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塘西古镇

 靓剑凛波书斋 2013-09-27
塘西古镇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个标准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2005年,全镇共辖28个村、502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镇区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全镇有耕地41921亩,鱼塘6290亩,桑地5870亩,果地10492亩,山林5743亩,茶地404亩。 

据现存的史籍记载,早在北宋以前,塘栖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村,渔民们三三两两在此散居,在此晒网休息。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通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唐栖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云:“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塘栖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栖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栖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栖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栖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栖人民公社塘栖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栖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栖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栖,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栖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栖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栖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塘栖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士荟集、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经一庐”等藏书楼名燥一时,还出了象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塘栖,崇学之风颇盛,据清光绪年间的《唐栖志》记载:塘栖在明代时共中进士15人、举人40人、五贡14人。在清代时,共中进士23人、举人64人、五贡43人。早在光绪九年,塘栖就开设有义塾,俗称“蒙童馆”,光绪十六年,塘栖设“栖溪讲舍”,仁和县令捐资以助,并立碑记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绪三十二年,栖溪讲舍改办成“栖溪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公私立小学相继创办,小学与私塾并存,学子们小学毕业尚需继续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战期间,曾因此办过中学,但时间不长便告停办。1956年,塘栖终于出现了当时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学——杭县中学。时至今日,塘栖镇已拥有4所中学、1所职高、1所专修学院和17所小学,04年年末在校学生为12652人。历年来,塘栖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塘栖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区普高中名列前茅。目前,从塘栖中学毕业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高级知识份子已达数百人。

塘西古镇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临平约13公里,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使其成为苏、沪、嘉、湖的水路要津,历朝历代以来,塘栖均为杭州市的水上门户。镇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个标准典型的江南水乡。镇区的东南有超山诸峰,素有“十里梅花香雪海”之称,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碧波涟漪的丁山湖形成了山水相映的迷人景观。2005年,全镇共辖28个村、502个村民小组、6个社区,镇区总面积为79平方公里,总人口近10万人。全镇有耕地41921亩,鱼塘6290亩,桑地5870亩,果地10492亩,山林5743亩,茶地404亩。 

据现存的史籍记载,早在北宋以前,塘栖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打渔村,渔民们三三两两在此散居,在此晒网休息。直到元朝张士诚拓宽了官塘运河以后,人们沿塘而栖,小镇才初现雏形。到了明代弘治年间,通济桥的构筑使镇区两岸连成一片,这才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集镇。光绪《唐栖志》中有着这样的记载:“迨元以后,河开矣,桥筑矣,市聚矣。”又云:“唐栖官道所由,风帆梭织,其自杭而往者,至此少休;自嘉秀而来者,亦至此而泊宿,水陆辐辏,商家鳞集,临河两岸,市肆萃焉。”由此可见,是秀丽的京杭古运河哺育了塘栖。 

塘栖镇在明清时富甲一时,贵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塘栖原属仁和县管辖,民国后成立了杭县,塘栖便属杭县管辖。解放前,塘栖分水南和水北两镇,水南属杭县管辖,水北属德清县管辖,两县隔河而治。1950年5月,德清县城关区双溪乡3村即原水北镇划归塘栖镇管辖,结束了两岸分治的局面。1958年,杭县建制撤消,塘栖隶属于杭州郊区,称杭州市塘栖人民公社塘栖管理区。1959年3月遂又隶属半山联社。次年,半山、拱墅两联社合并为钱塘联社,塘栖又属钱塘联社。1961年4月,钱塘联社与老余杭县合建余杭县,塘栖隶属余杭县。今随县制变化,属杭州市余杭区。1985年11月,因县境内拆乡并镇,原丁河乡并入塘栖,1992年原塘南、宏畔、超山三乡又一起并入塘栖,于是,地域、人口一起猛增,使其成为余杭区内的第二大镇。 

塘栖山明水秀,名胜古迹较多,自古以来就有着众多美丽的诱人景色。旧时,曾有栖溪十六景之说,分别为:芳杜菱歌、厂阴渔火、长桥月色、溪口风帆、永明晚钟、清流高阁、塔址芙蓉、北塘夜市、南山翠微、柳堂春晓、超颠远眺、溪河夜泊、翠河秋色、超峰雪霁、西浦斜阳、横潭渔火。文人雅士们纷纷为这些景色呤诗咏句,为那些景点增光添彩,留下了不少诸如“市门相向锁长虹,画舸奔云趁晚风”之类的佳句。历经沧桑,时过境迁,时至今日,那些昔日的胜景大都早已湮没不存。然今尚存的超山观梅胜景,则在新时期中焕发了青春。超山素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与江苏的邓尉、无锡的梅园齐名。随着旅游业的开发,不但重现了十里梅海的胜景,而且还建成中国第一印山;镇中心横跨运河的广济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1498年,系京杭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七孔石拱桥;广济桥下的郭璞井,传说为晋人郭璞所建;水北保存完好的乾隆御碑,系浙江省境内最大的石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南宋古庙、吴昌硕墓、三条半古弄、八字桥古街等等。为了充分挖掘塘栖的文化内涵,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事业,一个占地1200亩的“塘栖运河文化村”即将动工兴建,她的建成,将使塘栖古镇焕发青春,重现昔日那小桥流水的迷人风光。 

塘栖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文士荟集、文风颇盛。明清时便有“樾馆”、“传经堂”、“丹铅精舍”、“经一庐”等藏书楼名燥一时,还出了象劳格、朱学勤那样的著名藏书家。塘栖,崇学之风颇盛,据清光绪年间的《唐栖志》记载:塘栖在明代时共中进士15人、举人40人、五贡14人。在清代时,共中进士23人、举人64人、五贡43人。早在光绪九年,塘栖就开设有义塾,俗称“蒙童馆”,光绪十六年,塘栖设“栖溪讲舍”,仁和县令捐资以助,并立碑记念此碑至今尚存。光绪三十二年,栖溪讲舍改办成“栖溪两等小学堂”。民国期间,公私立小学相继创办,小学与私塾并存,学子们小学毕业尚需继续深造者多移步杭城。抗战期间,曾因此办过中学,但时间不长便告停办。1956年,塘栖终于出现了当时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完全中学——杭县中学。时至今日,塘栖镇已拥有4所中学、1所职高、1所专修学院和17所小学,04年年末在校学生为12652人。历年来,塘栖的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塘栖中学的高考升学率一直在区普高中名列前茅。目前,从塘栖中学毕业的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教授、学者、高级知识份子已达数百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