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智 近两年,数字经济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金融、科技与互联网的结合改变了原来金融服务的路径依赖。 面临纷繁多变的市场,以城市商业银行和农业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由于技术基础薄弱,举步维艰,赋能型金融科技公司则为这些中小银行科技实力和业务升级带去了新的可能。 4月26日,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联合金融壹帐通、埃森哲共同发布了《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下称“《报告》”),从战略、应用、组织、数据、技术、生态六大维度总结中小银行金融科技现状及痛点,并提出针对性的创新关键举措。 1 六大维度看“现状”及“痛点” 经济环境下行趋势下,中小银行在负债端吸储难度加大、资产端面临压力。监管政策一方面限制了中小银行的经营地域范围,使得城商行、农商行的信贷业务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区域限制;另一方面则不断强调中小银行 “服务小微、继续下沉”的责任与职能。 而在客户方面,除了面临客户需求快速变化的挑战,中小银行还存在获客场景缺失等问题。大型银行目前在零售业务和企业贷款业务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下沉趋势,对中小银行造成一定威胁;同时,领先金融科技公司以优秀的客户体验和创新性的产品抢占中小银行零售市场份额。 事实上,随着科技进步,国际领先银行已开始布局“银行4.0”数字化转型,提倡以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创新,通过技术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内嵌的银行服务;国内领先银行则步入“金融科技3.0”阶段,更加注重协同化服务、场景驱动式开发以及平台生态构建;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也深入应用层,以创新的合作形式与合作内容,更加深度地参与到金融业务中来。 然而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比较,银行业整体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趋势:科技与银行业务深化融合,并对业务起到更强的推动和创新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不齐的境况下,了解自身所处的行业发展地位则成为了关键之一。 《报告》从各中小银行的金融科技战略、应用、生态、数据、组织及技术六大方面展开调研,并对中小银行整体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级。 (来源:《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 报告通过调研发现,被访银行的整体评级为三级(共五级),得分为60.1分(总分为100分),大部分中小银行金融科发展水平处在三级到四级之间。六大维度中,战略、应用与生态评分较高,而数据、组织和技术方面则较为落后,这意味着被访银行对金融科技形成了初步的数据、IT和组织支撑,并基于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和认可,布局了一定数量的金融科技应用,但总体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来源:《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19)》) 具体到各维度而言,各种行业痛点依然十分明显:
2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十大举措 《报告》将银行业宏观趋势、国内中小银行现状及国内外领先实践相结合,提出十大针对性的核心举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