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茂林之家 2019-04-28

杭州市余杭区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西依天目山,南濒钱塘江,是长江三角洲的圆心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0°09′~30°34′、东经119°40′~120°23′,东西长约63公里,南北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1228.23平方公里。余杭区从东、北、西三面成弧形拱卫杭州中心城区,东面与 海宁市、 桐乡市、 江干区交界,中部与 德清县、 拱墅区毗连,西部与 安吉县、 临安市、 富阳市、 西湖区相接。

地貌

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和 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以东苕溪一带为界,西北为山地丘陵区,属天目山余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大都在此。东部为 堆积平原,地势低平,塘漾棋布,是著名的杭嘉湖水网平原,海拔仅2~3米。东南部为滩涂平原,其间孤丘兀立,地势又略转高亢,海拔为5~7米。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滩涂4个类型,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谷地、河谷平原、水网平原、滩涂平原、钱塘江水域等9个单元。其中平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1.48%。

气候

余杭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3℃~16.2℃,年平均雨量1150毫米至1550毫米。因境内陆形不同,小气候差异明显,春、冬、夏季风交替,冷暖空气活动频繁,春雨连绵,风向多变,天气变化较大。常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雨量相对集中, 梅雨结束即进入盛夏,受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热、温度高、日照强、蒸发大,易有伏夏。秋季,秋高气爽,天气比较稳定。冬季,盛吹西北风,寒冷、干燥,如遇北方强冷空气,就出现寒潮。气候特征为气温适中,适宜双、三熟制。雨热同季,有利于叶茎类作物和瓜果生产。

水文

苕溪分为东苕溪、中苕溪、北苕溪、西苕溪。东苕溪源出临安东天目山海拔1271米高的马尖岗,一路向东,流经临安由 中泰乡入区境,经 余杭镇,在瓶窑镇境内汤湾渡接纳中苕溪,在龙舌嘴接纳北苕溪,三水合一,经瓶窑、德清至湖州市区与西苕溪会合注入太湖。全个长158.36公里,流域面积3276平方公里。

京杭运河,自桐乡大麻乡入境,流经博陆、五杭、塘栖、东塘、崇贤、云会、勾庄等乡镇,流入杭州市区。市境内全长31.27公里,流域面积667.03平方公里。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8.55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量为3.39亿立方米,河宽60~70米。常年水深3.5米。

上塘河,自杭州市 艮山门,经星桥镇入境,过临平镇,至海宁市盐官镇流入钱塘江。境内长11.38公里,河宽约20米,常年水深2米左右。

境内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相一致。全市平均年径流量为7.75亿立方米。苕溪平均年径流量为3.81亿立方米,东苕溪瓶窑站记载,多水年(1954年)年径流量20.76亿立方米,少水年(1978年)年径流量只4.24亿立方米。运河 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24亿立方米,上塘河为0.7亿立方米。

河流一般以4~10月为汛期,其中又以6~7月的梅汛为主,9~10的台汛次之。主要和降水量季节分配集中与否,以及降水期的长短有关,梅雨、台风期因雨量大、延续时间长,常形成山洪。大体而言,西部山区、半山区洪涝灾情多于东部平原地区。

从余杭境内吴家埠、荀山、小古城等遗迹的发掘表明,早在7000年~6000年以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

余杭之名,春秋时已见诸史籍,彼时属吴、越领地,战国中期属楚。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 秦灭楚,境内置钱唐(含杭州城区)、余杭两县,属 会稽郡(钱唐几经变更,到民国为杭县,余杭区系由原 余杭县和 杭县大部地域合并而成)。

西汉时, 余杭、 钱唐两县仍属会稽郡,钱唐为会稽郡 西部都尉治。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钱唐县为泉亭县。新 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余杭县为进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复名余杭、钱唐。

三国时,余杭、钱唐均入 吴国版图,属吴郡,隶扬州,钱唐县并为吴郡都尉治。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钱唐郡,改置杭州,州治初设余杭,次年移钱唐。大业三年(607年),又改杭州为 余杭郡,钱唐、余杭仍为所属。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余杭区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余杭郡为杭州,为避国号讳,改钱唐为 钱塘。

五代后梁龙德二年(922年),划钱塘、盐官两县地各半及 富春县之两乡地置 钱江县,与钱塘县同城设治。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改钱江县为 仁和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 临安府,属两浙西路。钱塘、仁和升赤,余杭升畿。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临安府为 杭州路,钱塘、仁和、余杭属之。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朱元璋攻下杭州,改杭州路为 杭州府。明清延之。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余杭区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杭州府,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与余杭县同属钱塘道。民国16年废道制,实行省、县二级制,划杭县城区、 西湖、会堡、 江干、皋塘、湖墅等地,建立杭州市。

民国24年,设 行政督察区。余杭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杭县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29年,调整行政督察区,杭县、余杭均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36年,杭县改为省直属县;余杭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7月,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两县解放,余杭、杭县建制未变。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余杭区

1958年4月,杭县被撤销,属杭州市郊区。余杭县亦于1958年10月撤销,并入临安县。

1960年1月建立钱塘联社(县级)。

1961年3月,从临安县析出原余杭县境与钱塘联社合并,4月,钱塘联社撤销,恢复县建制,定名余杭县,县治设 临平镇。

1961年5月,留下划入西湖区。1985年,西行乡并入三墩镇。1992年,双桥乡并入三墩镇。1994年4月,撤销余杭县,设立余杭市。

1996年4月30日,九堡镇划归江干区。(同时或在此之后(未找到具体资料),下沙划归江干区)。

1996年5月9日,三墩镇划归西湖区。7月24日,蒋村划归西湖区。

2000年,余杭市辖23个镇、4个乡。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余杭区

2001年2月2日,撤销余杭市,设立杭州市余杭区。

2001年8月7日,设立余杭区临平街道办事处、余杭区 南苑街道办事处、余杭区 东湖街道办事处、余杭区星桥街道办事处。

2001年,余杭区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15个社区、61个居民区、505个行政村。

2003年底,余杭区辖4个街道、14个镇、1个乡,55个社区、262个行政村。

2011年8月17日余杭区正式调整行政区划,设立9个新街道办事处。

2

行政区划

编辑

杭州市余杭区概况

余杭区

余杭区辖14个街道: 临平、东湖、南苑、星桥、五常、乔司、运河、崇贤、仁和、良渚、闲林、余杭、仓前、中泰,6个镇: 塘栖、径山、瓶窑、黄湖、鸬鸟、百丈。区政府驻临平街道。

临平副城由临平·东湖街道、南苑、星桥、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运河、乔司、塘栖、崇贤组成,副城面积283.66平方公里。另有 余杭组团(余杭、中泰、闲林、仓前、五常)、 良渚组团(良渚、仁和)、瓶窑组团(瓶窑、径山、黄湖、百丈、鸬鸟)3个组团式城镇(街道)。

土地资源

余杭区余杭区共有土地12.26万公顷(183.97万亩),其中耕地4.53万公顷,占36.95%;林地3.8万公顷,占31%;水域面积1.25万公顷,占10.2%。

矿产资源

余杭区境内已探明的矿物有22种,其中膨润土、白云岩等大型矿床3处,钼铁矿、石英、凝灰岩等中型矿床8处。另有磁铁、锰、铜、锡、萤石、重晶石、天然气等矿藏。

生物资源

余杭区境内森林覆盖率为24.5%,人均森林面积0.04公顷。自然植被有长绿阔叶林、长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竹林、灌草等6个类型。野生植物主要有:竹类为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刚竹、浙江淡竹等竹林;树类有495种,分属77科,其中受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水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华东黄杉、水松、鹅掌楸、杜仲、夏腊梅、金钱松、福建柏。野生中草药80余种,人工栽培的20余种。人工栽培的作物中,粮油、经济作物超过100种,蔬菜有30类、120种左右。野生动物主要有 杜鹃、 黄鹂、 画眉等32种鸟类,华南兔、豹猫、野猪等23种哺乳类, 蝮蛇、大鲵、龟、石蛙、蟾蜍等两栖、爬行类27种,泥鳅、黄鳝、条光唇鱼等鱼虾类23种,昆虫855种。其中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灵猫、大鲵、穿山甲和鹗等,属省级保护的有 蕲蛇、 大杜鹃、 鼬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