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与俄罗斯交锋150年,每个时期痛点都不一样

 昵称散步收藏 2019-04-28

一百多年来,日本害怕俄罗斯指数犹如一条波浪形曲线,每个时期痛点并不一样,且看红龙细细分析。

甲午战争之前,日本不仅怕俄罗斯帝国,而且还怕大清帝国。1886年北洋舰队定远、镇远、威远、济远四大金刚战舰访问日本,大清水兵与日本浪人在长崎港发生冲突,日本只能隐忍赔款了事。对于更加强大的北方邻居俄罗斯帝国,日本更不敢有半点冒犯,在1875年不得不放弃库页岛的争夺,把库页岛的控制权全部礼让给了沙俄。

日俄战争后两国军人合影,日本军人占据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利用《马关条约》赔款70%的资金扩充武备,逐渐有了挑战沙俄的底气。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一举歼灭了俄罗斯的太平洋和远道而来的波罗的海两大舰队,双方在旅顺通马克沁机枪开展绞肉战,各死伤数万,艰难地将东北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顺势收回了库页岛的控制权。日本虽然在日俄战争中取得惨胜,但面对巨大的伤亡还是会出冷汗,对沙俄并未确立心理优势。在苏联成立初期更是主动干涉俄国革命,也未占到多大便宜,双方在口水战与外交战中僵持了20年。直到1936年的诺门坎战役,日本陆军近距离感受了波波德冲锋枪与T28坦克的威力,让日本彻底丧失了与苏联在陆上对决的勇气,不得不选择南进政策。

诺门坎战役苏军俘获的日本94式超轻型坦

1945年8月8日至9月2日,经过炼狱般欧洲战场锤炼的苏联红军,仅用20多天就横扫了东北、半岛北部、千岛群岛与南库页岛。眼看苏联的虎狼之师就要登陆北海道进入日本本土,日本不得不在15日迅速选择向美国投降,如果再硬撑下去,日本恐将落下被一劈为二的下场。对日本来说,红色苏联、国土分裂与原子弹同样令他们恐惧。这一战,日军约有60战俘被苏联押送到寒冷的西伯利亚做苦力,到底有多少日本战俘在西伯利亚冻死、饿死或累死,俄罗斯至今都不好意思解密那段历史,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数字大概是20万。侥幸活着的人直到11年后的1956年才全部被遣返回国,对俄罗斯的恐惧被深深的烙印在37万归国战俘的心里,并遗传给了下一代。

冷战时期,日本虽然作为西方对抗苏联的最前沿,但他们保持了不挑事、不惹事的一贯低调。不像欧洲在柏林墙双方直接坦克对峙,日本协商美国将北海道作为缓冲地带,不驻美军,不主动挑衅。时至今日,俄罗斯每年例行的战略轰炸机绕岛巡航,日本方面还是选择的隐忍,除了拍照取证连个像样的驱离与紧逼动作都没有。为了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安倍成了出访俄罗斯最多的首相,送倭刀、送秋田,承诺开发投资,就是不敢武力较劲,对俄罗斯的惧怕已经镌刻到骨子里了。

北海道缓冲区

2018年,俄罗斯在南千岛群岛驻扎了一个中队的苏-35战机,而日本选择在临近北海道的三泽基地部署他们的第一个F-35联队。是的,高半代的战机才能让日本克服恐惧感,带来足够的安全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