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曾来海阳寻根…

 yt海的女儿 2019-04-29

文/曲延纯

19941023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首次回海阳寻根。在短短半天时间里,他回到盘石店村拜谒了母亲故居,看望了乡亲们,并与海阳县党政领导举行了亲切会谈。作为丁肇中教授回乡的牵线者,我至今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

丁肇中教授及其堂姐丁始瑗在时任海阳县档案馆馆长曲延纯(右)的陪同下瞻仰王隽英女士档案。

1

原来,1994年初,海阳县档案馆在全县开展征集名人档案活动。到4月底,海阳古、近代名人档案征集工作基本完成。其中有两位名人是丁肇中教授的直系亲属:一位是丁教授的外祖父、辛亥革命著名烈士王以成;另一位是丁教授的母亲、原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候补委员王隽英。他们父女二人,思想进步,事迹感人。海阳县档案馆为此专门建立了“王以成名人之家档案”专柜,并发起成立了“隽英政教思想研究会”。

2

 我当时担任海阳县档案局局长、档案馆馆长。为进一步丰富“王以成名人之家档案”,1994613日,海阳县档案馆给远在大洋彼岸的丁肇中教授写了一封信,并寄去王以成父女传略、手迹、遗物复印件和照片。我们在信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恳请丁教授向海阳县档案馆提供王以成先生、王隽英女士的档案资料;二是聘请丁教授担任隽英政教思想研究会名誉会长:三是邀请丁教授在适当时机回老家海阳看一看。

乡情如一坛醇醪,

撩拨着海外游子的心扉;

家书似一叶扁舟,

承载着故乡浓浓的亲情。

海阳县档案馆的这封信,打动了丁教授的心,也牵动了他的思乡情。于是,他决定利用回国开会的机会,回海阳看一看母亲当年生活的地方,也看看那里的乡亲们。

为了迎接丁肇中教授来访,海阳县档案馆对展室作了精心布置。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门上正中悬挂着“隽英政教思想研究会”牌匾,屋内所挂大量字画对联都是丁肇中外祖父和母亲的诗词手迹923日上午9时许,丁肇中教授来到档案馆,抚摸着外祖父用过的砚台、工作包和母亲用过的字典、针线笸箩,听着我作的情况介绍,热泪一串串滴落下来。他每到一件遗物前都停下脚步,仔细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并用摄像机一一拍下来。

丁肇中的外祖父

王以成(18771912),字箫九,海阳县盘石店村人,出身名门望族。他从小勤奋好学,虽生在官宦世家,却弃浮华、绝权欲。21岁以优异成绩考入登州文会馆。后来进入青岛工部局学习绘图。光绪二十九年(1903)东渡日本,就读于工手学校,专习土木工程。其间,他结识了国民党元老、山东同乡日照人丁维汾(丁鼎丞),并成莫逆之交。当时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广集革命人才。王以成经丁维汾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光绪三十四年(1908),他毕业归国后任津浦铁路工程师。宣统二年(1910),他远赴北京,任《国风日报》编辑,抨击时政,鼓吹捣君权、驱列强、复兴中华的政治主张。武昌起义后,他奔走于天津、济南、青岛等地,组建民军,欲光复胶东诸县。1912214日,他在率兵攻打诸城时,被清兵逮捕杀害,年仅35岁。

王以成文武兼备,诗文俱佳。曾作“箴女”诗一首,并以其诗句“隽笔绘宏图,英才锦绣程”开头二字为女儿起名。诗曰:

浩气贯长虹,长缨缚妖清。

炎黄基业,安如磐石。

神州山河,展现新容。

虎山巍巍,秋桐挺挺。

有凤来仪,喈喈和鸣。

俊杰英豪,壮志凌空。

允文允武,矢勤矢忠。

隽笔绘宏图,英才锦绣程。

吾女师之,庶乎近焉。

诗中的“虎山”指海阳盘石店的招虎山。虎山有凤来仪,系指他的女儿将要降生于招虎山麓,后来他给女儿起名“隽英”。王隽英就是丁肇中的母亲。该诗手迹至今在海阳档案馆完好保存。

王隽英(19081960

别号崆峒筱侠。父亲牺牲后,她被同盟会元老、日照人丁惟汾收为义女。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就读于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归国后与日照人丁观海结婚,生子丁肇中。王隽英历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四川沙滋区女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山东旅京妇女文化教育促进会理事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驻会委员、国民大会代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九·一八”事变后,她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募捐活动及抵制日货、打击汉奸斗争。1949年,与丈夫丁观海远赴台湾,同任大学教授。后侨居美国。1960年病逝。

在海阳县档案馆,丁肇中教授愉快地接过县政府聘请他为“隽英政教思想研究会”名誉会长的聘书,并用英文在留言簿上写道:“十分有幸能来到此地,一个对我母亲有着特别纪念意义的地方。母亲的生活和她的居住地,使我有可能获得今日的成就。”同时,他把一幅母亲的黑白照片赠送给档案馆; 并应邀在照片背面题字:“为纪念我的母亲,赠给海阳档案馆。母亲的一生,对我的一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短短的留言,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上午1030分,在海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陪同下,丁肇中教授来到山清水秀、花木葱茏的盘石店村,拜谒了母亲故居,并亲切地与乡亲们合影留念。

    由于公务繁忙,丁肇中教授下午2时便离开了海阳。

    这次陪同丁肇中教授回海阳的,还有他的堂姐丁始瑗女士。

1

1995年,海阳县出版了一本《锦绣海阳》大型画册。县领导叮嘱我“别忘了给丁教授寄一本”。我立即将这本大型画册挂号寄给了丁教授。19969月的一天下午,丁肇中教授从北京给我来电话,说:“我现在在北京,还想回海阳看一看,过两天我再跟你们联系。”并留下了他在北京的电话号码。我立即向县委、县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当晚,县长给丁教授打电话,代表海阳人民欢迎他再回海阳看一看。后来,由于会议日程安排太紧,丁肇中教授没能成行。为此,他感到深深的遗憾。

2

 1999731日,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之侄丁煜明博士专程来到海阳市档案馆,认真查阅“王以成名人之家档案”,并向市档案馆捐赠了丁肇中教授的八幅珍贵照片。

3

2005619日,丁肇中教授携夫人苏珊·丁(Susan Ting)博士和儿子克里斯托弗·丁(Christopher Ting)一行,再次回海阳省亲。这时,我已经从档案局长岗位上退下来,没有参加接待工作。后来听同事说,时任海阳市委书记李树军向其赠送了海阳市档案馆精心制作的他1994年回海阳省亲的相册。

丁肇中教授告别海阳前,他夫人苏珊·丁留言:“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丁肇中教授的儿子也留言:“我很荣幸有机会回到我祖母的故乡。虽然我很遗憾没有亲眼见过我的祖母,但是她真正为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深深地感谢当地政府为纪念她所作的一切。”



来源:今日海阳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