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被拷医生”,热点是如何炼成的

 聚力阅读 2020-06-28

今日

热点

上海“被铐医生”,一个热点新闻是如何炼成的

事件回顾

时间:2019年4月24日 下午3时许

地点:上海仁济医院胸外科门诊室

人物1:赵晓菁(该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

人物2:女性患者一名,男性家属一名,50~60岁,夫妻。

人物3:110 出警民警,哪个派出所的就不说了。

人物4:围观群众若干

道具:手机、手铐、执法记录仪

事件:

赵晓菁在接诊过程中,因患者家属多次插队而拒绝为其诊断,与患者一方发生纠纷。相关视频显示,在警方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也与民警产生了冲突。随后,民警采取强制措施(戴上手铐)把赵晓菁带回派出所—— 综合自网络

01
现场视频(片段)

视频中,人声嘈杂,但是还是可以听清几句指责民警的声音。医生被突然按到在地的瞬间,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起2017年9月1日在上海松江九亭发生的警察绊摔抱娃妇女的事件。

这一幕真让人肝颤!

02
事件起源:看病插队,到底有没有插队?

警方说法:

当事医生说法:

 赵:患者是一名女性,家属是一名男性,两人都是50到60岁,夫妻两个。(发生插队情况后),在我和护士的口头劝阻和严厉警告的情况,家属依然不依不饶地往诊室里闯,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医疗秩序,我们把他强行推到诊室外面去了。然后他又走进来,躺到了诊室地上。老实地说,他用强力的行为要冲破我们的劝阻,我们相对来说也用了强力把他推出门外。但是我想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正当行为,不应该作为民事冲突里的肢体冲突或者互殴。

就事论事:

“看病难”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城市越大、医院等级越高、医生名头越响,排队候诊的队伍越长。

医院人满为患,插队的患者不是好患者,不按排序接诊的医生不是好医生 。

笔者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年,按照本人在上海医院看病的经验,注意到了几个细节:

1,12时50分,是医生休息时间,该患者应该是加号进场。参考现场围观群众亲属爆料:

2,预约就诊时间,并不等于实际就诊时间。医院预约,往往是按照时间段来的,一小时约几个病人,这些病人要在预约的时间段前来排队候诊

注意:不管你是不是预约,都要排队候诊! 怪不得有网友说:你一加号的闯进去非要让看你,不叫插队叫插秧?

03
插队本是小事,咋就惊官动府成为热点了呢?

这年头,医生难做,不仅要给患者看病,还要教“巨婴”们遵守秩序。遇见插队的,医生一般都会劝阻,按照正常排队顺序进行诊疗工作,正常排队的患者也会在后面友好提醒,或者表示抗议。插队者往往会知趣地退后,回到队伍中正常排队候诊。

为了“老子优先“,能祭出“躺在诊室地上”的大招,这不是看病,是闹事!

如果躺在地上就可以不用排队,估计以后医院里到处都是躺在地上的人。

即便如此,也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简单的医患纠纷而已,全国这么多医院,哪天不在上演?

问题是报警了。报警也不是问题,民警到场只要向当事人、旁观群众了解清楚事实,现场说服教育,将矛盾消除于萌芽状态,尽快恢复诊疗秩序,这样,患者满意,医生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

问题是,现场民警搂不住火,激动之下把医生按到在地,上了铐子。 灭火变成了点火,小事闹成大事。冲动是魔鬼。(参照松江九亭警察绊摔抱娃妇女的事件)

上海电视台曾经有一档很有名气的节目,叫《老娘舅》,“老娘舅”在“吴语”区域是“和事佬”“劝架者”的代名词,甚至还是“分家”的裁判者。

其实,对于民间很多矛盾,更需要的是“老娘舅” 而非“终结者”。

这件事情上,民警不妨尝试当一下“老娘舅”,武力可以用来对付挥舞着西瓜刀的暴徒,对待拿着一把小刀治病救人的医生,一张嘴就够了。

04
越走越远,一则警方通报激起千层浪

警方通报:医生拒不配合传唤,仁济医院专家被拷走符合规定。

网友解读

联系上下文这意思就是赵医生当场暴走怒揍他呗,一个拿手术刀珍惜双手的医生突然开始咏春

一个快50的医生大庭广众之下给病人打骨折骨裂了。但是人家没指名是赵医生打的哦,他怎么骨折的还不确定呢,毕竟人家刚拍完片看的是胸科哦,但是赵医生的伤肯定是这人打的。

看到没,刚给人暴打至骨折骨裂的赵医生,没有中场休息,立刻开始以一敌多正值壮年的警察

这种“暴力狂”你们警察居然审讯一下就给放回来了????

病友解读:
赵晓菁
是个好医生

05
及时、真实、完整地披露真相,是应对舆情泛滥的最有效手段

上海“被拷医生”事件,之所以短短几日演变成全国性的热点,与相关部门信息披露的水平民众对真相的渴望有明显差距密切相关。

或许上面部分网友的观点是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而这种“片面”和“错误” 不真是基于网上一段两段不完整的视频和人云亦云的传言之上吗?

舆情,从来不会在民众得到完整的真相之前平息。

引用赵医生的话作为本文结尾:

赵:要相信上海政府警方和卫健委。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冷静思考这个问题,包括上海警方、卫健委、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都需要一个冷静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我来讲,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是小小的一点,我只是想把病人照顾好、诊断好、治疗好,这是我作为医生唯一该做的事情。

每个人都需要冷静,我们不需要这样事情成为热点。

点击进入【聚力·良品遇见健康生活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