借林黛玉之口有一段精彩的诗论。第四十八回,香菱住进大观园,到潇湘馆求林黛玉教她作诗,林黛玉说:“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林黛玉又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当香菱说:“我只爱陆放翁的‘重簾不捲留香久,古砚微凹聚磨多’,说得真切有趣。”时,林黛玉说:“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林黛玉接着说:“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了。”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曹雪芹对诗词文化的重视和追求了。

元曲对《红楼梦》诗词的影响也非常深远。《红楼梦》第二十三回的标题就是:“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惊芳心”,可见曹雪芹对《西厢记》和《牡丹亭》的欣赏。

林黛玉所做的《唐多令· 柳絮》在风格、用词和情调等方面,与《西厢记》的曲词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红楼梦》的诗词中,可以品出元散曲的典雅味道,给人一种超凡脱俗、别有洞天的清新意境。

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看,《红楼梦》可以说就是一部诗化的小说,作者曹雪芹不仅在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诗词韵文,同时也用诗的手法来写小说。

王国维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

王国维将曹雪芹与历代杰出的诗人相提并论,因为曹雪芹和所有清代文人一样,熟读古诗,首先他就是一个诗人,而且是杰出的诗人,所以他用诗才去写小说,《红楼梦》可以说是曹雪芹“诗才、诗词成就、诗词风格的卓越表现”。

🌾🌾🌾3⃣🌾🌾🌾

红楼内涵:因诗词而丰富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在中国文学史上树立了一座艺术丰碑。其中的诗词曲赋作为《红楼梦》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密不可分。

诗,是大观园里充满生气的灵丹妙药,饮酒作诗、以诗传情、赋诗填词……每个人的诗作各具特色,诗如其人,或风流别致,或含蓄浑厚,或清新潇洒……

人物的个性化,在诗的个性化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的个性化,又为人物的个性化提供了依据。诗随人出,诗即其人,惟妙惟肖。

黛玉作《桃花行》,“宝玉看了,却滚下泪来,便知出自黛玉”。宝琴诓他说是自己写的,宝玉说:“这声调口气迥乎不象,妹妹虽有此才,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伤,作此哀音。”

黛玉的《秋窗风雨夕》、《题帕诗》、《葬花吟》等诗篇,都十分细腻地表现了她不屈又不安、独立又孤立、热烈又悲凉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用来影射人物的命运结局,具有隐喻性、寓言性、宿命性的谶语色彩。《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正册、副册共十四首,这些判词好似人物命运演示的幻灯片,把黛玉、宝钗、元春、迎春、探春、惜春、熙凤、湘云、妙玉、巧姐、李纨、秦可卿、晴雯、袭人、香菱等人物命运真真假假地透漏出来。

《咏菊花诗》十二首也在凄清的色调中隐喻人物的命运。《咏白海棠》的作品,诗如其人,把大观园众女子的思想、情趣、品格和命运呈现得出神入化。

人物形象以情感人,而诗词是抒发感情最好的表达方式。《红楼梦》中诗化了的人物,以其强烈的抒情性,给人以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同时增添了委婉动人的美感享受。

中国诗歌有着古老的传统,从最早的《诗经》开始,诗性生活就深深影响着中国文人的心灵。每一个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都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把诗词当做小说的魂魄,小说的境界、人物的品格、诗意的形象……无不与诗词的巧妙运用水乳交融、息息相关。

诗词的隐喻性与叙事的纪实性,一虚一实两者结合,使得《红楼梦》成为一部流传千古的诗意写实古典名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