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

 新用户339933 2023-04-06 发布于山东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烟台晚报副刊“走近大家”栏目峻青篇

在我担任海阳市(县)档案馆馆长的八年时间里,先后两次见过峻青先生,且都跟《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密切相关。

峻青一生创作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各1部,短篇小说38篇,电影文学剧本5部,散文189篇,诗歌102首,文艺理论94篇,序、跋46篇,回忆录2篇,书信44封,共计400万字。其中,《马石山上》《老水牛爷爷》《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海滨仲夏夜》《秋色赋》《瑞雪图》《沧海日出》《雄关赋》和《蓬莱抒怀》等10篇作品先后被收入不同的教材中。

进入晚年后,峻青转向绘画方面。他画的梅傲霜斗雪,栩栩如生。可谓玩墨墨香,弄朱朱赤,信手拈来,天然所成。1988年3月,在深圳举办个人画展。1991年4月,应邀赴泰国曼谷举办个人画展,不少作品被珍藏和拍卖。

如此显赫的一位海阳名人,长期以来在本地档案馆中却无只言片语。

1993年11月,我由海阳县(1996年4月撤县设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调任县档案馆馆长。1994年1月4日的第一次馆长办公会作出了举办“海阳名人档案展览”的决定,并于当月10日发布了《海阳县档案馆关于征集名人档案的通告》。对征集范围、对象、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还通过广播电视、发送信函、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名人档案对四化建设的作用,积极争取全社会的支持。1994年4月9日,时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峻青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愿意捐赠个人档案。峻青的档案能保存到县档案馆,这是海阳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海阳县档案馆的光荣。

1994年4月17日,我怀着崇敬和虔诚的心情,叩开了这位胶东大地的骄子、一代文坛大家的门扉。峻青先生当时年过七旬,萧萧白发掩饰不住往年的俊朗潇洒,丝丝皱纹映现了昨日的沧桑风尘。喜见故乡人来,先生眉飞色舞、兴致勃勃,和夫人于康又倒茶又递烟,十分热情。

短短的寒暄,迅即言归正传,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我协助先生整理资料,听他讲述自己那不平凡的经历……先生对故乡人民充满感情,把珍藏多年的资料和盘托出,奉献给家乡人民。当我激动地接下先生15部(集)著作、40余份手稿和80多幅照片时(其中不乏珍贵孤本),不禁肃然起敬,钦佩不已。当我将海阳县人民政府聘请他担任海阳县档案馆终身名誉馆长的聘书交给他时,先生十分激动,豪情勃发,当即挥毫题词——“汇聚百川 集藏万代”。这是一位老作家、老战士对故乡人民又一次诚挚的奉献!

在此基础上,海阳县档案馆又经过多方面努力,迅即形成了《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而且是建馆以来的第一个名人专卷。

2001年秋天,峻青先生携夫人于康回到家乡。10月4日,我邀请先生参观了《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老人逐件审阅后,情不自禁地在留言簿上写道:“档案的搜集整理非常细致、完整,保存良好,是花了很大的心血和努力的。我看后非常感动、敬佩!”先生的留言使《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更加完美!

先生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两次与他相见的情景将伴随我终生,我也因能为《海阳名人档案·峻青卷》出点力而欣慰和自豪。

作者简介

曲延纯,海阳市(县)档案馆原馆长。

来源 | 烟台晚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