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仁济医院赵晓菁事件:病人、医生、警方的动机与事实

 BOSS_TZ 2019-04-29

上海仁济医院的事,一直在关注,一条没敢评论,我总觉得,还没看到真相。

所幸者,四十年来读书颇多,从社会心理学到哲学,皆有所涉猎。所以坚信,这天底下,只要是人办的事,一定源自两个字:动机。

一直到今天整理好诸位在场亲历者的声音(文末),以及看过了当事人的材料,结合每个人的特点,找到每个人的动机根源,才敢作此文。


先说结论

“泼妇原理”的又一次淋漓尽致的表演。

病人不光身体有病,心理上至少也患有严重的“巨婴症”。还没有其它心理问题,暂未得知。单就这起事件来看,按照这位病人的心理状态,这个世界的规则是首先服务于他的。一旦这一规则受到挑战,可以先损害自己(在医生办公室撞头),再损害别人,进而破坏公共秩序,使用公共安全资源(报警)。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不在其考虑范畴,只要自己的行为完全释放,就可以了。

医生从头至尾,首先是无私帮助病人(第一次为病人看病非工作时间),然后合情合理告诉病人需要等待,在被病人无理取闹后,第一步是维护秩序(语言冲突),第二步是维护尊严(受到冲撞以后人类的自然反应),在病人将事态进一步扩大(报警以后),告知警方要首先完成工作,后被强制带走。

警方本身处理的是一起医院内的偶发事件,在公共场所挑起事端首先已经是破坏公众秩序。受限于基层民警的个人素养、性格特点,没有理清冲突的根源是首要原因,没有定义这是病人完全不配合医生的合理工作,看到病人报警、大闹就当做常规的打架斗殴案件处理;然后发出的警方通告中,刻意强调病人“肋骨骨折”,却不着重说明“骨折”与事件的因果关系,刻意强调“使用手铐强制传唤符合规定”,却没有对案件原由的基本定义。而“网传患者陈某无理插队与事实不符”的说法,更加刺眼,凡有常识,有求于人,是否应该以求助方的时间作为主要标准?医生不是在打游戏,不是在看电影,医生打断给其它病人的治疗,先为陈某看病就是合理?其它病人怎么想?这个地球不是围绕陈某一个人转。

所以说,结论是“泼妇原理”的又一次胜利:贵妇和泼妇吵架,泼妇必胜。因为嗓门大,因为不讲理,因为敢闹腾。这一次,贵妇火了,不让泼妇得逞,于是警察来了,把双方都当泼妇拿下了。事后发通告:“都是泼妇,拿的没错。”


推理过程丨先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几乎所有社会事件,上了网,为求“公正”,都要众说纷纭一番。各有各的出发点,各有各的态度立场,各有各的知识体系,所以任何问题的第一阶段,一定是简单的问题被复杂化。

这一事件,我们先按照最不利的材料(警方通报)做个还原:

病人就诊——材料不全——预约时间——再到达的时候医生在忙碌——病人向医生起冲突(医生没有首先冲突的条件和动机)——冲突升级为肢体冲突——病人家属报警——警方强制传唤医生——警方通报病人骨折

这个逻辑全部来自倾向请很强的警方通报,不存在问题。


「动机」是一切事件的根源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医生的动机:从帮助病人,到维护秩序,到维护尊严,直至被带走

病人的动机:从得到医生帮助,到强调预约时间,到使用冲突的行为强调预约时间,到使用报警手段强调预约时间,直至被带走

警方的动机:从接到报警电话,到出警维护治安,到强制传唤医生,到发出通告表示病人有肋骨折断并强调自己没错

医生说:“我没打人”。所以综合起来看:

1、打人的动机

医生有没有打人的动机?没有,因为医生很忙,病人很多。

病人有没有打人的动机?有,因为医生再忙,我来了,咱说好时间了,我按时来了。

2、说谎的动机

医生有必要说谎吗?毫无必要。这位赵晓菁医生,网上的资料多的是,没看到负面。也就是说这至少是一位有声望、有专业、有素养的好医生。这样一位医生,不可能不知道冲动的后果是什么。也就是说,除非在步步紧逼的条件下的人类自然反应有所体现,否则,医生的话是完全可信的。

患者有说谎的动机吗?有。但凡在公共场所,无视他人的诉求,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通常都有强烈的消极型自我特点,不能区分主体和客体,不能以客观的角度来审视反省评价自己,也不能认识到自己缺点和优点,或者模糊缺点,夸大优点,扭曲性自我肯定。这样的人,不需要刻意去说谎,他们自己认定的事实往往就不符合客观事实,也就是开口就可能是谎话。

警方通告有说谎的动机吗?有。面子。

原本以为,只有三四线的小城市,医闹能得逞,想不到,堂堂大上海,也能让医闹横行。


附:部分当事人材料及理性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