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一个普通读书者 2019-04-29

第38篇

读书杂谈之《庄子》

庄子:想要顺顺利利,遇到这三种人,最好不要跟他纠缠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为人处世,最害怕纠缠不清,这样最消耗人的元气。

天下之大,什么人都有。有些人你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无谓浪费自己的时间。想要顺顺利利,遇到下面这三种人,最好不要跟他纠缠。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1、没见过世面的人。

《庄子》曰:“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成语“井底之蛙”,就是出自《庄子》这句话。井底之蛙,一生都生活在井中,从来没有跳出来见过外面的世界。你跟它谈论大海,它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想象,因为它受到居住环境的限制。

同理,有些人一辈子都待在一个地方,很少去看外面的世界,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这样的人,就是没见过世面的人。

你跟这样的人讲道理,讲一些新鲜的观念,对方难以理解,或者跟你吵架,或者对你不屑,与其争辩不休,不如闭口不谈,因为你很难改变他已经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非他自己亲自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深入体会,否则说什么对他都是没有用的。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2、受认知局限的人。

《庄子》曰:“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天底下万事万物,各有性情。有些虫子,活到夏天,生命就结束了。对这种虫子而言,它就不知道冬天是什么东西。对夏天的虫子不能谈论冰,因为它受生长时间的限制。

同样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

原因,是认知的差别。有的人认知到了,他就相信;有的人认知不到,像那只夏虫不认识冰一样,他就打死也不相信。

两个认识不一样的人,大家都千真万确认定自己是对的,从而引发矛盾和冲突。生活中很多争吵,根本原因,都是因为认知的不同。

为什么古人强调“志同道合”?

因为“志同道合”的人,认知基本是一致的,这样的人在一起,无论是做事,还是讨论问题,都基本能达成一致,沟通顺畅,从而团结一心,诸事顺顺利利,谋事则多成。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从外表看,看不出一个人的认知,是否和你一致。

但是深入交流几句,就基本知道了。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些人,你跟他聊天,几乎都是唱反调的,或者沟通、交流很吃力。这种情况,说明你们之间的认知不匹配,若不是你的认知短,就是对方的认知短,或者两个人的认知都短。

而认知长的人,通常能包容认知短的人,他们可以随和,你想聊什么,对方就随和什么,他们跟谁都聊得来,也可以沉默不语。“善者不辩”,和见识相差太远的人辩论,争对错,是没有意义的。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3、执着于教条的人。

《庄子》曰:“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有的人读过一些书,受过一些教育,或者崇拜某一种教义,这样的人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是不懂得灵活变通,所以通常会陷入固执,被教条束缚而不自知。跟这样的人,也很难讲通道理。

庄子:这三种人,讲道理是讲不通的,遇到最好要绕道

工作,生活中,如果你遇到这三种,就不要跟他们纠缠不清,这是他们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是这三种人之一,从而改善自己,走出局限,打开新的视野。

每天解读一篇经典,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关注,和我一起坚持读书、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还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