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诗话

 江山携手 2019-04-28
清明诗话

文字/陌上梦落
摄影/陌上梦落

                        
清明诗话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曰: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作为我国传统节日大约始于周代,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古称八风之一,清明风吹来,温暖清爽,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生机勃勃。郎瑛《七修类稿》卷子说:万物齐乎器。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岁时百间》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清明,三月节。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明时节,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是对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清明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清明时节,山坡上的桐树开出淡紫色花朵。桐花年年怨春意,不竞桃杏林。二候田鼠化为鴽。鴽,鹌鹑之类。田鼠,阴类;鴽,阳类;古人认为,阳气盛,阴物化为阳物。三候虹始见。虹是阴阳交会之气,日照雨滴而虹生。清明末到谷雨时节,雨量增加,气温上升,空气中的含水量增加,在明朗天气,有虹出现。清明花信: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清明出现较早的记载是在《淮南子·天文圳》中。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古籍《月令气候图说》记载:西汉以前,谷雨为农历三月节,清明为三月中;先清明而后谷雨,亦自后汉始。古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就春季气候变化规律来说,应该将清明置在前,谷雨放在后。清明源于清明风。春秋时《国语》中记载:一年中共有八风,其中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古人将一年中的八风都起了名字:东风叫明庶风、南风叫景风(亦名凯风),西风叫阊闾风,北风叫广莫风,东北风叫条风(又叫融风),东南风叫清明风,西北风叫不周风,西南风叫凉风。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正如宋陈元视《岁时广记》引《三统历》所言,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故清明期间,春光明媚,万物复苏,大地到处一片盎然生机。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按照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说法,二十四节气确定在《逸周书》中,《逸周书》对二十四节气有特别清晰的叙述。清明为节始于唐朝,但缘由却还是寒食,所以在《初学记》和《太平御览》中都只有寒食而无清明。扫墓是历朝所流行的寒食节时俗,始于后汉建武十年,由光武帝刘秀倡始,至今两千年 。清明节实际是清明节气、上巳日(农历三月三)与寒食三个时节的组合,扫墓是清明前一两天即寒食的内容,清明在寒食后,寒食春过半,花秾鸟复娇。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青团为寒食的食俗,清袁枚《随园食单》中写: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由此,在人们心中,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成为可以互相并称的名词。在很多唐诗中,清明寒食不分彼此,如陈润《东部所居寒食下作》云: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罗衮《清明登奉先城楼》云:四海清平耆旧见,五陵寒食小臣悲。烟销井邑隈楼槛,雪满川原泥酒卮。据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辇下岁时记》云:清明,都人并在延兴门看人出城洒扫,车马喧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云: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杜甫《熟食日示宗文宗武》亦云:几年逢熟食,万里逼清明。松柏邛山路,风花白帝城。宋代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就形象地描述了宋人清明扫墓的情形: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由此可见,寒食、清明节既是家家上坟、人人扫墓之日,同时又是生者相聚,亲友相会之时。
    
荡秋千、蹴鞠、踏青、放风筝、插柳等,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习俗。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东风插柳记清明,清明节插柳是自古有之的传统习俗,苏东坡曾有诗云:长恨漫天柳絮轻,只将飞舞占清明。宋代诗人方岳亦有这样的诗句:粥香饧白清明近,斗挽柔条插画檐。此外,晏几道、柳永等也有寒食节咏柳的不俗之作,如晏几道《浣溪沙》词道:二月风和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柳永的《木兰花·柳枝》词为: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夸得意。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终不似。清明插柳,一说是为了纪念名臣介子推,另有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说柳枝插在门上可辟邪,以庇佑平安健康。同时,人们将柳枝挂在门楣前,寓意家族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岁时杂记》中记载说:今之人,寒食节家家折柳插门上。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光州志》也记录了门上插柳:清明日,男妇各戴柳枝于首,门、檐、匾并插柳枝。至于荡秋千,更是闺阁女子们喜爱的游戏,唐代时十分盛行荡秋千。春日深深,莺啼花媚,宫里的妃嫔丫鬟们便都在御花园内荡秋千,风姿绰约,笑语盈盈。“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洗去沉寂秋冬的疲乏,于清明这日过欢盛节日。唐朝诗人韦庄的这首诗描绘出当年荡秋千时的欢快景象,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至宋代,李清照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古时,纸鸢的造型奇丽独特,最早的造型则是老鹰形状,后来演变为燕子形状,只是妃嫔贵族们玩的游戏。随着时间的变迁,愈来愈多的平民百姓也能把玩纸鸢。在《帝京岁时纪胜》中清人潘荣陛如是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踏青游园,也是清明节出城郊游的一种风俗。《武林旧事》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翻翻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清明节期间,正值气温回升,春暖花开,是踏青郊游的好时机。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论语·先进》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弓,咏而归。说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野浴、踏青的习俗。诗人王维有一首《寒食城东即事》的诗: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描写的正是清明踏青的美丽图景和欢快心情: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历史上写清明的诗文,大概以杜牧的《清明》最为著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这首诗中,杜牧轻描淡写,勾勒出了雨水纷纷杏花舞的淡雅画面,景象清新,境界优美。在二十四节气当中,清明是一直最受重视的节气之一。唐代诗人李嘉佑有一首《春日淇上作》的诗写道:淇上春风涨,鸳鸯逐浪飞。清明桑叶小,度雨杏花稀。卫女红妆薄,王孙白马肥。相将踏青去,不解惜罗衣。张继的也有《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黄庭坚《清明》诗云: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触景生情,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充满了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脍炙人口: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程颢的《郊行即事》写道: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诗人望风吹花落,临水沉思,劝世人珍惜友情,珍惜时光。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授,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柳永在这首《抛球乐》以写景物为中心,同时渲染出了浓厚的冶游气氛,营造出了欢乐协调而又生机无限的氛围,巷陌烟草,弱柳艳杏,宝马画轮,妙舞清歌。朱淑真的《浣溪沙·清明》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写出了女性视觉中江南清明的神韵。明诗人黄世康《新柳篇》写道:离亭欲折未堪折,昨夜回风复回雪。黯黯妆成寒食天,毵毵怯近清明节。这首诗即是对清明折柳习俗的生动描述。清代李渔《清明节一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则写出了离乱年月又当清明的迷惘、悲沉。在这个明媚的节气里,我更喜欢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时至清明,已是季春,江南已是拆桐开尽莺声老,而北方,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景色宜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乱花渐欲迷人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小巷深处,落花门巷家家雨,满溪红片向东流,到了惜春时节。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杏花已飘零殆尽,春雨濛濛中,桃花红,李花白,连翘黄,丁香紫,斑驳的春色洇染成一幅唯美的水墨画。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色之美者惟海棠,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苏轼的名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更让人遐想联篇,后世有人说东坡平生一恨事是海棠无香,恐怕是对诗人的误解,海棠浅红而不妖艳,洁白而无哀伤。石崇当年曾感叹,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张爱玲也曾在书中言道:“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无骨,三恨红楼梦未完。世人皆以海棠无香为憾事,有人说,海棠暗恋去了,它怕人闻出心事,所以舍去了香。反而有一种凄美之感。凌晨四点醒来,看到海棠花未眠。川端康成说: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此时此刻,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清明时节樱花如云似霞,“盛开怒放的夜樱,涌出山谷的满月。二者邂逅的瞬间,即是人世生命的完美。”


                         2018.04.05
清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