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白茶春茶笔记18】白毫银针和白牡丹的毛茶,毫香与花香如何转化?

 小陈茶事 2020-03-20

《1》

今天天气特别好。

是阴天。有舒爽的风,空气的湿度,也很低,只有百分之三十。

这种天气,对白茶来说,是最舒服的天气了。

这种有微风,湿度又低的天气,茶青们采下来后极不容易被渥堆,摊晾起来后又很容易干,叶脉们能顺畅地让水分离开叶片,保留下足够的养分,蒸发掉多余的水分,简直能加工出一场完美的白茶。

今天仍然是采白牡丹,没有什么悬念。4月初的时节,年年都是牡丹的盛大节日。

台地的白牡丹,荒野茶树的白牡丹,今天都有安排工人去采摘。

像袁天罡一样掐指一算,只要再过半个月,就可以试它们的毛茶了,很期待,期待台地白牡丹的花香与荒野白牡丹的野劲之间的碰撞。

那会是火星撞地球一般的激烈么?

看官们也很期待吧。

那就耐心等候吧,等候村姑陈的品鉴报告。

《2》

忘了说,今天降温。山上又开始穿羽绒服了。

人呆在山上,真的很冷。水管里放出来的水,冰凉一片,洗一下手,便能僵上五分钟。

这样的温度,茶叶也受到影响,不怎么发育了。看来,牡丹的采摘,要延长两天了。

并且这种冷,会让白茶树的应激系统快速启动,体内生出御寒的物质来。这些物质未来释放到茶汤里,便会让茶汤形成淳和,醇厚,稠滑的汤感。

白牡丹原来只是以香气清郁而著称。

今年在白牡丹的盛季倒春寒,未来的白牡丹茶汤里,不但留住了浓郁的花香,还令会汤水较之往年,变得稠滑、甜美。

想想,就是一件极美妙的事。

上山的途中路过竹林,看到竹子一夜间破土而出,极想下车去把它挖走,又苦于没有工具,而作罢。

山间无聊,采个野果,挖个笋,便是打发时间最好的方式。

看来,我愈发适合这片山,愈发像个合格的村姑了。

《3》

看够了采茶,今天不去茶园。

S师傅看我闲着,笑呵呵地给我找事做——拿出五六批白牡丹毛茶来,让我试茶。

然后,他去盯着采茶去了。

这个狡猾的家伙。

试茶这么辛苦的事,居然就这样摊派给了我。

善良的S师嫂看我要试这么多毛茶,怕我醉茶,拿出了两大包炒米糖来,真是个贴心的好嫂子。

于是,在这个降温的天气里,在这个室外温度只有10度的中午,村姑陈认命地坐下来,开始测试S师傅2019年的新白牡丹毛茶。

为这些白牡丹接下来的萎凋进程,提供改良依据。

《3》

今天喝的第一款白牡丹,采自3月19号。

它的花香,是很足的,有点张扬的感觉。当然,现在是毛茶期,当烘干后,这香气会收敛一点,没有这么张扬。

但正因为所有白茶烘干后香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弱,故而,毛茶时花香张扬的白牡丹,成为成品茶后,才会照样拥有浓郁的花香。

到第四冲后,茶汤里涌出了毫香,它夹在花香之外,在这一冲里与花香同时出现,这说明,在这款白牡丹里,毫香并不弱,只是花香更浓,更强劲,它遮住了毫香。

第四冲时,持续大鸣大放般释放了三冲的花香,减弱了,于是,毫香少了遮掩,便痛快地释放了出来。

另外,这款白牡丹里毫香如此明显,也说明,这款茶在采摘的时候,茶农把等级控制得特别好,净是按不超出一芽二叶的标准来采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白牡丹身上芽与叶的比例控制得好,汤里的毫香才会明显。

在汤水方面,这款白牡丹的汤水是淳和的,在新白茶里,算是水感好的。至少不像某些工艺不好的白茶,毛茶时就淡薄得像白开水。

汤水里有明显的鲜爽感,还有青草味。等烘干后,这青草味便会随着多余的水分一起蒸发掉,不再显现在汤里。

这款白牡丹,总体来说,采摘等级偏高,花香高扬,淳和的汤水代表内质丰富。

是一款产区和工艺都到位的,极有潜质的好茶。

很期待,它烘干后,会是怎生一幅面貌?

会是相貌艳丽,体态丰腴的杨妃吗?

《4》

今天喝的第二款茶,是头采米针毛茶。

S师傅把这款白茶拿出来的时候,特别交待,你一定要认真喝。

我暗暗在腹诽,哪一次试茶,本村姑不认真的呀?

没想到接下来S师傅的话,让我茅塞顿开:今年的头采米针产量不高,建议不要买,收藏起来放三年再出货。到时候肯定品质惊人。

呃,存三年再卖,确定我的仓库不被贪恋这款头采米针美色的“登徒子”们挤断围墙么?

当然,玩笑归玩笑,经过S师傅这么一说,村姑陈试这款头采米针的时候,更加的细心谨慎了。

既是如此珍贵的一款好茶,那更加要珍惜它了。

专门去井里打了一桶新水,烧开了试它。

果然,S师傅姜还是老的辣。

这款头采米针,现在还没挑捡,针还有一些杂,长短不齐混在里面。但就是这样的毛茶,便已经体现出它的潜质来了。

香气是干草香,极浓,还有毫香,以及花香。上好的白毫银针所应该具有的香气,它在毛茶期,就全具备了。

汤色清亮,莹莹如白玉,汤面上浮着极密集的一层白毫,汤底,更是沉着一层厚厚的,白毫。

当然,烘干后,汤底这些白毫便不见了。但毛茶期便拥有如此丰富的白毫,当真是少见。可见品质卓绝。

汤感是稠滑的,搅动一下舌头,便感觉汤水似浆,缓缓划过舌面。又似一床丝棉被,轻盈罩住唇舌。

这是内质丰富的体现。

第五冲时,汤水里的劲道重重地显现出来。头采针的那种强劲的内蕴,霸气凌然,却又含蓄十足。

这般好茶,村姑陈一喝便停不下来,直直喝到了十三冲。

然后,微微有点醉了。

《5》

后来,又喝了三款白牡丹。

但都没有第一款感觉好。

这三款牡丹,香气有别。有兰花香型的,有夜丁香型的,有清郁花香的。都有独到的香味。

但水都偏薄,想来是时间未到,还要继续“深造”。

幸好,都是S师傅的手笔,品质是上乘的,不像某些工艺不好的白茶,有杂味、异味,渥堆味。

喝到傍晚,便醉茶了。

先是头晕。接着是眼花。然后,是肚子咕咕叫。

S师嫂说,我煮碗粉给你吃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能再写了,皮皮虾在等我呢。

明天见啦~~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19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系列文章

第17篇面对外省银针的大举入侵,福鼎茶农在想什么

第16篇:教你分辨外省银针和福鼎银针的区别!

第15篇:福鼎茶农的新变化:农残检测机!

第14篇:论小白茶的倒下!

第13篇:荒野白茶采摘正当时!

第12篇:以为买的是白毫银针,其实,它是牡丹王

第11篇:科普:从外观上分辨白毫银针和牡丹王

第10篇:哪来那么多抛荒和荒野白茶饼?

第9篇:路边,你方唱罢我登台的广告牌

第8篇:现阶段就上市的春白茶,慎买!

第7篇:采茶的从来都是老妪,哪来的少女?

第6篇:春茶季,那些关于福鼎白茶的认识误区

第5篇:讲讲白茶的第二级抛荒白茶

第4篇:那个穿茶服在茶园摆拍的,是不是你?

第3篇:你造吗?白茶,也会受原生家庭的影响

第2篇:头采米针缘何成为茶界网红?

第1篇:太姥山春白茶正式拉开序幕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