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警惕:期中考以后,孩子出现这5大表现,将是成绩越来越差的迹象!

 如水138 2019-04-28

最近,期中考试结束了!而“万家欢喜,万家忧”的模式正在开启!

在中国“一万个学生的眼里都有同一个妈”,因为学习成绩已经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评判标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似乎什么都好。

父母口中羡慕的对象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其实,并非别人家的孩子一定就比自家的孩子优秀,就像孩子成绩下降,不一定就是智商不如别人。

有时候,很多孩子身上出现的大问题,多数都是父母忽视、轻视,甚至,习以为常的小问题。

如果,你家的孩子在考试后,或者,平时学习中,经常出现以下5大现象,请先别慌责骂,而是早点重视起来,否则,未来一段时间里,孩子的成绩将会越来越差!


1

沉迷游戏世界,无法自拔!

最近,邻居张家出现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期中考试就考这点,还没有我给你一周的生活费高!”

“你准备以后跟手机过吗?下周没收,看你还玩不玩!”

······

周五小耿从学校回来后,张家便“炸开了锅”,整个楼道都能听见徐姐大嗓门的吼叫。

在我印象里,小耿平时成绩不错,在重点中学就读,今年初二,咋就成绩倒数了!

后来,才了解到,小耿沉迷上了网游,整天就惦记着“王者荣耀”、“吃鸡”,游戏的世界可比学习刺激、有趣多了。

因为,徐姐两口子都在工厂上班,每天起早贪黑的,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初一时,小耿还能考进班级前10,初二后,逐渐下降到20名左右。

这次,期中考更离谱数学直接不及格(58分),这可是头一遭啊!难怪,徐姐发这么大的火!

初中阶段正是孩子青春叛逆的旺盛期,网络游戏的诱惑力无限,孩子的自律能力又弱,加上家长不能及时重视、认真对待,各种电子产品很容易让孩子身陷其中,无法自拔。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是因为沉迷网游而耽误学习时,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 理性分析,避免吼叫、责罚,激化亲子矛盾;

2. 正确对待游戏,疏而不堵,不能把所有游戏都归结为“精神鸦片”;

3. 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帮孩子一起制定每日学习和娱乐的时间表,增强孩子时间意识;

4. 合理利用游戏正向的价值,引导孩子玩有益思维训练和增强知识的游戏;

5. 多花时间陪伴、疼爱孩子,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2

孩子爱熬夜、晚睡

前段时间在微博看过一个热搜话题:“95后大学生成为最缺觉一代”

有新闻报道,刚开学才一个月,在济南一所高校上大二的李同学就请了3次“病假”。辅导员以为是孩子身体虚弱,十分担忧,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他真正的“病因”竟是:熬夜起不了床,几乎每天都会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

就连“00后”新生一代,也开始加入熬夜大军行列,手机、电脑成为熬夜主因。

很多妈妈担忧道,孩子一到放假就像脱缰的野马,每天都要弄到十一二点才舍得上床睡觉,还有的孩子白天使劲的玩,到了晚上开始“用功”写作业。开学后,早上起来不来,白天上课没精神。

其实,孩子晚睡、熬夜,不仅仅影响学习效率,成绩下降,更严重危害身体发育,长不高,导致思维反应迟钝等。

医学专家认为,正常情况下:6-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10-11小时的睡眠,12-18岁的孩子需要9-9.5小时。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爱晚睡、熬夜,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父母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早睡习惯。如果,家长喜欢晚睡,看电视、玩手机,肯定会让孩子产生模仿、好奇心理,尽量给孩子营造良好睡眠环境。

2、睡前一小时,避免孩子大脑兴奋。不要让孩子睡前接触电视、手机等易兴奋的东西,家长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放轻缓的音乐等。

3、监督孩子提高学习效率,合理利用白天时间学习,不搞“疲劳战”。家长平时要做好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引导,提高摆脱学习效率,避免“磨洋工”。

3

偏科严重,成绩两级分化

孩子成绩好,当然会让家长省不少心,也会成为父母心中的骄傲。

“我家女儿英语特别棒,每次都95分以上!”

“我儿子数学成绩最拿手,比英语、语文高很多。”

“我家孩子不喜欢文科类的,理工学科还行!”

其实,很多家长在夸奖自家孩子时候,已经暴露了孩子身上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偏科!

也许,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偏科没啥,大不了以后不学这个专业就好,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开始偏科的话,不仅不利于整体成绩跌进步,甚至,养成习惯后,会产生严重的厌课、厌学现象。

尤其,像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知识体系越到后面越难,基础不打好,以后想要提升肯定难上加难,想考重点名校必然希望渺茫。

如果孩子出现偏科现象,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切忌盲目责骂,要及时帮助孩子分析,找出偏科原因,是听不懂、学不会,还是没掌握技巧、方法;

2. 积极和学科老师沟通,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4. 对于偏科的孩子,要从基础学起,先易后难,慢慢积累,找到提高成绩的秘诀。

4

学习无计划、缺方法,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习从来都不是一项容易的事,甚至,非常枯燥和艰辛。

从幼儿园到大学,甚至以后继续深造,一个人需要1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花在学习、专研上。所以,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没有制定长期学习的计划和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然不会有收获和成绩。

经常有家长反映,给孩子买的辅导书和真题册都没有看完、做完过,有的就只翻了几页就丢在角落积灰尘了。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现象,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告诉孩子制定计划和目标的重要性,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项事情完成度的比赛,让孩子有竞争感;

2. 制定奖罚制度,激励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其主动、自觉的意识;

3. 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有困难及时解决,缺乏方法找方法。

5

经常找借口,

“其实我都会,就是太粗心了!”

之前加入一个家长交流群,有很多家长反映孩子考试预估的成绩和实际分数相差很多,试卷一下来,才大吃一惊:

“这道题这么能错,我明明算对了呀?”

“哎呀,少写了一个零,小数点忘写了,多写了一个字母”

然后安慰说,是自己太粗心、不认真,而不是自己不会。但是,下次考试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该错的还是错,不该错的也错。

甚至,还有的家长为孩子开脱“罪名”,孩子就是改不了粗心、马虎的毛病,上初中、上高中就好了。

我想说,这些都是借口好吗?

因为,孩子考差了,表面看似是粗心、马虎惹的祸,其实是:基础知识不扎实;题型熟练度不够;技巧、方法不准确。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类似“粗心”的现象,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从生活小时开始,帮助孩子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做题后要检查;

2、如果“粗心”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原因,一定要帮孩子查缺补漏,夯实基础;

3、如果是考试做题慌张、时间不够的话,要在平时锻炼孩子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4、当孩子出现问题后,多给与关心、帮助,多沟通、鼓励。

6

其实,每次考试后,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家长更应该关注成绩背后反映的问题。

为什么孩子成绩会下降?

为什么孩子最近学习情绪低下、积极性不高?

为什么数学成绩一直提不高?

家长们也不要考试后,考差了就是一通臭骂,然后,盲目的报班恶补,“治标更要治本”,要从源头上找到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更要从源头上让孩子真正对学习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实,以上所列举的孩子学习上的不好现象,都是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的根本体现。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解决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不爱学习的难题?

今天有一节免费方法类精品公开课值得家长为孩子报名,从事多年方法技巧类研究的资深刘老师教您“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提高成绩,这几招很有用”!


这么好的课程,哪里可以听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